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建设
2018-10-18谢海琼贺再新
谢海琼 贺再新
自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以来,农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越来越热。高职教育因其培养“供给侧五要素”中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成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农林牧渔大类农业技术类的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专业代码:510102),理应主动对接地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自身建设。
一、种业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作用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毕业生主要在“种子生产、种子检验、种子贮藏加工、种子经营管理及种子技术服务与推广”等种业部门工作,而种业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起着关键作用。
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内涵和任务。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已跟不上城乡消费需求升级的脚步,国内农产品成本的不断增加,农产品价格及农业产业组织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弱,农业生态不可持续问题的日益突显等,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变得越来越重要且迫在眉睫。
从内涵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解决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消耗资源生态、满足量的需求为主,向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满足质的需求和追求可持续发展转变。其核心任务是用改革的办法,推动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调控管理方式创新,建立以资源生态为基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要素配置机制和产品供给体系,重点化解资源错配和供需错位等结构性问题,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首要任务是保供给,核心内容是调结构,关键环节是提品质,重要举措是促融合。
2.种业在农业供给侧结構性改革中的关键作用。种子作为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基础支撑作用,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的作用尤为关键。在耕地面积逐年下降的大背景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任务的完成需要良种来提高单产;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满足农产品多样化需求,需要培育符合市场需要的品种;深化农业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需要在种子的“优、特、新”等方面想办法;同时种子还需培育推广抗逆性强、适宜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且栽培方式相对简便的绿色品种,以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延伸和完善种子产业链、改进营销方式等方面发力,以提升产业增值效益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系数。
基于此,中国种子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在全国上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际,种业要以满足优质农产品种源供应为目标,加快种业由以粮食作物为主,向粮、经、饲作物协调发展转变;以农业绿色发展为导向,从品种选育入手,加快培育一批节水节肥节药、适宜机械化轻简化的绿色新品种;以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推动品种创新、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为农业发展大局作贡献。
二、种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
1.研发供给品种过剩与短缺并存。近几年,农业植物品种权申请量、授权量以大田作物为主,其中杂交水稻、玉米表现尤为突出。据统计,2015年植物品种权申请量、授权量中(2014年类似),大田农作物分别占81.0%和74.6%(1675件和1080 件);而种植品种更多、面积也很大的蔬菜,2014年、2015年则都只有127件,果树为80件和53件,花卉为120件和147件。在已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中,同质化品种较多,差异化大的品种少。如:玉米种植户多种植用途相对较广、差异小的品种,对用于食品、饲料加工的品种则较少有人种植。
2.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经营乱。截止2014年底,全国已有5064家持证种子企业,但仅72家是“育繁推一体化企业”;2015年国内前50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只有35%;湖南40余家省级发证种业中,有一半以上年销售额低于5000万元,连中国经营最好的隆平高科种业公司最高销售额仅为1.9亿美元,是美国孟山都的1/50,是日本种业公司Sakata的1/3。湖南超过26666.8hm2的基地分布在100多个乡镇,集中连片少且基础设施条件差、老化严重;制种技术方式相对传统,制种者素质低、接受能力欠缺,工作效率、比较效益都较低;自然种子质量难以保障,市场供给不好预测、统计,经营市场也难以规范而乱象不断。
3.种子库存高、成本高,种子科研育种结构性失衡严重。种子行业的集中度低、新品种推广的同质化,以及种子生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直接导致了种子行业的高库存、高成本。据统计,湖南省2013-2015年的种子供需比分别为2.12:1、1.59:1、1.69:1,多的年份种子库存量达3万吨以上,每年损失的贷款利息和保管费用就超过了4000万元;从“七五”至“十二五”,水稻品种数量从225个增加到了813个,单个品种平均推广面积却从17066.75hm2降至了5466.69hm2,主导品种不突出,不但使传统分散制种方式成本高、效益低问题日益凸显,也使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实施增加了难度。
科研院所以项目、论文为导向的作坊式育种、品种审定中对丰产性的强调,加之轻视经济园艺作物的政策导向,使种业育种与市场脱节严重,品种结构严重失衡。突出表现为:高产品种、粮食作物品种和高肥水品种多,优质专用品种、经济作物品种与节肥节水品种少,经济、园艺等特色种子种苗更是成了种业短板。
三、加强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建设,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针对种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结合专业建设的相关内容,可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及校内外实训条件”等方面加强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建设,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明晰人才培养方向目标与具体规格。在充分调查种子行业各岗位特点基础上,结合听取种子行业企业专家的建议,确定高职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构建能实现毕业生无缝对接就业岗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将行业领域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文化相融合,并深入学生内心,使学生不但具备未来工作应有的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并掌握行业发展前沿的最新动态,起码熟练掌握其中一门具体技能,还养成“大胆质疑、有毅力、不怕失败”等个性心理品质。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扭转种子品种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矛盾。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量足质优人才的培养,都需要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要根据种业市场需求确定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方向;不但要求教师时刻保持对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领域的关注,自觉了解、研究种子行业领域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还不定期地将教师送到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去深造培训,参与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工作实践,使教师不但专业理论知识总是能与时俱进,更是种子繁育的一把手、种子市场拓展、推广与服务的行家里手,为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才培养提供应有的师资支撑。
3.加强课程体系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助推种业的规模种植和规范经营。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化就是精准,甚至相对超前,满足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才需求,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要构建涵盖种业基本素质、繁育技术、市场营销及新品种选育等的理论课程体系,对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具体内容保持开放式调整、补充;还要依据区域种业专业能力要求构建与理论课程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实践教学要求不断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按先进性、生产性、综合性、开放性要求,重点建设标准化种子检验实训中心、种子营销实训中心、种子加工包装实训中心和标准化良种繁育、选育基地,将实训中心建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和技术研发于一体的多功能中心,多方位助推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1年度规划课题:基于新农村建设的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建设研究(XJK011CZJ083)阶段性成果。湖南省教育厅2015年规划项目:促进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路径与措施研究(项目编号:110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怀化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