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小板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对比

2018-10-18王娉娉

当代医学 2018年28期
关键词:格瑞洛氯吡冠脉

王娉娉

(辽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三科,辽宁 辽阳 111000)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老年男性、绝经后女性是患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高危群体[1]。一旦患上急性冠脉综合征,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概率相比常人更高,病情严重者甚至可能直接致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与生存质量[2]。目前,在医学临床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多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但经相关研究证实患者在术后易出现动脉再狭窄等并发症,需及时给予相应解决措施[3]。故本文意在评价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小板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效果,对在本院治疗的9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实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收治时间依次排号,奇数是对照组,偶数是实验组,各47例。在对照组中,女18例,男29例;年龄56~68岁,平均年龄(61.19±5.76)岁。在实验组中,女22例,男25例;年龄58~70岁,平均年龄(61.35±5.88)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提供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410]治疗,患者口服,术前服用300 mg,术后服用,每次75 mg,每天1次,连用4周为一个疗程。

1.2.2 实验组 提供替格瑞洛(AstraZeneca AB;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20)治疗,患者口服,术前服用1 800 mg,术后服用,每次95 mg,每天2次,连用4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1天、7天、28天的血小板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血小板功能指标包括PRU(P2Y12反应单位)、MPAR(血小板最大聚集率)[4]。炎性因子指标包括sCD40L(可溶性CD40配体)、hs-CRP(超敏C反应蛋白)[5]。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对比 实验组在术后1天、7天与28天的PRU、MPAR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对比()

PRU(U)MPAR(%)术后28天30.29±9.44 38.41±10.35 3.973 9 0.000 1指标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7 47治疗前246.71±14.31 247.29±13.48 0.202 3 0.840 2术后1天215.46±15.33 245.17±14.36 9.696 7 0.000 0术后7天192.62±12.49 211.74±13.81 7.039 6 0.000 0术后28天113.75±10.81 142.49±12.69 11.819 5 0.000 0治疗前61.27±14.83 60.98±14.59 0.095 6 0.924 1术后1天54.24±13.53 61.35±12.51 2.645 2 0.009 6术后7天42.17±11.51 48.40±12.12 2.555 3 0.012 3

2.2 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实验组在术后1天、7天与28天的sCD40L与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表2 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指标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7 47 sCD40L(μg/L)hs-CRP(mg/L)治疗前2.82±1.41 2.79±1.36 0.105 0 0.916 6术后1天5.57±1.73 6.36±1.68 2.245 9 0.027 1术后7天4.24±1.69 5.44±1.61 3.524 5 0.000 1术后28天1.72±1.09 2.99±1.36 4.995 5 0.000 0治疗前3.18±1.26 3.20±1.27 0.076 6 0.939 1术后1天5.56±3.23 7.15±3.31 2.357 0 0.020 5术后7天4.48±2.94 6.43±3.10 3.129 0 0.002 3术后28天2.13±1.22 3.47±2.12 3.755 8 0.000 3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实验组发生率较对照组远远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因疾病谱与人们饮食结构和以前相比已发生明显改变,患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人数逐年增加,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6]。急性冠脉综合征在医学临床上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虽然患者的临床特征、危险性与预后效果的差别可能较大,但病理机制具有一致性,即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同时形成血栓,最终以阻塞血管为临床表现的病变[7]。如果患上急性冠脉综合征,胸闷、发作性胸痛是多见症状,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甚至直接致死,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大大降低生存质量。

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目前,在医学临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方法具有“多元化”特征,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8]。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率高、临床疗效显著”而具有较高的应用率,但此种手术易造成患者在术后出现心血管不良、支架内再狭窄或血栓形成等不良事件,经相关研究证实可能是由于植入支架、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因素影响,使得血管内产生炎性反应,且提高血小板活化度。因此,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来说,应给予相应措施以降低血小板活化度并减弱血小板聚集功能,才能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为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小板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效果,本研究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属于ADP受体阻滞剂的一种,当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服用后,药物对血小板膜表面ADP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阻滞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与纤维蛋白结合,最终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过程[9-10]。本文实验组接受替格瑞洛治疗,替格瑞洛属于抗血小板药物的一种。与氯吡格雷相比,它的优点是不需要经肝脏代谢,而是直接作用于P2Y12受体,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减小时间更短,效果更明显,且受体构象不会发生变化,出血的可能性明显减少[11]。

据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其血小板功能和炎性因子均有效改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显著降低,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而言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取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治疗,都能明显控制病情,但替格瑞洛治疗效果更好且更具安全性。

猜你喜欢

格瑞洛氯吡冠脉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