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别盲目泻“火”
2018-10-17朱厂凯
朱厂凯
夏季注意防“心火”
传统中医认为,夏季在五行中属“火”,而人的“心”在五行中同样属“火”,所以一到夏天,人们的心火极易被引发,精神情绪也随之不稳定,进而出现心中烦热、焦躁失眠、口舌生疮等症状。所以,进入夏季后要重视心神的保养,应该多亲近自然,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急躁发怒。
生活中不少患者出现口腔溃疡、大便不通等症状后,就会服用牛黄解毒类的去火药物,或者吃绿豆汤等败火的食物,结果病情非但没好,反而越来越重。经医生检查后就会发现,原来这些上火的症状并非是实热,而是虚火上炎的表现。对于这种“虚证”的患者,如果只是盲目地清热泻火,就有可能导致病情越来越重。因此,如果发现自己上火了,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体质进行治疗。
夏季“吃苦”太多“心”受罪
听说“吃苦”既能去热降火还能减肥,小燕几乎每顿饭都要吃苦瓜、苦菜,但有时“苦”吃得多了,反而让她莫名其妙地感觉内心的火好像更盛了。尤其是最近,小燕不仅老爱发脾气,还总觉得腹部疼痛,经常腹泻,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到医院就诊,医生说是因为食用苦瓜过量所致。
夏季“吃苦”虽然对身体有一定好处,却并不适合所有人群。过多吃“苦”不仅会因为寒凉摄入过剩而伤害人体阳气,还可能对胃肠道造成刺激。
在中医看来,夏季人的心火最旺。“五味”中的苦与心相对应,苦味可旺心气。所以说,如果在夏季过于吃“苦”,就会让心不堪重负,出现烦躁不安、胃肠不适、恶心等情况。
实际上,夏季饮食应“少苦多辛”,多吃点辛味的食物,能够促进阳气的生发,使人体力旺盛,精力充沛。所谓辛味的食物并不都是辣,是指气味较为浓烈的食物,如葱白、生姜、胡椒、花椒、洋葱、蒜等。民间常说的“夏吃姜”也就是源于这个道理。中医认为,夏季食一点姜,比如炒菜时放一些姜丝、姜片,或吃一点老陈醋泡姜,有益于肺的宣发、脾的运化、胃的受纳,人不容易受内外邪气的侵袭。当然,夏吃姜也不是多多益善,吃过了头则有可能物极而反,对人体造成伤害。
这些人不宜多食“苦”
虚寒体质的人这种体质的人常常感觉手脚不温,畏寒怕冷。若常吃寒性的食物,就会损伤体内阳气,不利于虚寒症状的改善,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腹痛、腹泻等中阳虚损的症状。
脾胃虚寒者慢性胃肠炎患者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虚寒,一旦腹部受凉或吃了凉性食物时,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
老年人及婴幼儿老年人脾胃功能相对减弱,婴幼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不宜过食。
涼茶苦寒伤脾胃
可能是因为天气越来越热,王女士最近总觉得浑身燥热,不仅咽喉发炎、口腔溃疡,脸上还长许多小痘痘。为此,她开始猛喝凉茶,每天都要喝上四五瓶。然而坚持了几天之后,王女士喝得胃口全没,可“火气”似乎仍在,甚至还出现了腹痛。
在凉茶的配料中,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等都是属于药性偏凉的中药,如果随便饮用或是过量饮用,可能会对身体产生诸多副作用。其中,夏枯草在《中药学》里就被明确指出“脾胃虚弱者慎用”。
实际上,喝凉茶不一定都能清火,要根据不同体质、不同气候、不同的身体状况等进行选择。喝凉茶前要先了解一下自己的体质。阳气偏盛的年轻小伙子,上火多因为有“实热”,多喝两杯凉茶可能问题不大。但对于本身就是阳虚体质的人来说,多喝凉茶,非但灭不了“火”,还会损伤正气,适得其反。
除了凉茶以外,老百姓还喜欢喝一些绿豆汤、赤豆汤等用来祛暑。这些食物虽然对消减暑热有好处,但它们大多性质偏于寒凉,过多食用会对人体的阳气有所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