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分析

2018-10-18陈雨谢懿张榕陈丽平

当代医学 2018年28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肝素

陈雨,谢懿,张榕,陈丽平

(1.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西 吉安 343000;2.吉水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 吉安 331603;3.吉安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江西 吉安 343000)

在急性脑梗死严重亚型病症中,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较高,患者的生活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临床发现,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时神经功能会出现障碍,但缺血区的神经功能并不一定会出现逆死亡,若治疗及时后再灌注血液能够减轻神经障碍的症状,患者预后也较好[1]。临床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主要有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钙,为了明确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本院特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并对研究数据做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对其进行诊断,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建议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将100例患者根据入院号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常规组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9.5±4.09)岁;患病时间2~17 h,平均病程(10.55±1.07)h;15例合并高血压,20例合糖尿病,15例合并高血脂;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9~73岁,平均年龄(60.5±2.46)岁。患病时间2~17 h,平均病程(10.29±1.14)h;14例合并高血压,26例合并糖尿病,10例合并高血脂;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

1.2 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在研究前均未使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所有患者均存在合并其他疾病;本次研究通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脏器官疾病患者;发病就诊的时间超过48 h患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合并外伤患者;药物禁忌证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精神障碍患者;依从性较差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2]。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接受了常规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且在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都需要给予营养支持、清除氧自由基等。常规组患者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83;规格:25 mg×10 s×2板(帅泰)]进行治疗,用法用量:口服,每天1次,一次75 mg。

观察组以常规组治疗为基础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与常规组所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一致,且用法用量一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Glaxo WellcomeProduction,国药准字J20090006;规格:0.4 ml)治疗,用法用量:皮下注射,每次用药85 IU/kg,每天2次,间隔12小时用药。上述药物连续使用15天[3]。

1.4 疗效评价标准 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血流动力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疗效标准以显效、有效、无效来分析;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来分析;以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析。评定的方法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51%~90%;有效:治疗后,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20%~50%;无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20%或者是无变化[4]。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疗效比较 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78%比观察组96%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2 血流动力学比较 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hemodynamic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hemodynamic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常规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血浆粘度(mPa·s)1.34±0.28 1.06±0.22 5.560 1 0.000 0纤维蛋白原(g/L)3.20±0.57 2.07±0.34 12.039 0 0.000 0血小板聚集率(%)51.03±16.77 33.23±14.55 5.669 0 0.000 0

2.3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常规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治疗后14.27±2.51 9.86±1.66 10.362 4 0.000 0组别常规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50 5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治疗前22.32±4.63 22.34±4.61 0.021 6 0.982 8

3 讨论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发病机制在于血栓再生成以及进一步发展,不仅严重的威胁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对患者家庭造成了较重的经济负担[5]。在患者发病后的6个小时是进行治疗的最佳时期,但是很多患者往往错过了时间,预后并不是很好,因此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研究发现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疗效较好。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血流动力学均优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常规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证明,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使用[6]。赵伟[7]的文献中,同样也对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本研究中治疗疗效(96%)与相关研究中的疗效效率(95%)相类似,说明了研究结果是有效的。氯吡格雷能够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预防形成血栓,同时,对于ADP导致的血小板活化扩增以及其他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能够有效抑制[8]。氯吡格雷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栓、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低分子肝素钙具有选择性抗凝血因子Xa活性,因此,对于抗血栓和收敛出血有着良好的作用[7]。低分子肝素钙是由普通肝素分离或者直接降解获得的,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出血的风险,且几乎不影响其他凝血酶以及抗凝血因子,与其他药物相比,低分子肝素更具有安全性[9]。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较高,能够有效纠正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且在经过治疗后,使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了有效的修复和改善[10]。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与其他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更具有药理活性,疗效显著[11]。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疗效较好,能够纠正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肝素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