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媒上市公司关于高管薪酬和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8-10-17赵明高逾群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22期
关键词:高管薪酬经营绩效

赵明 高逾群

摘要:管理者设置的薪酬制度,是我国当今上市公司所有公司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薪酬可以得到合理的分配,那么企业就可以做到不断地激励公司的管理层,全心全意为公司的发展尽力,同时还可以在越来越激烈的人才市场中,保住优秀的企业员工,防止人才的流失。本文分析了我国传媒行业深市和沪市,从2010年至2015年共计40家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我们发现我国传媒行业上市企业的经营绩效和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货币薪酬呈显著正比关系。

关键词:传媒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经营绩效

一、引言

现今企业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企业内部的两权分离——企业的所有权与企业的经营权相分离。管理者与所有者利益之间存在偏差,导致企业产生代理成本。为缩小这种目标差异,委托人必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使代理人朝着公司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前进。于是现代企业治理的过程中,企业所有权人一直在思考,该通过什么样的激励方式才能保证经营者全心全意为公司工作。

我们发现到目前为止,我国上市企业对于企业内部高级管理者的薪酬鼓励制度,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年薪制,二是股份制,传媒领域作为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新兴领域,年薪制采用的更为普遍一些。本文就年薪制下,高管的年度货币报酬和企业的经营绩效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重点探究该制度下的高管薪酬对于高层管理者,是否能够起到正向的积极作用。

二、传媒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

在我国,企业针对企业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机制分为两种:一种是年薪制,另一种是股权激励制度。高管的年度货币薪金,主要是由高管的底薪以及高管的绩效薪金组成。采用年薪制既可以很好地区分经营者和普通员工的收益,同时也可以把高管所获得的薪酬与企业效益和经营风险相“捆绑”。由此在发掘管理者的潜力同时,也能够保证管理者的基本需求。针对股权激励这一政策,鉴于我国传媒行业的上市企业普遍执行股权激励计划时间晚,模式不成熟,采用股权激励的公司非常少的现状,本文重点研究年薪制激励方式下,高管年度货币薪酬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联,从而提出本文的假设:我国传媒行业上市企业的经营绩效与管理层的货币报酬成正比。

(二)样本数据的选择

传媒行业的主要界定依据是,我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这一文件,由此文件最终确定本文所指的传媒行业一共包括五大类,分别为新闻和出版业、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广播业、文化艺术业、体育和娱乐业。

本文选取了我国2010年至2015年6年间,以传媒产业为主业沪深A股全部上市企业,公布的财务数据作为探究的样本。这些样本数据选自于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网易财经以及巨潮资讯网等。并且根据研究分析需要,对本文的样本数据做了如下处理:

1.本文排除了运营过差的sT以及*ST上市企业的数据,主要是为了避免极端值对本次研究结论可能造成的影响。

2.A股和B股以及H股公司按照不同的会计政策来编制企业财报,因此选取的指标之间相互缺乏可比性,因而本文只探究发行A股的企业。

3.剔除针对前几名高级管理人员年薪未披露或者披露不清的公司。

4.2010年至2015年期间,个别公司在某年财务数据有悖常态,异常突出。为避免极端值对于统计结果的影响,选择放弃这些数据样本。

经过数据处理和筛选,共有40家符合要求的企业,并获得了151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三)变量的选择

1.自变量

本文所指的高层管理人员为包含董事长、总经理、总裁、CEO、副总经理、副总裁、董事长秘书在内的高级管理人员,同时包括上市公司年报上披露的其他管理人员。

根据前文叙述,选择前三名高管薪酬之和作为自变量。同时借鉴辛清泉(2007)等人的做法,对上市公司“薪酬最高的前3名高管薪酬的总额”取对数,记做LnTS。

2.控制变量

(1)公司规模

我们知道,企业绩效除了会受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能力和努力水平的影响,还受到企业对资源掌控能力的影响。而一般来说企业的整体规模越大,企业拥有的资源越多,企业绩效越好。这时,绩效与管理层薪酬几乎是没有任何关联的。在另一方面,因为公司的规模的差异,企业对于管理层能力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人力资本理论和代理理论都指出管理层的工资与企业规模正相关。因为整体规模越大,企业对于管理层的监督约束就愈加繁杂,此时需要的激励也就愈多。

由于企业规模对于企业绩效和管理层年薪都存在影响,在探究的过程中就要对其影响进行控制。因此选择公司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并利用上市企业总资产账面价值的对数来表示,记做InTA。

(2)独立董事持股比例

除了公司规模这一控制变量之外,本文同时选取了独立董事持股比例作為第二控制变量。首先明确独立董事是指:那些自身不属于企业的股东,同时也不在企业内部担任职位,并且与企业或者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之间,均不存在重大的商业活动关联或专业领域的关联,而且还可以针对企业日常的重大事务提出独立意见的董事。

企业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公司广大地股东利益,提高企业管理层的效率,并希望独立董事的存在对于公司的高管能够起到一个监督与制约的作用。如果董事会和独立董事在一家企业都能够发挥其真正的作用,那么企业就可以降低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自利动机。另一方面,公司也希望公司的独立董事,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提高企业经营业绩。

因此独立董事比例作为探究管理层货币报酬和企业绩效相关性的影响因素,也需要对其进行控制。本文直接从企业财报中获取独立董事比例这一数据,记做INDIRE。详情见表1。

3.因变量

在因变量的选取方面,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有诸多方法可以评价一家企业的经营绩效,例如财务绩效法、Tobin Q值法、平衡计分卡法等。然而在中国,上市企业数据披露制度不完善,企业绩效的衡量标准不统一。

综合考量之后,本文最后决定用财务指标法来衡量企业绩效。同时,为避免单一财务指标不能代表整体绩效的问题,本文选择了多组财务指标。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获得的指标提取出主成分,然后根据每个成分的得分计算出每家企业的总得分,并将这一指标作为因变量,综合评估企业业绩。

在这多组指标中,本文选取了包括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偿债能力在内的共11个指标,详见表2。

4.因子分析

首先,利用KMO以及巴特莱特检验来确定,选取的财务指标是否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法。由表3可知,传媒行业上市企业绩效指标的KMO值为0.659;同时,根据巴特莱特球形检验结果,可以得出变量之间的独立性假设是无效的,即因子分析的适用性得到了验证。

其次,对研究的变量进行因子旋转,并计算因子载荷。因初始载荷矩阵系数没办法使得提取的公共因子有实际意义,故对初始矩阵进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得到全新的载荷系数,同时这一系数从0-1进行分布。

由表4可知前4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值为83.504%,即前4个因子用来反映企业绩效是足够的,可以达到83.5%。

由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见表5)不难发现,各因素对不同财务指标有不同的载荷。第一个共同因子在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这四个财务指标上有较大的荷载量,所以这个因子为公司的偿债因子;第二个共同因子在公司的总资产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这三个财务指标上较大的荷载量,所以称为盈利因子;第三个公因子在企业净资产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这两个财务指标上存在较大的负荷量,故起名为资产成长因子;第四个公因子在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以及企业的净利润增长率上呈现出很高的负载量,因此称作经营成长因子。

最后,本文通过得分矩阵计算出各指标的得分,然后通过构建因子得分函数,总体描述这些指标对公司的经营业绩的评价,详见表6。

从表中可以选择11个财务指标的线性形式来表达这四个共同因子,具体得分函数如下:

本文将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代入上述函数表达式,算出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得分,并作为本次研究的因变量。

(四)回归模型

基于中国传媒行业数据量不足的特点,放弃选取单纯的时间序列数据或者截面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同时这一选取数据的方法也可以很好地反映传媒行业上市企业的动态信息。运用的数据分析软件为IBM SPSS Statistics 21。

确定管理层的货币薪酬这一自变量以及企业经营绩效这一因变量之后,本文建立如下所示的回归函数方程,以求能够探究出传媒行业上市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年度货币薪酬与企业的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

(五)结果和分析

1.回归结果

利用spss软件线性回归模型对模型1和2分别进行回归,得出以下结果:

2.回归分析

(1)拟合优度检验

两个模型的拟合优度R2分别为0.051和0.166,说明回归方程的解释能力分别为0.051和0.166,模型2的解释能力要优于模型1。

(2)回归模型的整体显著性

两个模型的F值分别为3.845和9.371,说明两个模型各因素对传媒行业上市企业绩效的总体影响显著。

(3)单个回归系数的显著性

从单个因素来看,模型1中高层管理人员年度货币薪酬以及独立董事持股比例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模型2中,公司规模这一控制变量的引入,使方程的拟合程度得到了明显提高,R2变成了0.166,F值也提高到了9.371。各个变量都通过显著性检验。

(4)单个因素系数的正负性

从单个因素来看,模型1中高层管理人员年度货币薪酬与独立董事持股比例,自变量系数均为正,表明传媒行业上市企业的经营业绩与管理层货币报酬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控制变量独立董事持股比例对于企业绩效也有正面作用。

在模型2中,从高管薪酬这个变量来看,发现传媒行业高管薪酬,对于公司绩效线性影响更加显著。LnTA的影响方向为负,说明传媒行业上市企业尚未形成公司规模经济。也就意味着,当公司的规模持续增大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公司由于管理者能力的局限,经营管理的难度逐渐增大,内部组织费用的攀升,很有可能就会导致传媒行业上市公司,面临公司规模边际收益逐步降低的问题,从而危害到公司获取利润的能力,以及企业的市场价值。独立董事持股比例这一变量对企业业绩依然有积极影响,主要是源于独立董事的存在既能监督管理层不出现渎职等问题,还可以与公司管理者一同致力于企业的发展,从而保证企业高層的利益与企业整体目标保持一致。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模型2优于模型1,在模型2的结果中,证实传媒行业上市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货币报酬与企业业绩之间成明显的正比关系。

三、结语

本文以2010-2015年深沪传媒行业,A股全部上市企业作为研究主体,通过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如下:

传媒行业的上市企业的,管理层的年度货币薪酬水平和企业绩效之间,成明显的正比关系。即传媒行业上市企业的经营绩效水平越高,那么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者货币薪酬水平也应该相应的有所提高,这样才能够达到对高层管理者的激励目的。而这一结论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也基本一致。

在引入公司规模这一控制变量后,我们发现,管理层报酬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力度更大。普遍来说,上市企业的整体规模越大,管理层可以掌控的各类资源也就越多,对于管理者个人能力方面的要求也就更强,因此给付高管的报酬也就会相应的提高。

另外,本文发现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推测这种负相关可能是由于,当前传媒行业企业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资本逐渐累积,公司整体的规模逐渐增大到一定的程度,但相应的经营管理难度也剧增,内部的组织费用上升,导致传媒行业上市公司面临,公司规模边际收益逐步降低的问题,从而危害到企业的获利能力与企业的市场价值。

猜你喜欢

高管薪酬经营绩效
公司治理视角下国有垄断企业高管薪酬问题研究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