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体面地接受批评

2018-10-18姜玲李军

新课程·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批评师生关系高中生

姜玲 李军

摘 要: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用爱心去包容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切忌放任自流、姑息迁就。要用好批评这把双刃剑,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高中生;批评;师生关系

高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求知欲强、好猎奇,竞争性强、好抢尖,实践性强、好活动,可塑性强、好变化等特点,但他们毕竟还是孩子,总免不了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因此,作为教师不应一味地去斥责学生,要多表扬、鼓励他们,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特别是对待学困生,要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要用爱心去包容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切忌放任自流、姑息迁就。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可以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批评是柄双刃剑,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批评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了批评,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批评是柄双刃剑。批评用得好就是一剂良药,确实能促成学生改错;批评用得不好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师生的对立。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或遇到这样的情形:有些学生面对老师的批评时往往会强词夺理,甚至会和老师争吵起来。这里就存在一个师生心理交流和相互信任的问题。如果师生的心理不相通,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一种对抗情绪,你越是说他不对,他就越要为自己辩解,即使学生有时意识到自己确实是错了,但他也不愿意“丢面子”,偏不认错,故意与老师过不去。面对教师的批评,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不会“就范”,即使因畏惧认错,但是在他们心里仍然会有抵触情绪,不会自觉地改正错误。

二、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批评

批评学生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老师在批评学生时不能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表扬、多鼓励,要在被批评学生的同学和朋友面前给其留点儿“面子”。如果老師总是说学生这不行、那不行,这是对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严重摧残。俗话说“仁者无敌”,以宽恕和包容之心对待学生,不但给学生留出了他们反思自己行为的时间和悔改的余地,而且也能表现出老师的宽阔胸怀与教育机智。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更何况是成长中的高中生。

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知道:比批评更重要的事情是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认识到错误后应该怎么做。此时老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与学生谈心、启发、聊天等方式,用委婉的口气指出学生的不足,尽力消除学生的对抗心理,与学生一起分析错误,进而使其能够从中认识到所犯的错误,最终能够改正错误。老师要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种环境下对自己的行为自觉进行悔改,从而积极改正错误。

在批评学生时,老师要允许学生申辩,这样能够让老师及时澄清问题真相。这样做可以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在人格上是和教师平等的,从而使学生亲近老师,对老师产生信任感,进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彼此间的隔膜,最终收到积极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实施教学工作的保障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实施教学工作的根本保障,只有建立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进而实现教师的教学理想。

在教学中,也有一部分老师并没有认识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只是盲目地追求学生的成绩,忽视师生关系的培养,其实这也制约了学生成绩的提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满怀着爱,慎重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学生眼中老师是神圣的、高尚的。教师一句柔和的话语、一个灿烂的微笑、一次期待的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有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老师一个适时的鼓励就会喜欢上学习,也可能会因为老师的一个不合理的批评就放弃学习。因此,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和关怀比简单的批评要有效得多。

学生有过错时,老师要及时告诫和提醒,犯了错误后,老师要适时地批评惩罚,但是要把爱学生放在第一位,充分考虑他们的感受,即使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都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让学生体面地接受批评,让他们能够体会到老师是在真正地关心他们。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其道”。老师在教学中如果这样做了,那就不愁建立不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基础,老师的批评就会充分得到学生的认可。这样的一种情境下的批评不仅不会挫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这样一来老师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很轻松地就建立起了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当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范围很广。“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我们必须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因为教师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学生。教师高尚的人格、认真的工作态度、公平的处事原则,都会让学生更加喜欢自己;教师合格的业务素质、幽默的授课风格、睿智的头脑、严谨的教学过程,也会让学生更加信任自己。教师要认真研究新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努力钻研教学大纲、教材;不断提升自身教学及教育科研能力等,这些都有益于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

总而言之,身为老师的我们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立足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关心每一位学生学习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面对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要努力扎实自己的学识水平,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和老师在激情与奋斗中共同成长。

?誗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批评师生关系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印媒:克里访印“批评”莫迪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