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化评价,促进学校教研创新 案例学校: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滨江小学

2018-10-17陈泽荣长沙市岳麓区滨江小学

新校长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研量表学科

文 陈泽荣(长沙市岳麓区滨江小学)

评价是一种主观形态的意识活动,是将对事物所进行的价值判断与人的需要相联系的活动。我们在课堂教学和听课评课中,以评价为导向,引领教师个体与团队的成长。基于互联网技术,利用数据化资源促进教师课堂教学和教研队伍管理水平的提升,已成为当今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开展绿色评价

近几年教研实践中,我们发现评课存在着重听轻评、重诊断少开方、重表述少实践,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数据收集和反馈滞后等问题。鉴于此,我校探索出基于互联网技术评价课堂教学,并对教师教学进行数据化分析的互联评价系统。它将课堂与课外、统一目标与特色目标、共性与个性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

互联评价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和管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发展性教师评价。其中,“互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二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团队之间的联结。互联评价是一种绿色评价,它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注重团队对个体的支持,没有奖惩,跟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工资晋级等脱钩,教师容易接受。

以推动成长的内在规律为依据实施联动评价

互联评价是在交流和实践运用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的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师应用教育信息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这也符合教师成长的内在规律。

(一)创建教师课堂教学资源库,打造信息化高效课堂

我校建设有教学资源库,并在微课和传统录像课的制作中具有优势。老师们的课堂效率意识强,愿意探索信息化给自己课堂带来的变化。该评价着眼于在教师进行正式课堂教学前介入,提供教学资源、指导教学设计,进行多轮实践。课堂教学展示之后再诊断分析,为进行下一周期的课堂教学提供反馈意见,同时检验方案的科学性,形成以学科组教师、教研干事、教导处主管领导为一体的多层合作指导机制。学校将教师教案、课件、课堂录像、评课资料汇总供其他老师观摩,作为评价的系统认知参照。

(二)创建教师课程评价资源库,创新人才培养新方式

借助网络问卷平台,对教师评课进行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管理,能进一步提高评价效率;而对评课流程进行逆向拓展,则有利于促进教研方式的创新和转型。2016年下学期开始,学校先后组织教研干事学习学科课程标准;在评课平台上注册,学会制作问卷;对各教师制定所属学科课堂教学量表进行筛选。学校还聘请校外教研专家进行指导,确定学科最终量表16份,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综合实践等多个学科。截止到2018年3月,共有65位老师上展示课,收到1347次网络评课记录。

◎ 图1 :综合实践活动观察量表手机端截图

以聚焦学校的发展动能为前景实现效能转化

学校的发展依赖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互联评价的目的就是通过课堂评价,为教师教学提供课前建议和课后反馈,增加个人与团队的互动。借助互联网技术整理数据、反馈信息,从而提升效能。

(一)尝试直击现象,追求教研效率最大化

互联评价结合传统评课和网络评课的优点,改善了教师听课不评课、评课反馈不集中的状况,学校在网络平台上生成一份评课量表,教师用手机或电脑都可进入平台进行评课,数据提交后,后台即可自动生成“数据分析”,大大节约了时间。通过后台,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参与评课的教师名单及各项指标,为校内教研活动提供统计数据。评课量表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总体评价四大部分18分项,改变以往课后评课中教师以总体评价为主的粗放式评课形式,每节课生成的“数据分析”中的15个指标对教师课堂的表现以直观的饼状图等形式呈现。系统后台对评课教师的评价数据自动汇总,按要求排序,并可以隐去身份信息,供上课老师解读和反思。经验与数据相结合,对教师的评课更加客观。

(二)坚持问题导向,成就教研思维

主动性网络化评课量表推出两年来,受到了老师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一张评课量表不能体现学科的差异性,评课教师提交量表后呈现的分数科学性不足等。为此,学校面向全校教师开展“滨江小学教师学科课堂教学评价量表”设计活动,以便更好地改进,更好地内化成授课教师的教学执行力。特别是设计的量表一经采用,便以该教师姓名命名,如“滨江小学陈思明科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并给予表彰。通过此项活动激励教师学习课标,反思教学,从评课的角度归纳出学科特点,并细化成评课指标。

(三)营造共赢文化,创新合作分享大舞台

在互联评价推行过程中,学校有意识地营造出符合教师专业成长规律、以人为本的教研氛围。培育民主平等的氛围,名师可以指点新进教师,新进教师也可以评价名师。学校教研部门注重形成问题的诊断机制,在评课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整改问题,从而形成一套机制,把生成的正确方案反馈到教师的下一次教学中去。

评价平台管理员在后台导出各种数据,按要求排序,可以追溯每一位评课者的信息。经过日积月累,形成一个庞大的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库,为教师提供不间断的课堂评价跟踪和反馈,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撑,营造开放的教研文化,在诊断、合作与分享中实现教师个体和教研团队的共赢。

猜你喜欢

教研量表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