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临床分析
2018-10-19佘家文
佘家文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 蒲江 611630)
本次研究为分析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3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下是具体研究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3例慢性胃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中医组(n=42)和西医组(n=41)。其中,中医组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为27~56(44.2±1.3)岁;西医组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为26~57(43.7±1.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对比无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西医组采用西医治疗。采用奥美拉唑胶囊治疗,患者每日服用一次或者两次,半个月为一疗程。
中医组采用中医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不同,对患者进行不同的中医治疗。(1)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可以使用的药方主要为海螵蛸、煅瓦楞子、山药各10g,党参15g,炙黄芪25g,炙甘草、陈皮等8g[1];(2)胃阴亏虚型慢性胃炎,可以使用的药方主要为全栝楼、白芍、玉竹、北沙参12g,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等25g,草石斛、草决明、麦冬10g,甘草5g[2];(3)热邪犯胃型慢性胃炎,可以使用海螵蛸、黄芩、连翘、佛手、白花蛇舌草等10g,黄连5g;(4)肝郁犯胃型重要方主要为生麦芽、否手、茯苓等10g[3];(5)湿困脾胃型药方主要为藿香、鸡内金、苍术等10g即可。
1.3 疗效判定
康复:患者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者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后半年病情无反复;
好转:患者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治疗后半年病情无反复或者加重;失效:患者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康复例数+好转例数)/治疗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5统计软件包对患者的治疗康复率、好转率、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中西医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中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5.24%,显著高于西医组85.37%(P<0.05)。见表。
表 中西医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n(%)]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西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例(17.07%),明显高于中医组的2例(4.76%)(P<0.05)
3.讨论
慢性胃炎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胃粘膜慢性炎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嗳气、早饱、上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等,可发于各个年龄阶段,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增高,需要引起注意。临床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有中西医两组,西医主要采用抗酸药物治疗,如奥美拉唑。而中医治疗则更加重视对症治疗,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中医将慢性胃炎划分为脾胃虚寒型、胃阴亏虚型、热邪犯胃型、肝郁犯胃型和湿困脾胃型等,不同的疾病类型采用的中药配方略有不同[4]。其中,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中药药方有煅瓦楞子、白花蛇舌草、海螵蛸以及藿香等。煅瓦楞子用于黏稠难咯,顽痰积结,有消痰化瘀的功效;白花蛇舌草可活血止痛、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海螵蛸能够帮助降低胃液浓度,因此能够较好地预防和治疗胃溃疡[5];藿香对于治疗阴虚火旺、胃热作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次实验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3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5.24%,显著高于西医组85.37%(P<0.05);西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7%,明显高于中医组的4.76%(P<0.05)。
综上,中医治疗慢性胃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