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10-18钱志松易义娟

当代医学 2018年28期
关键词:固定架患肢入院

钱志松,易义娟

(江西省宜春第二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336000)

由于交通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快,老年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创伤骨折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手术固定是治疗创伤骨折的重要方法,外固定架在治疗中应用较广泛,通过骨外固定骨折端以及关节,可以促使患者关节功能得到恢复[1-2]。同时外固定架较内固定操作更为简便,稳固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加快患者愈合,特别适合应用于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广泛损伤患者的治疗中[3-4]。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94例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外固定架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创伤骨科患者9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男27例,女20例,平均年龄(42.28±5.36)岁,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18例,闭合性骨折29例;上肢骨折27例,下肢骨折20例;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平均年龄(42.59±5.14)岁,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19例,闭合性骨折28例;上肢骨折26例,下肢骨折21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将骨折部位视作中心点做一个切口,尽可能少剥离骨膜,对骨折端组织进行彻底清理,使骨折断端显露出来,复位骨折后临时将其实施内固定;观察组接受外固定架治疗,治疗时患者保持平卧,手术开始前进行骨牵引,进行局部麻醉处理,利用X线机引导在骨折远近两端垂直的纵轴将2枚外固定螺钉置入,完成复位处理。满意复位后实施手术治疗,完成手术后将支架置入,对加压杠进行合理调整,适当加压骨折部位,将螺丝彻底拧紧。手术结束后患者保持8个星期的卧床修养,定期进行X线检查骨折愈合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治疗用时、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②疗效标准,优:治疗后骨折成功愈合,没有畸形表现,患肢功能均恢复正常,良:治疗后骨折基本愈合,没有畸形表现,患肢功能基本恢复,可: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延迟,没有畸形表现,患肢功能受限,不过基本能够正常生活,差:治疗后骨折愈合严重延迟,有明显畸形,患肢功能障碍明显,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③生活质量:在患者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利用SF-36量表进行,量表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接受外固定架治疗后优良率为80.85%,对照组接受内固定治疗后优良率为57.45%,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及恢复情况 观察组治疗用时、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对照[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表2 两组治疗情况及恢复情况对照()Table 2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status and recovery stat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治疗情况及恢复情况对照()Table 2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status and recovery stat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47 47治疗用时(min)60.56±35.49 90.63±38.43骨折愈合时间(w)20.56±2.74 29.63±4.17住院时间(d)30.58±3.69 42.16±4.05切口长度(cm)1.21±0.23 7.19±2.16

2.3 生活质量 入院时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3个月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明显,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入院时、出院后生活质量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at admission and after dischar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表3 两组入院时、出院后生活质量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at admission and after dischar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出院后3个月81.44±9.66 70.53±8.64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47 47入院时58.64±5.37 57.89±5.63

3 讨论

创伤骨折中针对开放性骨折患者,部分同时存在软组织严重损伤,伤口受到严重污染或者出现感染,治疗中有效固定好骨折能够方便处理伤口以及感染,内固定往往无法同时完成,而外固定架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外固定架能够在远离骨折线或病灶区的位置穿针,不会影响局部血液运输和骨的修复性再生能力,在中期以及后期还能够进行弹性固定[5-6]。外固定架的体外装置和皮肤有一定间隙,将创伤位置架空能够更方便观察伤口、处理伤口,相当于在骨折以及伤口愈合、功能恢复方面具备了生物学、生物力学的条件[7]。

本研究观察组接受外固定架治疗后优良率为80.85%,生活质量评分为(81.44±9.66)分,均优于对照组57.45%、(70.53±8.64)分,另外观察组治疗用时、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外固定架较内固定治疗用于创伤骨折患者治疗中有更好的效果,能够加快骨折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操作相对复杂,术中或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且手术会造成大量出血,因此,会影响术后切口愈合[8]。而外固定治疗能够减小创伤,操作简便,不会导致局部损伤,并且,即便处于复杂伤情下,外固定架也能够及时有效固定好骨折,从而能够使骨折延迟愈合或者降低骨髓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9]。

综上所述,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治疗的效果明显,可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加快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固定架患肢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无天于上2035(一)
KD407:悬挂器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