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历史课堂改革之我见

2018-10-18吕娟英

新课程·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课堂改革新课程理念历史教学

摘 要:高中历史课堂改革在不断地深化,结合自己的历史教学,推进“六元素”课堂改革,“导、学、展、点、练、结”相结合,不断地变换教学方式,从而引发学生的兴奋点。学习是无止境的,课堂虽然结束了,但探究和思索会无限制地延伸下去。

关键词:课堂改革;历史教学;新课程理念;“六元素”课堂

常常想起高中历史课堂,是一位老先生上的,头发胡子都白了,据说曾留学日本。老先生带着眼镜,一进教室就开始读书,声音不高不低,不紧不慢,行云流水,从不间断。

后来,我也成了一名高中历史老师,发誓不能使自己的课堂变成万马齐喑。因此终日在备课上下功夫:研究教材,整理知识框架,重构教材内容,穿插有趣的历史故事,讲解尽量深入浅出,等等。虽然我极尽之能事,但效果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美好,还是有学生听着听着就趴下了,尤其是当内容多了,他们记不住时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历史课到底该如何上?迷茫与困惑吞噬着我,使我在黑暗中看不到方向。

21世纪初,新课程改革逐步在全国推行,我开始接受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教会学生学习,要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而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当这些新课程理念注入我的心田时,我的眼前豁然开朗,这就是我们要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首先是教育理念的转变。从我的高中老师到我都在拼命向学生灌输,希望学生能装得更多,却不料适得其反,得到的是学生的昏昏欲睡和乏味枯燥。因此,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理念,要相信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舒适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享受学习,乐于学习。

新课改以来的十多年,我校也一直在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例如学案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式教学、三环节备课等等。经过几年试验,新课程改革的进展仍很艰难,尤其是高中课程,矛盾突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一直被看成是根本性的问题,对此我们深信不疑。但是,实事求是地看效果,还是不那么理想。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儿呢?时间一天天过去,曾经走过的路,曾经的经验与教训也逐渐沉淀下来,当一切尘埃落定,再次进行反思和回顾时,曾经迷茫的一切渐渐地清晰起来,课堂教学改革也在重重迷雾中走向深化。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学校提出了“六元素”课堂,在学校深化课堂改革的契机下,我结合自己的历史教学,重塑课堂,使我的历史课堂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和起色。

“六元素”课堂指“导、学、展、点、练、结”六元素的结合。我结合高三历史复习课的特点,在高三尝试这一教学流程,深深地感觉到这种教学方式还是比较适合高三复习课的。高三的历史课堂是比较枯燥而乏味的,没有故事,没有趣味,只有知识,只有题海,而学生又是高强度下的学习,很容易疲倦而瞌睡。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不断变换教学方式,不断引发学生的兴奋点。结合教学内容,我把理论付诸了实践。

第一步——导:确定目标和方向

导的内容包括:(1)明确课题。(2)明确教学目标。(3)明确重点、难点。

首先必须明确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是什么,例如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我们说了很多:“小农经济的解体、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学生却不知道这就是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其次,教学目标力求体现教材编写意图和教材的重点;体现课标的三维要求,以知识和能力目标为重点。重点、难点包含在教学目标中。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可由旧知导出新知,可由生活现象导入,可由学习准备导入,也可以设计有趣的问题导入。针对高三复习课而言,我觉得“导”直接切入知识点比较开门见山,我的“导”一般是由老师概括地指出本节课的知识线索。例如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是古代的政治制度,那这部分内容分两个时期,分别有哪些重要制度,让学生凭记忆回顾一下基础知识。

第二步——学

结合“导”的知识线索和重难点提示,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可以背诵,互相提问,或者问老师。我们在导学案中设计了三道基础性的选择题,大约十五分钟后,学生做题,检测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第三步——展

让学生讲述自己是如何理解题意的,以及是如何得出答案来的,让学生完整地呈现自己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然后其他同学可以评价、纠正、补充,以暴露共性和个性的问题。

第四步——点

在“展”的环节中,有僵持不下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做题方法欠缺的,老师补充,详细讲解,同时进行重点拓展和难点的对比分析。通过精讲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进行思维的发散和延伸,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平台上再上一个台阶。

第五步——练,落实本课知识,归纳、概括、分析能力的运用和巩固

在导学案中设计了三道灵活题和六道思维视角拓展题,学生用十分钟的时间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反馈学习效果。这九道题都是选择题,但在刚才的基础上难度加大,除训练基本技能外,还要保证和考试接轨。

第六步——结

这节课通过老师重难点的提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成果展示以及老师的精讲、学生的反馈,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又提出来什么新问题,留待学生课后思考、讨论,查找资料。学习是无止境的,课堂虽然结束了,但探究和思索会无限制地延伸下去。

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把讲练学结合起来,避免了单一的教学方式,每一个环节也就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变换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奮点,使学生不至于疲倦瞌睡,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每节课应该根据具体内容适当调整六环节,不能死搬硬套六环节。这也就是我对课堂改革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简介:吕娟英(1971—),女,是山西省临汾尧都区第二中学教师,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学历。

?誗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课堂改革新课程理念历史教学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