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教学新思路

2018-10-18马巍

新课程·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先学后教显微镜评价

马巍

摘 要:传统《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中往往使用“先学后教”的模式,理论讲解之后让学生操作。但学生在小学科学中对显微镜使用已有一定的了解,故希望运用小组活动、创新评价等方法探讨一种“先学后教”的模式,提供该堂课的新思路。

关键词:先学后教;评价;显微镜

传统意义上《练习使用显微镜》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步骤:(1)教师讲解显微镜各部分的构造和作用。(2)教师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步骤。(3)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教师指导。

显微镜的使用并不复杂,学生按照此模式也大致能达成认识显微镜结构、掌握使用方法的目标。但传统式教学也存在如下问题:首先,重复学习,学生对显微镜并不陌生,在小学科学课程已包含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的内容,学生大多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础。其次,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学生进到实验室可能都想先动手操作,教师若一味讲解,学生必然觉得如同“炒冷饭”般无味,而正如很多孩子对电脑、手机无师自通一样,技能性的课程更需要的是留给孩子摸索与实践的时间,而非按部就班地将操作过程口授出来。

学生既然有实践基础,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用先学后教的方式来替代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呢?笔者经过思考与实践对此提出以下教学思路: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明晰显微镜主要结构的功能

2.正确使用显微镜

二、课前准备

教学分组:以48人班级为例,全班分6组,每组8人。

组长培训,组员预习:从每组选择一名学习成绩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小组长,进行“岗前培训”,使其学会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方法,督促其他学生做好预习,发放导学案,导学案内容主要以识记显微镜的结构为主。

三、教学流程

小组实操阶段:教师先只强调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放手让学生自主摸索操作程序,以看到清晰物像为标准。针对组内的情况小组长指导组员练习使用显微镜,组员应学会使用显微镜的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中填图显微镜结构的内容。教师在此期间进行巡视及指导。

小组互评阶段:采用小组相互评分的方式给每小组显微镜操作水平进行评定。

让相邻的小组两两拼比,其中一组操作,另一组观察,使用《小组互评评分表》(如下表)进行量化评价,特别是对方出现的错误操作时,使用手机进行拍照记录下来。

由于采用了组间“拼比”的方式,學生参与度较高,而且学生对于找出其他同学操作错误的工作比较上心。较教师纠错而言前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展示阶段:6个小组收集整理照片,拷贝到演示电脑上,并推选代表根据照片进行阐述,主要涉及纠正错误、描述物像、总结要点。教师对每小组的展示进行评分。

教师评价阶段:教师进行补充点评,主要涉及学生活动中无法涉及的重要知识和原理,比如显微镜镜筒上升下降的顺序、物像偏转的移动规律等。

本节课通过学生尝试性操作、自主观察、纠错性观察、小组竞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了充分的实践,让学生在忙而不乱中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而且每一次操作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新情境下向前推进,使实践富有新意,最终实现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杨昌友.关于“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节的教学体会[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5).

?誗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先学后教显微镜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显微镜
显微镜下看沙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显微镜下的奇妙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