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引领教育脱贫 打造区域教育新高地
2018-10-18丁圣王玮
丁圣 王玮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手段。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教育既是目标,又是重要举措,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为此,贵州省盘州市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工作,通过强化教育均衡发展、创新党建工作、创新脱贫攻坚举措、学习脱贫攻坚精神等打造区域教育新高地。
一、强化教育均衡发展,筑牢脱贫攻坚“新基石”
强化教育均衡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的有效途径。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树立教育优先规划、投入优先安排、用地优先保障、设施优先配置、人才优先引进、待遇优先落实、保障优先考虑、问题优先解决的“八优先”发展理念,抓重点,补短板,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是强化教育均衡发展,筑牢脱贫攻坚“新基石”的重要内容。
1.紧盯基础,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盘州市始终坚持把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作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教育脱贫环境的奠基工程。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不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脱贫攻坚目标。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用于推进教育工程项目的实施。二是鼓励、支持民办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大发展的意见》,坚持“公民办并举”,实行公办民办统一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公办名校带民办学校的作用,鼓励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组建民办教育联盟体,从而加大教育扶贫的社会影响力和和社会覆盖面。
2.紧盯关键,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脱贫的关键。近年来,盘州市教育局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教师招引力度。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教育人才,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二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支点,通过外出培训、远程培训、校本培训等途径,加大对中小学(园)校(园)长、教师的培训力度,从而更好地深化办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三是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建立并实施市域内中小学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和竞争上岗机制,对轮岗交流的中小学校长及教师进行全程跟踪,确保交流取得实效。四是加大教师关爱力度。全面优先落实教师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城乡教师差别化待遇等方面的政策,鼓励优秀教师服务基层教育;严格执行长期从教教师荣誉制度,为在乡镇任教满30年和在各级各类学校任教满30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向教师发放与公务员同等的目标考核奖,提高教师待遇;建立教师大病救助基金,有效解决教师因大病致贫等问题。
二、创新党建工作,打造脱贫攻坚“新引领”
盘州市教育局历来重视学校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强化核心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发挥党组织、党员干部在教育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教育脱贫,打造教育脱贫攻坚“新引领”。
1.坚持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
盘州市教育局始终坚持把党组织作为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政治核心,从政治引领、师风建设以及党员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
一是在政治引领上用实劲。指导学校建立了党支部会议、党政联席会议、校长向党支部报告工作等制度,保证党组织在学校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把“三会一课(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党组会、按时上好党课)”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遵循党建工作与学校管理相结合、与教学日常相结合、与学生教育相結合的“三结合”思路,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
二是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出实招。出台了师德师风“八条禁令”和工作纪律“二十条禁令”,将每年的八月定为师德师风暨作风纪律整顿行动月,并且顺利开展了“一次师德师风讲座、一个廉洁从教专栏、一次警示学习教育、一次为人师表承诺、读一本反腐鉴书”的“五个一”教育活动,以此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保证教育脱贫攻坚队伍素质过硬、作风优良。
三是在党员教师队伍建设上求实效。重视学校党组织书记的推选,推行党组织与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将其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四比四看四做”活动,引导党员教师比师风、比能力、比业绩、比奉献,争做合格党员,争做脱贫攻坚新楷模。
2.创新党建主题活动新模式
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开展不同的主题党建活动。针对中学,以“党建+名师扶贫”为主题,创建党员名师辅导岗、党员心理辅导岗、党员班主任示范岗等,示范带动,结对帮扶,促进全市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针对小学、幼儿园,以“党建+红色教育”为主题,将“红色文化”纳入课程,让学生从小接受红色教育,培养学生互帮互助、扶贫济困的人文精神;针对职业技术学校,以“党建+职教扶贫”为主题,积极实施农技对接,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助推“一户一技能”“一户一就业”的实现。另外,结合民办学校的灵活性特点,以“党建+人才培养”为主题,强化党组织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3.强化党建带动作用
积极推进党建带团建、带队建工作,让青少年聚拢在党周围、成长在党旗下。
一是带动思想建设,打造红色校园。把每年的七月定为学校红色文化月,组织各学校团委、少先队开展“听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看红色影片、演红色话剧”“红领巾,心向党,喜迎十九大”手抄报和“七一”歌咏比赛等文艺活动,教育学生忆党史、铭党恩;积极推进“两阵地一长廊”(党员活动阵地、团员或少先队员活动阵地、红色文化长廊)建设,在高中开设“业余党校”,对优秀团员开展入党培训,让他们及早接受党的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为教育脱贫攻坚作奉献。
二是带动素质提升,打造活力校园。推行“支部+团委(少先队)+学生社团”的校园活动模式,由党员教师担任指导员,由团委(少先队)组织创办各类学生社团,丰富校园活动,以党支部为核心成立教育脱贫攻坚行动队、教育脱贫攻坚突击队和小手牵大手脱贫攻坚宣传队,发挥学校党支部、团委以及少先队的先锋模范作用。
4.发挥领导带头作用
党组书记亲自带头前往脱贫一线,和村民谈教育脱贫的重要性,引导村民认识到让孩子接受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摒弃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
5.树立脱贫攻坚楷模
用教育领域的脱贫攻坚模范先进事迹,号召教育系统干部和普通职工积极主动地为脱贫攻坚出策、出力。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牵引作用,实现教育系统党建与扶贫同频共振、互促共赢的目的。
三、加大创新力度,实施脱贫攻坚“新举措”
一是落实资助政策。建立并逐步完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贫困学生全程资助体系,将贫困学生纳入重点资助对象,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不辍学”的资助目标。
二是抓好职业教育发展。引导职业教育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以脱贫为根本”,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办学水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选择就业情况较好的专业单列招生计划,建立贫困家庭子女档案;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对贫困户家庭成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早日脱贫。
三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贫困乡镇地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其配备实验仪器、图书、电脑等教育教学资源,切实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育人质量和农村寄宿制学生的幸福指数。
四是实施“扶贫牵手”行动。实施校外名校、县内学校结对帮扶行动;实施集团化办学牵手行动、教研帮扶牵手行动、教育结对帮扶行动、送教下乡国培省培等“扶贫牵手”行动,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促进全市学校共同发展和教研质量的整体提升。
五是促进精准扶贫对象就业。主要是为精准扶贫对象提供就业岗位。如学校在聘用食堂工勤人员、安保人员、宿管人员以及保洁员等时,重点考虑精准扶贫对象。
六是实施教育消费。创新开展“学校食堂+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在同等条件下,学校食堂优先采购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帮助贫困户增收,实现脱贫。
七是创新宣传形式。在加强政策宣传、增强内生动力的同时,创新教育脱贫宣传形式。通过省内外网络媒体、报刊专栏和板报等形式,深入宣传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通过深入实施“小手牵大手”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教育脱贫宣传,从而实现“扶贫扶志、治贫治愚”的效果。
四、学习脱贫攻坚精神,推动优质教育发展
盘州市通过强化教育均衡发展为脱贫攻坚奠基、创新党建工作为脱贫攻坚引路、创新脱贫攻坚举措为区域教育发展打造新引擎,实现了区域、城乡、校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初步达成了教育脱贫的小目标,为全市全面开展小康建设作出了贡献。同时,还积极引导教育者学习“特别顾大局、特别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的脱贫攻坚精神。例如,盘州市教育局多次召开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的工作会议,在全市教育系统内掀起学习教育脱贫攻坚精神的热潮,要求全市教师将这些“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践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盘州市教育局以学习脱贫攻坚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把教育事業大力向前推进,为接下来实现盘州市教育“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