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心态,“正视”语文,提升个人素养

2018-10-18李星鹏

新课程·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负面影响语文学习

李星鹏

摘 要:高中学生轻视语文学习,语文学习过分急功近利,这些心态已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对语文教学和学生个人素养的提高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学科地位,关乎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语文学习;负面影响;改变心态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和高考改革的推进,语文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最核心因素是学生对所学课程的重要性要有深刻的认识,并对所学科目有足够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然而现阶段大多数高中学生依然抱着一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心态,轻视语文课程,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觉得语文学不学都可以。这导致很多学生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语文成绩没有提高,更谈不上“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一、高中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心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轻视语文学习

在学生看来,语文就是一门高考科目,而平时的教学似乎和高考关联不大,再加上这门课不怎么学也会考一个差不多的成绩,因此上课听不听,课外认不认真学都无关紧要,就是刻苦学了也很少有人能考出优秀的成绩,这导致很多学生将学习的重心放在其他科目上,忽视语文学习。

2.对语文课应付心理严重

老师讲的很多内容在考试中用不上,那么听语文课还有必要吗?学语文还有意义吗?这是很多学生的困惑,也是他们对待语文课程的态度:学习的东西没有实际价值或者说这种价值不能明确地体现出来,我学它何用。这种心态不仅让课堂变得低效,也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让大部分学生语文成绩提升缓慢。

3.无所适从的恐惧心理

语文课涉及的学习内容极为庞杂,因此,当很多学生面对语文这门课时,总有一种“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想学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而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又是零零碎碎,缺乏体系,在实际的考试、应用过程中,似乎学到的东西作用并不大,这必然导致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一种学不知如何入手,不学又怕考不好的恐惧心理。

4.过分急功近利

在高考背景下,很多学生为了成绩而学习,反而忽略了学习的本质意义。如果仅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学习语文,不重视语文课程对个人修养的意义,这样的学生即使成才也存在着明显的人格缺陷。

二、如何改变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心态

1.家长、老师要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语文课程在高中学习中的基础作用,放下急功近利的心态,抛弃“偏视偏见”,“正视”语文课程

家庭要改变为成绩而学习的观念,尽量形成一个家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氛围,给孩子的语文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久而久之,孩子必会培养起浓厚的阅读兴趣。老师在日常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语文,这个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他们喜欢的知识不断拓展延伸,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制订一些系统的阅读计划,并让学生不定期地反馈自己的收获,给他们一些必要的阅读指导,当学生的课外学习受到老师的鼓励和关注时,他们自然会重视语文学习。

2.学校教育也要大力倡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促使学生改变不重基础阅读和积累、只重眼前学习成绩的短视心态,让课外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学校可以多开设一些语文兴趣类的校本课程,比如课本剧表演、诗词鉴赏、影视文学、写作等等,给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鼓励学生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去探索、研究。这样,学生就会形成自己课外语文学习、阅读的方向,克服无所适从的恐慌心理,不再被考试牵着鼻子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发现,自己学习的东西都是有用的,不论是生活中还是考试中,自己的语文学习也不再是盲目的。

3.作为教育者的老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方法,调动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

在课堂上,老师要大力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如白板、影视资料、视频、广播、网络链接等提高课堂本身的质量,这些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课堂的生动性,提升学生课堂兴趣,还能增加课程容量,拓展学习内容,更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深度思考,强化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课堂生动丰富,学生才愿意学语文,喜欢学语文,改变被动学习语文课的状态,进而转化为一种自觉学习的心态和行为。

三、学生语文课程心态转变对语文教学和高考的积极意义

在教學层面上能促进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并倒逼老师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同时促使老师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改变低效的课堂现状,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在高考层面上,自觉自主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培养的健康人格也能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提高学生在高考考场上的心理素质。在个人素养层面上,能够推动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涵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陶冶情操,培养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更长远的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11.

[2]程鸣.高中生语文学习不良心理透视及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09(9).

?誗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负面影响语文学习
网络暴力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
网络语言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与对策
浅析信贷资源错配对国有企业供给侧改革的负面影响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激发小学生语文学科学习激情的新途径探析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当代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