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

2018-10-17贺虹苑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8期
关键词: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

贺虹 苑婕

临床中, 高血压患者的表现主要是血压异常升高,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 普遍认为与内分泌遗传、血脂水平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相关[1]。高血压会对患者重要器官(脑、心、肾)结构以及功能等造成损伤, 所以要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为了探讨和分析在高血压患者中替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效果, 此次抽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医治的11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医治的11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以入院顺序分为甲组与乙组, 每组55例。甲组男31例, 女24例;患者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47.11±10.63)岁。乙组男30例, 女25例;年龄22~80岁, 平均年龄(47.16±10.9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在非同日静息状态下测得血压升高>2次, 舒张压>90 mm Hg, 收缩压 >140 mm Hg。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73989, 药品规格:化学药品, 5 mg(以氨氯地平计)],1次/d, 5 mg/次, 早餐前3 min空腹口服, 持续服用2个月。甲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替米沙坦治疗, 替米沙坦片(商品名:邦坦, 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0715, 药品规格:化学药品, 40 mg), 40 mg/次, 1次/d,口服, 持续服用2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平均动脉压及不良反应(头痛、眩晕、关节痛、下肢水肿)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后, 甲组舒张压(81.22±4.25)mm Hg低于乙组的(90.14±4.82)mm Hg,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294, P<0.05);甲组收缩压(130.22±4.72)mm Hg低于乙组的(139.11±5.32)mm Hg,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70,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 治疗后, 两组心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7, P>0.05);甲组平均动脉压(92.11±5.03)mm Hg低于乙组的(103.25±9.44)mm Hg,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24, 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3, 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s, mm Hg)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s, mm Hg)

注:与乙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舒张压 收缩压甲组 55 81.22±4.25a 130.22±4.72a乙组 55 90.14±4.82 139.11±5.32 t 10.294 9.270 P<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s)

注:与乙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心率(次/min) 平均动脉压(mm Hg)甲组 55 71.25±7.72 92.11±5.03a乙组 55 71.68±8.01 103.25±9.44 t 0.287 7.724 P>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临床中, 高血压是动脉血压异常升高, 属于各类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和病因, 对重要器官功能产生影响, 最终致使器官功能衰竭[2]。治疗目标是尽可能减少心血管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 减轻靶器官损伤程度和心脑血管系统危险性[3]。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血管平滑肌直接产生作用, 可有效使血管阻力下降, 而且对心脏没有反射性兴奋,以及也不会激活交感神经, 所以通常把苯磺酸氨氯地平当做联合用药中的基础性药物[4]。而替米沙坦属于具有选择性、特异性的一种口服起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能够有效对血管紧张素Ⅱ同血管紧张素AT1受体结合进行阻断。该药物的半衰期长, 患者每天口服1次就能平稳有效降低机体的血压水平, 还可降低醛固酮水平, 不会抑制机体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对离子通道也不存在阻隔作用[5-9]。所以, 替米沙坦使用时不会提高缓激肽介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为了探讨和分析在高血压患者中替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 此次抽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医治的11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发现治疗后, 甲组舒张压(81.22±4.25)mm Hg低于乙组的(90.14±4.82)mm Hg,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294, P<0.05);甲组收缩压(130.22±4.72)mm Hg低于乙组的(139.11±5.32)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70, P<0.05);两组心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7, P>0.05);甲组平均动脉压(92.11±5.03)mm Hg低于乙组的(103.25±9.44)mm Hg,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24,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373, P>0.05)。

综上所述, 在高血压患者中, 替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可明显改善血压水平、平均动脉压, 对心率产生的影响小,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
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双层片处方工艺研究
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与工艺研究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桃红四物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
苯磺贝他斯汀片中基因毒性杂质苯磺酸乙酯与苯磺酸异丙酯的含量测定
替米沙坦联合降脂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