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丰:精准发力踏实干 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8-10-18于龙广

老区建设 2018年15期
关键词:驻村贫困村全县

□ 熊 媛 本刊记者 于龙广 汪 琼

江西省宜丰县自然风光——美丽乡村

宜丰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炎凉适宜,物阜民丰,是国家级生态县。

近年来,宜丰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努力在做大资源优势、创新扶贫方式上下功夫,突出产业扶贫,“输血”与“造血”并重,精准发力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千方百计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信心和热情,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迈出铿锵步伐。

据了解,全县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62户7234人,占总人口的2.4%,占农业人口的3.34%。分布在208个行政村、4个分场、4个居委会。截至2017年底,已脱贫1844户4221人,未脱贫1518户3013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39%。计划2018年脱贫1146人;2019年脱贫1180人;2020年脱贫687人,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工作推进 务求“真抓实干”

建立三项机制,确保脱贫攻坚“硬碰硬”“实打实”。一是建立高位推动机制。组建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4个职能工作组和10个“十大扶贫工程”行业工作组,各地各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全县严格执行“一把手”负责制,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书记”抓脱贫攻坚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建立机动巡察机制。由县纪委牵头,县委巡察办专门成立了脱贫攻坚机动巡察组,采取“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打招呼”的方式,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常态化、滚动式纪律督查,严格实行问责制,不论是谁,只要脱贫攻坚工作不力、效果不好,一律从严问责。三是建立专项考核机制。修订《宜丰县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细化考核分值,加大对乡镇(场)的考核力度,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纳入考核,将县直帮扶单位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单列考核,让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宜丰县黄岗山垦殖场

宜丰县黄岗山垦殖场贫困户采摘竹荪

驻村帮扶 做到“真心实意”

按照“一次安排,一帮到底、不脱贫、不脱钩”的总体要求,采取多种帮扶形式,带着感情、竭尽全力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一是帮扶全面覆盖。选派2487名干部通过“321”结对帮扶制度与3362户贫困户结对子,做到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并全面开通精准脱贫大数据APP账号,配备行政村第一书记213人和驻村工作队212个,实现了贫困户结对帮扶、有扶贫任务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全覆盖,广大驻村帮扶干部真帮实扶、沉下身子、把村当家、把贫困户当亲人,获得群众广泛认可。

芳溪庙前村“第一书记”廖玉龙,真正把挂点村当作履职平台,始终惦记村子的发展,车子陷在隔壁村,村民不仅认识他,还主动打电话喊人来帮忙。贫困户易贺春发生车祸,着急做手术,他敢于担当,代表家人替贫困户签了字。

二是输造有机结合。注重“输血”帮扶与“造血”帮扶有机结合,帮扶活动中,不局限于帮钱帮物,对那些有劳动能力而又无致富门路的贫困户注重产业、就业和智力扶持,使贫困群众走上自立、自强、自我发展的路子。

新庄镇口溪村身患残疾的贫困户万迎春在帮扶干部吴继锋的帮助下创办了生态农业园,生态园的土鸡蛋通过合作社的线上平台远销上海、江苏等地,供不应求,年可增收近6万元。

三是完善长效机制。将每月的8号固定为全县“党建扶贫日”,在“党建扶贫日”前后3天,全县所有帮扶单位、帮扶干部上户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助解决贫困户的实际困难,解决以往搞突击帮扶、阶段性帮扶和帮扶效果不实的问题,压实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的责任落实。

难题化解 采取“对症下药”

一是强化精准识别动态管理。针对精准识别“第一粒扣子”,组织开展“查漏补缺”大排查活动,由县扶贫和移民办派出四个工作组到16个乡镇(场),对上报的排查对象进行逐户调查摸底核实,剔除不符合条件对象24户93人,初步核实“应纳尽纳”人员38户108人,户内新增6人,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更加精准。

二是落实专职人员信息队伍。针对扶贫专职队伍人员不足,建立完善的专职人员机制,现有县级信息管理专职人员2人,乡镇(场)工作站信息员37人,村级扶贫工作室专职信息员216人,进一步打牢脱贫攻坚基层基础。

三是千方百计加大资金投入。针对扶贫资金不足,健全精准投入机制,整合资金全力推进产业、村庄整治等重点扶贫工程。特别是筹资3359.4万元投入光伏扶贫产业,用于全县1018个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贫困户,贫困户年人均可增收500元以上。

宜丰县黄岗山垦殖场贫困户正在采摘竹荪

宜丰县黄岗山垦殖场竹荪烘干

政策实施 做到“落地有效”

牢牢把握“两不愁、三保障”、“两业扶贫”、贫困村退出等关键因素,“立体式”推进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三保障”扶贫优化提升。健康扶贫方面,2018年以来共实现补偿、报销、减免共计1085.68万元,健康扶贫政策享受贫困患者2960人次,贫困户自付比例降至3.71%;教育扶贫方面,2018年以来共发放教育补助63.1625万元,惠及学生891人,建档立卡学生享受资助全覆盖。安居扶贫方面,对今年鉴定为C、D两级470户危房列入改造计划,确保贫困户危房一栋不漏。

二是“两业”扶贫稳步推进。产业扶贫方面,统筹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探索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扶贫模式,重点发展养蜂、黑木耳等特色产业,芳溪镇庙前村240亩红薯和玉米种植产业、棠浦镇稻香村500余头肉牛种植产业、车上林场食用菌产业实现了全镇所有村全覆盖。截至目前,除光伏产业村村全覆盖外,还实现了全县109个行政村以及7个省市级贫困村的其他特色产业全覆盖;就业扶贫方面,采取企业招聘引导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自主创业扶持一批“三个一批”方式促进就业创业,力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都就业。目前已有1587名就业扶贫对象实现就业,其中园区企业就业245人,就业扶贫专岗就业204人,就业扶贫车间就业137人。

三是村庄整治有序开展。投入290万元将5个贫困村10个点,列为今年新农村建设点,实现25户贫困户以上的自然村新农村建设全覆盖,并对已退出的省级贫困村天宝横岭村和桥西石埠村再投入800万元进行美丽乡村提升整治。

猜你喜欢

驻村贫困村全县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驻村第一书记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