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普通高中大班额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8-10-18刘炳云

新课程·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班额学习共同体创新

刘炳云

摘 要:大班额问题的存在与解决、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与培养同时出现在国家的政府文件中,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班额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但很难在短期消除,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在大班额存在的情况下讨论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在普通高中大班额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是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大班额;核心素养;创新;学习共同体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特殊意义。那么,在如何在普通高中大班额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一、要对普通高中大班额的弊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班额的大小属于教学环境的要素,在教学实施中处于重要地位。对高中生而言,由于学生数量多,活动空间更加被压缩;课堂参与度减少,与老师的互动频率降低;很难得到教师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对教师而言,高中大班额教学也面临极大挑战:首先,由于人数过多,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教师需要关注更多的学生,批改更多的作业;其次,影响教学效果,由于难以实现一一关注,容易给学生偷懒提供机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大班额不利于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要对普通高中学科核心素养有正确的认识

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比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教师要明确高中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进一步明确普通高中各门学科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以此推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

三、落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操作

和其他学段一样,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个教师能够完成的,也不是一门学科所能全部承载的,以我国现行的35门课标为例,它们包含和分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19门、高中阶段的16门课标中。因此,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师合作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不是能靠哪名教师单打独斗可以实现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专业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对自己所带的学科的课程标准烂熟于心,将抽象的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具体化、形象化、过程化,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因为班额的大小而有所区分,改变原则。

第一,大班额落实核心素养不能打折扣。面对大班额,学生人数再多,教师也要根据课程内容的要求,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教学内容的核心素养价值,制订可行的教学计划,制订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可达、可操作、可检测。关注基础薄弱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重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坚持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评三方面。面对大班额,在“教”方面,注重内容的前后衔接,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将分层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体现学科素养的渗透;在“学”方面,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将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评”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通过师生共同评价活动,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测教学效果。根据大班额的特点“评”要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在评价环节,要突出核心素养在学业评价中的主导地位。

第三,创新教学是关键。凡事总有两面性,大班额并不是一无是处。面对大班额存在的客观事实,要挖掘大班额潜在的核心素养培养资源,调动资源,不断探索,创新教学,将不利化为有利,将弊端转化为优势。在这方面很多学校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山东省邹城市田黄中学创建了“深度学习室”。“深度学习室”是依托互联网、书报资料、展示板等资源和工具,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在民主、开放和信息化的环境里,促进学生基于问题解决开展主题学习,有效地弥补大班额及班级授课制统一教学进度情况下因材施教的缺失,特别是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不足。

第四,构建学习共同体、变革教学方式是破解大班额教学难题的重要途径。学校班级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共同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習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做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成员构成的异质性、具有学习目标的共同愿景、活动时间的持久性、学习情境的真实性、人际交往的主体性等是它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更利于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提升。

总之,在高中大班额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如何落实核心素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一起关注,并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潘洪建,沈文涛.大班额教学视野:学习共同体构建与教学方式变革[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2.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十三人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注:本文属2016年度宁夏哲学社科(教育学)规划项目“普通高中大班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NXJA04。

?誗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大班额学习共同体创新
北海:消除“大班额”成效显著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大班额背景下幼儿户外活动有效评价之我见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大班额“瘦身”良方何在
大班额“瘦身”良方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