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面向全体

2018-10-18袁亚平

新课程·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面向全体以生为本高中历史

袁亚平

摘 要: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为了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历史课堂,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锐意创新,还要在作业布置上转变固定作业内容、单一作业形式,从课前预习、课堂巩固以及课后巩固阶段着手创新,精心设计多样化的前置性作业,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布置有梯度、形式多样的课堂作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布置分层的课后作业,更好地巩固学习效果,从而提高高中历史作业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以生为本;面向全体;高中历史;作业;创新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人才培养目标,高中历史教师以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为指导,在历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教师启发式教学下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仅仅靠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改革是遠远不够的,为了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巩固,教师要重视作业的创新。教师要转变传统作业缺乏弹性的弊端,以富有趣味性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立足于学生实际的、可以促进其个性发展和潜能发挥的创新性作业,提高高中生作业的兴趣,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和课堂教学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有效提升,使素质教育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落到实处。在高中历史作业设计中实施创新,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以生为本,精心设计多样化的前置性作业,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构建高效高中历史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在前置性作业完成过程中,不仅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让他们学会如何去学习,又可以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可谓一举多得。前置性作业的布置要坚持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教师要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以极富趣味性、多样化的预习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人民版必修三《向“距离”挑战》部分内容学习前,教师就可以布置以下前置性作业:说说现实生活中哪些科技进步让我们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得以缩小;搜集在向

“距离”挑战中,古今中外历史上人类的重大发明;搜集关于汽车、飞机、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的现代科技发展过程的资料;探讨如果没有某项(学生自选)科技发明,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并写成一篇小论文。

二、教师要以生为本,布置有梯度、形式多样的课堂作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新课改下,为了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获得更好发展的课堂。作业是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布置高效的课堂作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要避免那种死记硬背的机械性训练,要在课堂作业中勇于创新。为了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教师要善于布置有梯度、形式多样的课堂作业,让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够在作业过程中获得最佳的发展。高中历史课堂作业要讲究趣味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课堂作业的布置方式也可以多样化,既可以由教师亲自布置,也可以让学生自行布置作业或者互相留作业,并彼此监督、共同探讨,实现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多向互动,提高作业的实效性。例如,在必修三《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内容讲完后,教师可以布置“对儒家思想的演变脉络做出简短的小结”和“分组讨论分析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挑战儒学正统的权威性,这是儒学的新发展吗?”的课堂作业,让学生自选一项作业通过自主探究或者分组讨论完成。

三、教师要以生为本,布置分层的课后作业,更好地巩固学习效果

在前置性作业、课堂作业、课后作业等不同形式作业当中,除了课堂作业可以在教师的监督下完成外,前置性作业、课后作业的完成过程都缺乏教师的有效监督。为了避免抄袭现象的发生,激发高中生完成课后作业的积极性,让课后作业充分发挥其巩固学习的应有效果,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在课后作业设计当中进行创新,改变固定内容、单一形式的作业,设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作业,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可以在作业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挥。在作业内容选择上,教师既可以依据高中生学习能力、心理特征布置趣味性作业、开放性作业、合作性作业,也可以布置生活化的实践性作业,从而更好地达到巩固学习、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的作用。例如,在《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课后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安排分层的形式多样的作业供学生选做:选做课后作业当中既要包括基础性的选择题,又包括提高性的材料分析题,让学生搜集风靡世界的摇滚乐的发展历程,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面对当前影视发展的洪流,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应对,才能对自身的健康成长更为有益,以小组为单位写成小论文,给出明确结论。

总而言之,为了不让作业变成学生的负担,让作业发挥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善于在高中历史作业设计当中大胆创新,立足于高中生的实际,充分考虑到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坚持以生为本、面向全体的原则,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布置富有趣味的、有梯度的多样化分层作业,提高历史作业的有效性,进而大大提升高中历史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晓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作业创新探究[J].考试周刊,2018(19):146.

[2]马乃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作业的创新设计研究[J].成才之路,2015(36):90.

?誗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面向全体以生为本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面向全体,分层施教
人人合格,更多优秀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