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贸易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

2018-10-17刘倬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22期
关键词:对外贸易理念措施

刘倬

摘要:近几年,国内国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要重构国际经济新秩序,保持霸主地位,我国经济放缓进入新常态,对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提出了挑战。在国际竞争因国际交往的增多而更加广泛、更加激烈的今天,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明确国家经济安全的理念,探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举措,在规避风险条件下实现更高的对外贸易收益。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安全;理念;措施

在对外贸易进程中我国积极利用外国的投资、管理经验与先进技术,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改善投资环境、扩大经贸关系、提升产业水平、发展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增强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外贸易中存在外资利用效率不高、贸易摩擦居高不下、对外投资风险控制力不强、外资并购危害国内正常竞争秩序等,都使我国的经济安全风险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都迫切需要我们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一、对外贸易中维护经济安全的意义

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国的国家经济主权独立,经济实力和根本利益处于不受伤害的状态,表现为有国际竞争力、经济资源的控制力、抗击国际经济危机的综合能力等。一国的经济安全保障不了,赢得并保持该国有利的国际地位就无从谈起。我们的开放不是“傻大胆”,敢放宽但要风险可控,开窗户但要装纱窗,把苍蝇、蚊子挡在外面。

发达国家在维护自身经济安全方面可谓不遗余力,都把经济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如美国对外资准入的审查制度由来已久,在现代在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方面,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美国不仅将“国土安全”、“重要基础设施”和“关键资产”等纳入“国家安全”范畴,而且规定,外资并购如果威胁到美国关键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或影响到其本土就业,都将视为威胁国家安全。三一重工投股的罗尔斯并购美国风电场项目受阻,华为、中兴的“安全门”事件,美国给出的理由都是所谓的“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的经济竞争力与科技水平等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差距,经济安全成为国家发展稳定的基石。在对外的合作竞争交往中,既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也给我国带来了严峻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主导国际经济秩序,凭借资金、管理、科技、服务等诸多优势,开拓市场,扩大经济势力范围,体现发达国家的意志,谋取最大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对外交往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贸易摩擦不断、对外依赖度高、民族品牌受冲击科技创新水平低、产业结构单一眭等,因此,增强经济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体制意义重大。

二、对外贸易中维护经济安全的理念

当前时期,我国推进全面现代化建设,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但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为了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对外经济合作,必须全面树立国家经济安全观,塑造全新的对外经济安全理念,作为建立开放型经济风险防范机制的基础。

(一)谋求共同安全的理念

经济安全关系到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如何营造一个安全的经济环境,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在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合作交往程度加深,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意识到共同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树立全新的安全理念,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通过经济一体化促进共同发展,求同存异,妥处分歧。世界各国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时候都应该努力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既崛起的新兴国家和古老的霸权国家的矛盾会触发世界范围的冲突,导致两个强国都趋于衰落。我们是和平崛起,完全可以避免这种陷阱,要构建新兴大国关系,谋求共同安全,互利共生。中国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趋利避害,有效控制风险,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效益,在合作中寻求和平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经济安全。

(二)开放中求安全的理念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全球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对外开放总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风险与利益同在。扩大开放对经济安全的影响是双重的,既因开放增强实力而更加安全,也因外部影响更大而风险因素增多。但总的来看,开放比封闭更安全、有实力才更安全。

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经验教训和发展道路,但无一例外的这9个世界性大国都是开放国家,强国盛世必走开放之路。

在全球化背景下,封闭就意味着落后,只有进一步开放才能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由封闭而带来的落后和贫穷从长远看是最大的不安全”。世界不能缺少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这是历史的深刻总结。经过30多年的对外开放,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度不是削弱了,而是提高了。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中,掌握全球竞争的主动权,化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提高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

(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理念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相互促进的。中国的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根据,对外开放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条件。我国的社会发展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獨立自主、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我们充分借鉴和利用人类社会文明创造的所有成果,“天下万物,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首先从本国实际出发,要立足于本国,寻找适合本国情况的前进道路。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一味依靠别人,全盘西化,结果必将是失去自我,失去民族特色,发展缓慢。独立自主不意味着闭关锁国,自力更生也不是盲目排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绝不是要闭门自守、孤立起来搞建设,而是要加强国际交往,提高对外贸易水平。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理念,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才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获得较高的国际信誉,吸引更多的合作者,从而不断扩大对外贸易的深度和广度。

三、对外贸易中维护经济安全的措施

中国努力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紧密经济联系、深入相互合作、拓宽发展空间,完善对外经济安全发展模式,寻求共同发展。

(一)提高引进外资利用效率,增强民族工业竞争力

引进外资对我国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缓解就业矛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尚未成熟完善,对外资在战术上利用中国经济的缺陷,在战略上取得操纵权的垄断,我们必须有所防范,“战略防范是任何市场经济国家在打开国门之后都需要的经济行为”。

充分发挥民族工业的支撑作用,促进国企和民企都能不断提高全球竞争力,在引进外资的同时高度关注我国产业及企业的信息安全、科技安全、人才安全等。正确引导外商投资活动,对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能源、金融、物流、军工、电信等产业的外资投资和并购项目有效进行国家安全审查;坚决制止和加以限制试图垄断中国市场的恶意并购,有力限制外资进入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限制或禁止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成本、低附加值、低技术的项目准入。引进外资要配合我国区域的协同发展,“一弓双箭”的战略布局。加强关税制度、资格管理制度、许可制度、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和进出口货物收付汇管理制度的管理,普遍备案和有限核准相结合。修订外商投资相关法律,“赋予各类投资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健全外商投资监管体系,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外依存度

开放这么多年,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是花钱买不来核心技术,市场换不来先进技术,换来的都是二、三流不入流的技术,我们期待的技术往往是水中月、镜中花,没引来技术反而丢了市场。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制约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由于长期奉行“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发展政策,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大多数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对外技术依存度高。

而核心技术意味着国际竞争力和财富,持有国不会轻易输出。40年的开放经验证明,以市场换技术、依靠进口设备提高技术等均难以奏效,以竞争换技术更有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的关键是出现有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只有这样跨国公司才会向东道国转移先进技术。获得最先进的高端、尖端技术,最终要依靠自主技术创新。

创新发展高质量对应经济发展高质量。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社会网络化和分工专业化的新趋势,推动新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现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柔性化精细化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只有在创新发展上进行新部署、实现新突破,才能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未来我国技术进口政策在总体上应为支持我国自主技术创新服务。一是鼓励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二是扩大研发设计、节能环保、信息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进口。助力企业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三)推进“走出去”战略,提升国际经济融合度

“走出去”对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融入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过剩的产能需要开辟新的市场,资本需要投资的空间,“走出去”是缓解我国市场压力的突破口,减轻资源压力的必然选择。

“走出去”有利于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应对贸易壁垒,保障经济利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多大程度上“走出去”,既是衡量我国对外贸易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維护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未来几年“一带一路”将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总抓手。“一带一路”沿线是一个有着60多个国家和地区、46亿总人口、20万亿美元经济规模的大市场。

目前,中国全球化能力逐渐增强,我国已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这是我国从经贸大国迈向经贸强国的重要标志。”中国资本正从投资发展中国家转为投资门槛更高的欧美发达国家,从国企投资为主转为私有资本成为重要力量,从投资能源、矿业等自然资源转为投资高科技、农业和房地产行业。通过境外投资输出,企业“走出去”谋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开拓市场空间、增强企业实力、争取技术来源、减少贸易摩擦,提升国际经济融合度。

(四)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有效维护国家权益

当今世界,国际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规则的竞争,规则的支配权意味着发展的主动权。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的货物贸易国,美国主导的国际经贸保护主义,对中国的直接影响就是标准提高。商业便利化、环境、安全标准、中小企业等等都是我们的薄弱环节,相对美国来说却是他们的优势,但是中国要融入世界经济,就不得不面对挑战,“要努力实现WTO自身的一个升级”。

中国经济体量大,不可能做“躲在蚂蚁后面的大象”,也不可能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我们不能只做学习者、遵循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为国际经贸规则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掌握话语权和支配权,有效的维护国家利益。建立自贸区,就是要先行试验国际经贸新规则、新标准,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展相关谈判提供参考,进而为我国参与规则制定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对外贸易理念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