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性低聚糖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018-10-17刘春娟

吉林农业 2018年20期
关键词: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对功能性低聚糖的功能性研究现状以及国标检测方法进行系统阐述,对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法和离子色谱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对分析,离子色谱法因其较高的灵敏度等因素应用较多,随着对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深入以及检验检测方法的深入开发,功能性低聚糖的国家标准以及检验检测方法将更加科学与完善。

关键词:功能性低聚糖;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中圖分类号: TS20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20.05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居民的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不断增加。人们在分析肠道菌群时发现,一些物质能够促进双歧杆菌等肠道益生菌繁殖增生,维护肠道健康,后来便将这类有益于双歧杆菌增生的物质称为“双歧因子”。双歧因子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低聚糖类物质。功能性低聚糖具有热量低、提供营养、促进和改善人体生理机能、预防糖尿病及特殊人群安全食用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的“新糖原”。

1 功能性低聚糖概述

低聚糖又称寡糖,是由2~10个单糖经糖苷键链接而成的低度聚合糖,包括普通低聚糖和功能性低聚糖。普通低聚糖包括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并提供能量的蔗糖、麦芽糖、乳糖等,这类低聚糖在肠道中被吸收,对双歧杆菌起不到增生作用,因此不属于双歧因子。

功能性低聚糖理化性质比较稳定,由于不能被唾液、胃液以及肠液消化和吸收,却能为双歧杆菌供能,促进双歧杆菌增殖,属于双歧因子。功能性低聚糖均带有不同程度的甜味(除低聚龙胆糖外),一般甜度相当于蔗糖的30%~60%,可以作为食品的调味料。功能性低聚糖具有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环境、促进矿物质吸收等优点,常作为食品原料或添加剂广泛运用于乳制品、饮料、婴幼儿食品、保健食品以及特殊膳食食品等食品类别。

2 功能性低聚糖检测方法

常见的功能性低聚糖有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大豆低聚糖、低聚半乳糖等。GB/T 35920-2018《低聚糖通用技术规则》中对低聚糖的术语及相关要求作了规定,而相应低聚糖的产品标准对理化指标及主要成分的检测方法都有明确的要求,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国家标准强制标准和国标推荐标准对于低聚糖产品的检测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为主,而示差折光法的检测限较高,对于高含量的低聚糖产品尚可检出,但对于添加量较小而干扰成分较多的食品往往力所不及;同时,示差检测法对环境温度,流动相组成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所以对实验过程要求较高,实验过程中必须控温,流动相不能走梯度等。因此,食品中的功能性低聚糖检测目前以灵敏度更高的离子色谱法为主,该方法利用混合物内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有不同的分配系数,造成各组分谱带移动速度的差别,可得到各组分分离的色谱图来分析混合物中各组分离子的仪器,是液相色谱的新分支。主要优点是测定快速、灵敏、选择性好,并且同时可测定多组分。实验常采用METROSEP CARB 阴离子交换分离柱和脉冲安培检测器,对淋洗分离条件进行优化。优化柱温、淋洗液NaOH溶液浓度,淋洗液流速,分析时间等。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快速有效等优点,为食品中低聚糖的质量检测提供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3 结语

目前,有关功能性低聚糖的食品标准还相对较少,但功能性低聚糖的独特功效日益为人们所知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低聚糖的研究不仅局限于双歧杆菌的功能,在降血脂、降胆固醇、抗癌、抗病毒等方面也有广泛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低聚糖制备的功能性食品。随着功能性食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加,食品中功能性低聚糖的相关标准将更加完善,能更好地促进功能性低聚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闯,王俊玲,周诗珈.功能性低聚糖的制备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5,(20).

[2]刘花兰,姜竹茂,刘云国,刘晓,陈耀,张颂.功能性低聚糖的制备、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5,(12).

[3]王鑫,朱婧,刘静,肖林,孙忠伟,陈小刚,李东.低聚木糖润肠通便及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5,(14).

[4]陈惠娜,王蜀金,郭春华,彭忠利,柏雪,张正帆.功能性寡糖在仔猪中的作用机制及在仔猪饲养中的应用效果[J].饲料研究,2015,(05).

[5]冯翊阳.低聚糖在养殖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2014,(21).

[6]丁长河,马康,张洪宾,周迎春.国内几种主要功能性低聚糖生产分析[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11).

作者简介:刘春娟,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加工技术。

猜你喜欢

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关于食品中氟烯草酸的检测方法的研究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有关物质对氯苯乙酰胺检测方法的建立
EVA的阻燃研究进展
粉状速凝剂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