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适应新形势,加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

2018-10-17薛梅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22期
关键词:审计质量内部审计高校

薛梅

摘要: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高校内审部门如何加强管理,发挥内审作用,提高审计质量是高校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目前高校内审情况,提出加强内审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审计质量

近年来高等学校办学规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资金来源与数量显著增长,高校对内部审计参与学校治理活动的需求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已经成为学校乃至社会关注的热点。面对新形势,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加强管理、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有效规范财务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已经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建立健全内审机构,确保内审工作正常开展

1985年国务院发布《内部审计暂行办法》,教育部成立审计室,自此各高校逐步开始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高校规模扩大,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对内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高校审计部门已经与财务部门相分离,部属高校基本独立设置内审机构,省属高校、市属高校及独立学院由于规模、编制及建校时间等原因,很多还未独立设置审计机构,与纪检部门、办公室等合署办公。各高校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规模较大、编制较为充足的高校可配备具有专业背景和专业资格的人才,满足审计工作需要,而规模较小、编制较为紧张的高校可考虑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既精简了机构,又可发挥岗位联动、资源共享的优势,保证内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拓宽审计领域,加快内审转型

目前多数高校内部审计主要以经济责任审计、部门财务收支审计、基建工程审计三块业务为主,科研项目审计多是结题审计或外部审计,内审部门主动参与较少,其他专项资金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等方面较为缺乏。针对这种现状,高校内审部门要积极拓展审计业务范围,一是对于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要继续深化,要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机制,制定和完善学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明确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规范审计程序和行为,逐步从合法性财务审计向综合性管理审计转变;坚持离任审计和任中审计相结合,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任期至少审计一次;同时,要加强审计结果的运用,将审计结果作为考核、任免、奖励被审计干部的重要依据。二是加强对学校资金的审计,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审计,强化预算编制,列席有关决策会议,参与预算编制及調整,对预算执行结果实行绩效审计,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推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从制度层面上堵塞漏洞,切实防范风险。四是加强对社会热点、领导和职工关注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要政策的跟踪审计,开展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科研经费审计、资产管理审计等。新型的高校审计模式应该是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内部控制为主线,以高校治理为目标,促进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及学校健康、稳定发展。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内审人员业务素质

审计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人员素质的提高,一支合格的审计队伍,才能顺利完成审计工作任务,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提高业务素质,首先,应严格内部审计人员录用标准,公开招聘具备审计、财务、经济、工程、管理、法律、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经过严格考核、筛选,从中挑选优秀的专业人士,充实审计队伍,从根本上改变内审人员知识结构。其次,对现有的内部审计人员要注重后续教育,加强业务培训,积极鼓励内审人员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研讨会、交流会,开拓视野,提升专业胜任能力,并保障各类培训和后续教育的经费和时间。另外,有条件的高校,还应加大内审人员对外交流力度,提供交流渠道,鼓励内审人员到上级审计机关或社会审计部门挂职锻炼,增加岗位经历和阅历,丰富审计经验,努力打造一支合格的审计队伍。

四、强化审计整改,推进结果公开

“只审不改”或者“重审轻改”就会导致“屡审屡犯”,影响审计作用的发挥,削弱审计的权威性。高校审计部门应认真抓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被审计单位负责人作为审计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并在规定期限内上交审计整改报告,将整改情况作为对被审计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考核内容。内审部门要加强对整改问题的跟踪检查,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实行整改“销号制”,整改一项,销号一项,确保所有问题整改到位。推行审计整改结果公开和公告制度,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书面印发、会议通报、校园网公告等多种形式公布审计结果和审计整改情况,这样既保障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警示其他单位吸取教训,营造审计成果利用的良好舆论环境;同时也有利于“倒逼”内审部门提高审计质量,促进自身发展。

五、转变审计方式,实现信息化管理

传统审计方式注重事后审计,只能揭露已经发生的问题,存在管理的滞后性。高校内部审计应根据风险管理的需要,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有机结合,变静态的事后审计为动态的全过程审计。通过事前审计预防问题的发生,减少决策失误;通过事中审计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通过事后审计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作出全面评价,真正发挥内部审计“预防、揭示、抵御”的功能。提高内审工作水平,还要借助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已全部采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内审部门还在采用手工审计的方式,计算机只起到辅助作用,审计信息化建设远远落后于会计信息化建设,适合高校的审计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审计质量内部审计高校
审计服务收费放开,审计市场绩效将何去何从?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