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8-10-18陶彦春

当代医学 2018年28期
关键词:奥曲托拉食管

陶彦春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铁路分院内科,江西 鹰潭 335000)

上消化道出血病发急促,出血量大,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危急型重症类型疾病,主要是由上胃肠道疾病、门静脉高压、上胃肠道邻近器官、组织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所引发的,针对该病症,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其进行止血等流程操作,以避免因为血液流失量过大而造成的失血性休克症状发生。传统保守型的治疗方法是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重要方法。相关研究数据表现,奥曲肽会降低25%的内脏血流量,同时将降低25%的总肝血流量,减轻不良反应症状,通常被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1]。和泮托拉唑联合使用,能够发挥协同治疗的效用,实现更进一步提升止血效果的目标[2]。本文主要抽选了240例患有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对其施以两种治疗方案,探究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出血的临床观察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选2011年4月~2017年6月本在院进行治疗的2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入选研究组别的标准为:①平均基本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②在临床症状上有呕血与黑便等情况出现;③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之后,在进行治疗前,每一位患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类疾病、肝肾功能不全以及自身免疫学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5例,对照组115例。观察组采用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进行联合治疗,男70例,女55例,平均年龄(46.5±12.4)岁。致病原因:消化性溃疡38例,急性胃黏膜损坏35例,胃癌17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7例,食管裂孔疝8例;而对照组则只予以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男61例,女54例,平均年龄(47.9±11.5)岁。致病原因:消化性溃疡38例,急性胃黏膜损坏35例,胃癌1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0例,食管裂孔疝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以后都进行相同的感染预防、止血、扩容、饮食禁止以及鼻导管吸氧等常规性对症支持治疗。

对照组予以泮托拉唑40 mg(华润双鹤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药品规格为40 mg,生产批次号31350101),再加上100 ml 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天2次;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奥曲肽注射液进行静脉缓慢推注0.1 mg(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其药品规格为1 ml:0.2 mg,生产批次20131004),然后再以25μg/h的速度保持持续性静脉注射,持续24~72 h,用药剂量为0.6~1.8 mg,每天1次。如果患者的血蛋白计数值低于70 g/L的时候,必须要及时采取输血治疗方法。7天为两组的统一治疗时间。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依照前相关研究人员针对疗效制定的判别标准,24 h内治疗后不再出现呕血现象,生命体征保持稳定,血红蛋白维持在正常水平值为显效;在经过24~72 h治疗之后呕血现象停止位有效;72 h超过后仍旧出现活动性出血症状则视为无效;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②围手术指标:观察的同时记录下两组出血的时间、输血量、胃液pH值以及血红蛋白状况;③生活质量:使用SF-36量表来判定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个月时间内的生活质量;④不良反应:在后续的1个月跟踪随访期间内,对患者头晕、腹胀以及呕吐等不良反应是否发生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上消化道出血治疗过程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有效率93.6%,对照组的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而言出血时间短,其输血量也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而胃液pH值和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对比而言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间围手术指标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间围手术指标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血红蛋白(g/L)119.25±12.69a 89.72±8.83例数125 115出血时间(h)16.53±8.04a 25.11±14.22输血量(ml)141.65±16.77a 183.43±23.24胃液pH值6.13±0.52a 4.65±0.63

2.3 生活质量对比 治疗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经过1个月治疗后,两组间各项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的提升(P<0.05);而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等项目上的评分都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间术前与术后SF-36评分对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SF-36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表3 两组间术前与术后SF-36评分对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SF-36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观察组例数125对照组11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生理功能(分)23.27±2.93 59.26±7.19a 24.63±3.23 71.35±6.49a生理职能(分)29.14±8.56 53.45±11.84a 29.94±9.79 74.76±12.45a躯体疼痛(分)31.67±13.75 64.19±15.22a 31.42±11.25 87.36±16.69a总体健康(分)32.37±12.52 70.60±10.25a 33.75±11.38 71.86±11.84a活力(分)27.63±9.65 69.75±9.73b 27.26±8.68 68.75±8.69b社会功能(分)32.54±13.65 65.24±16.32b 34.53±14.14 64.65±15.62b情感职能(分)35.76±8.79 77.56±14.29b 36.57±9.12 75.73±14.55b精神健康(分)34.37±13.62 71.73±13.41b 36.26±11.53 72.79±12.41b

2.4 不良反应对比 在患者痊愈后的1个月随访时间内,观察组出现3例头晕,出现3例恶心,出现注射部位疼痛4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而对照组出现3例头晕,出现呕吐2例,出现腹痛2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消化内科十分常见的一种急症就是上消化道出血,通常因为手术或者内脏器官的病变而导致,致死率相对较高,临床症状表现为呕血,通常伴随着血容量降低引发的周围循环衰竭。假如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患者很可能会出现出血性休克症状,甚至致死。所以,及时进行止血和血容量的补充,严格监查测试患者生命特征是抢救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2-3]。

在学术界针对该症的研究有很多,如刘元山对收治的7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临床上在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奥曲肽与泮托拉唑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缩短其出血持续的时间,减少其输血量,改善其胃液的pH值和血红蛋白的水平[4-5]。段振平探讨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选取北京市仁和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得出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从这两者的研究对比来看,明显刘元山的研究更为深入,所得出的研究结论更具学术性。然而,两者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不够专业,并未细分术前术后的分析,本文采用SF-36评分进行术前术后对比,所得的研究数据具有实证价值[6]。

当前,药物治疗是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的治疗方法。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一种八肽衍生品,该药物的药理作用与生长抑素相类似,其拥有强力且持续的效果[7]。主要拥有下列药理作用:①能够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并增强血管对去甲肾上胰素的接触敏感性;②选择性发挥对血管平滑肌的功效,降低内脏血流量;③选择性降低门静脉和其侧支循环血流量,减少食管胃底静脉压力,降低胃液反流,呵护食管黏膜;④缩小血块,推进血小板汇集,以实现止血功效。泮托拉唑是含丙咪唑类型的化合物,使用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化学性质较为稳定,遇酸被激活成环次磺胺,能特异性地与质子泵上的巯基共价结合,令其失去泌酸功效[8-9]。对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酶的抑制性效果弱,生物利用率高,和其他药物进行联合使用,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小,安全范围大[10]。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取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较好,能够在72 h内迅速止血,以规避患者失血过多而导致的生命恶化状况的出现。观察组出血时间和对照组相比较而言更短,而输血量也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更进一步的说明了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可减少出血时间,降低输血量,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小。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泮托拉唑制止胃蛋白酶、胃酸分泌相关。在治疗前,比较两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经过治疗后的1个月,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等项目的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比较其余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意味着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理状况,降低术后疼痛感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在后续的1个月随访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也正表示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不错,可以及时止血,减少血液流失和输血量,优化患者生活质量,用药安全性好,适合在临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奥曲托拉食管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泮托拉唑钠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探究
泮托拉唑预防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
泮托拉唑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奥曲肽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
胃结石伴食管嵌顿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