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下的鲶鱼效应与图书管理
2018-10-17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 焦作 454000)
一、大数据背景下的我国图书馆现状
(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研究表明,2010-2014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和从业人数均有稳步提升。公共图书馆数量由2010年的2884个增至2014年的3117个,共计增加233个。其次,有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分析得出,2010-2013年从业人员都在不断增长,直至2014年人数出现小幅下降外(如下图1所示)。再次,根据统计数据,2014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共计79092万册,相比2010年增加17366万册,增长28个百分点。通过这些数据我们看出,无论是图书馆数量、图书管理人员还是图书馆珍藏书量都在这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均有大幅提升。这是人们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下追求自身素质修养和知识的需求的必然结果。当代人们再已无法简单满足于图书馆检索、查阅功能,图书馆的信息化已势不可挡。移动终端通过的检索历史、浏览历史、观看的图片、视频等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可以更快捷、精确找到个人所需信息。我国正在经历管理信息化的过渡期。
我国图书馆事业起步较晚。2011年1月,我国文化部和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国家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其中正式要求:到2011年底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做到免费开放对于提高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修养、保障人民基本权利都无疑有着重大意义。同时,图书馆的管理信息化管理出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尤其是对图书馆管理人员有了更科学、权威的要求。
图1 2010-2014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机构数和从业人数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目前我图书馆事业面临的问题
1.图书馆员进入职业疲倦期
图书馆长期被奉称为是“收容所”、“疗养院”。图书馆内缺少竞争,部分馆员单纯认为自己所做的劳动是初级的、周而复始,难以实现自身价值,因此安于现状。传统的图书馆中内部结构相对比较稳定。时间一久馆员们相互熟悉,彼此之间相互依赖,对于工作便会产生惰性,渐渐地工作完成效率大打折扣。另外,馆内的新进员工大多是由领导人个人意愿决定的。领导者碍于人情世故、面子等社交需要而被迫纳入的新员工。这也是因为图书馆人力资源制度不健全,馆内职位聘用缺乏硬性的考评标准。其内部编制、规章制度的统一固定化,工作性质本身缺乏弹性,都会造成管理员自身发挥创造性受限。
其次,职业中论资排辈现象严重。一个人的价值、职位高低往往通过熬年限、拼资历所得。个人所处的职位与个人实力不成正比时间时,便会严重挫伤在职馆员的服务积极性。一个岗位如果不是靠实力说话就如同虚设。没有良好的馆内氛围,会造成骨干人才流失,剩下的一批在其位不谋其职的员工,整体人员的服务质量也就大大下滑所以,我国图书馆目前以前开始进入职业疲惫期,非常不利于图书馆发展,更加有损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图书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中,图书馆员帮助阅读者提供一定的知识咨询、书籍查阅、简单数据咨询服务。这些服务大体上都是依赖于现有数据库数据的基础之上,图书馆管理员更像是一个文献(包括纸质文献、数字文献和网络文献)工作者。而大数据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分析、整合个体数据,最终通过海量信息的综合分析管理,来判断信息发展趋势或者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如引入知识挖掘、引文分析、情报分析、智能辅助、可视化、知识发现等方法,都是通过海量数据综合分析,最终来满足于用户的定制个性化需求服务。换句话说,大数据时代就是靠数据信息说话的时代。而实际上,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图书馆工作范围。其次,图书馆内老员工虽然对图书馆各项业务、规章熟悉,但不得不说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甚至已经不接受或者跟不上信息日新月异的变化速度。除此之外,老员工深知自己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无法与年轻人相比较,为了自身确保地位、不愿将自身经验传授给新员工。新员工进入职业就会显得有些被动。综上所述,图书馆管理人员内部有些青黄不接。
3.我国数据素养人才存在缺口
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正处于转型期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不能单的满足于眼前的成就,要敢于突破,从而加快图书馆向管理信息化转变进程。管理信息化不是用移动终端代替“馆员”对信息的管理。而是通过大量数据信息技术分析用户的行为、意愿、业务需求和习惯等各个方面。这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图书馆快速掌握到阅读者所需信息和需求,更为实现阅读者个性化服务创造了条件。同时大数据又具有一定的导向指引性作用,可以为政府机构、图书馆情报机构等提供政策制定参考。有助于实现和完成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和创新进程。这对馆员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馆员需具备处理、应对海量数据的能力。这就意味着大数据环境下,馆员正在经历从传统的文献工作者向数据工作者的演变。有学者将这种适应大数据环境而所具备的能力统称为数据素养。目前而言,我国对于这块的人才无论是高校、还是社会上相关专业人才都还存在着的缺口。
二、图书馆引入“鲶鱼效应”管理的必要性
(一)“鲶鱼效应”的含义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他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该渔民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才打开他的鱼槽,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鲶鱼以鱼为主要食物,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种被对手激活的现象在经济学上被称作为“鲶鱼效应”。
(二)图书馆引入“鲶鱼效应”管理的必要性
图书馆事业、甚至很多其他职业都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状态,早早失去了新鲜感,对工作的感情更多是熬年限、等退休的状态。这种状态对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必然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状态。但同时这也是正常、无可无可避免的状态。要想改变馆员职业倦怠感,打破图书馆沉闷的局面,就必须探索寻求有效的管理途径。“鲶鱼效应”便因此应用而生。“鲶鱼效应”原理现在常常被用于经济活动中,逐渐地演变成为一种新的竞争模式。“鲶鱼效应”的实质其实是是:在原有稳定安逸的团队中,外部引入新的“鲶鱼”势力。通过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带动和刺激整个组织的成员,从而重新唤醒组织内部固步自封的“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再次形成健康良好的企业竞争环境。又或,“鲶鱼效应”也可以是引进新的设备管理或者新的管理理念,对现有体制的一种变革。只有体制结构不断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不断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当代发展的潮流。
三、“鲶鱼效应”实施的具体方法
(一)选拔适合岗位的“鲶鱼型”人才,规范图书馆员的人员配置
规范图书馆的上岗就业形式,正确选拔适合岗位的“鲶鱼型”人才。图书管理工作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图书馆中,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是信息与知识的产生、整理与加工等,馆员绝非是简单机械的工作。因此,馆员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或文化底蕴。其次,图书馆的具体工作也是分有层次的,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复杂度也不近相同,选人应避免一概而论。比如,图书馆中信息管理和图书借阅,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服务模式。传统管理模式中认为,高学历就是高能力。当然学历高固然存在一定的就业优势,但我们也要承认个体思维、认识的自身差异,综合考察个人学识、能力与素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才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因为无论是大材小用还是小材大用,都是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会造成人才资源浪费才能有效调动起个人工作的积极性。
“鲶鱼型”人才不仅仅只存在于外部条件中,要善于发现馆内的“鲶鱼”老馆员通常会比较熟悉本馆的业务情况,是工作中的主力军。有眼光的领导者,不能只将目光放在外面,更要善于发现馆内本身存在的“鲶鱼型”人才。敢于突破固有论资排辈模式,择优上岗,发现企业中的“鲶鱼”,给予馆中的“鲶鱼”提高培养发展、晋升的集会。馆员们通过自身实力竞争上岗,这样更有助于建立个人威望与领导力。这样不仅会给新人带来奋斗动力和目标;同时对于图书馆中想插科打诨、熬年限的“沙丁鱼”自身也会增加职业危机感。“沙丁鱼”在不安分的环境中,就会再次被激活。此外,不同的管理者必然会带来不同的管理经验,这无疑也会赋予图书馆一种新的生命。工作中的新鲜感、使命感甚至是适当的压力,都更有助于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
(二)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在职员工的培训与教育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在职员工的培训与教育。这不仅有利于个人职业技能的提升,更加有助于图书馆自身运营与发展。定期对在岗员工集体培训,一方面加强新老馆员的经验交流、思想解惑,同时还可以增强馆内人员的整体凝聚力。另外,培训也可以不拘于简单的培训的形式。来自各地方、各种背景的“鲶鱼”精英、高端社会人才聚集在一起,在轻松的氛围下组织一场头脑风暴。对自身所在岗、所在区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彼此经验畅想交流中,一定会擦出新的火花、思路,对图书馆的发展规划一定也会有新的出路。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为了实现信息最优化。图书馆不断升级设备与更新信息系统服务。当然这对于图书馆的发展一定是有利的。但单方面追求设备、数据信息最优化,是否早已在馆员的职业能力范围之外?尽管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但是对于大数据价值的认识和应用并不可能普及到每一个人。馆员本身因而对数据在科学操作、辩证认识、深度分析能力还需要有所提高,作为大数据环境下以数据为主要对象的图书馆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数据操作、辨识、应用的驾驭能力。馆内领导人选出的“鲶鱼”,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久而久之也会“泯然众人也”。也就是说,个人发展必须跟上或者超前于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社会应向培养专业性“鲶鱼型”人才提供门路
前面我们提到了,要培养具有数据分析能力的人才。但无论是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或者是职业再教育活动等都必须有门路。所以,得到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及高校的认可与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高校,可以组织安排学生开展有关信息素养的讲座、选修课等;或者开展相关专业学科,从理论上先培养信息时代的“鲶鱼”选手,提高大学生的数据信息敏锐度。其次,鼓励社会机构、团体的开办专业数据管理的培训机构。同时我国政府也应加强对这些培训机构的监督,予以规范和引导。馆员或其他社会人员通过学习数据管理知识和技能来提高数据素养水平,加快普及人们对大数据的利用。对大数据时代下,能够辩证、科学、正确的认识和识别数据的价值,进而可以操作、管理、分析和应用数据将成为大数据环境下人们的必备素养之一。当下图书馆更多的是借助计算机、移动终端设备提供服务,这就要求图书管理员要熟练掌握检索、联机检索、建立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并针对移动终端的发展掌握相应的移动平台的开发、运营与维护。信息全球化下,倘若能兼得一门外语习得,这样便可及时获取国外信息平台经验,那必然会锦上添花。
四、结论
引入“鲶鱼效应”也并非改革换面,将所有的“沙丁鱼”都换成“鲶鱼”。“沙丁鱼”也并非没有成为“鲶鱼”的能力。而是应该通过教育、引导或者是“鲶鱼”的带动将“沙丁鱼”中的“鲶鱼”特性激活。大数据给我国图书馆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机遇。利用大数据更加有效对本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效率与准确性,优化我国政府服务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依托“大数据中心”这个载体,我们政府也可以更好的判断外来资源,与国外互通有无、优势互补,致力于达成合作共赢的目标。最后,希望我国大数据产业能够不断完善,加快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进程,也早日将我国变成大数据资源丰富、大数据产业发达的智慧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