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丁伟 — 远安食用菌转型升级的践行者
2018-10-17
落星村的稻子已经成熟了,原野上黄澄澄的一幅丰收景象。稻田中间散落着一片整齐划一大棚,这是年轻人丁伟的香菇种植基地。
落星村是湖北省宜昌市远安河口乡一个行政村,田野上的丰收的景象让丁伟心生欣喜。2015年,年轻人丁伟怀着“强烈的农村情结”找到这里,流转了近百亩土地带领当地菇农种香菇,成为一名“新农人”。
放弃所学专业,投身农业种植香菇
丁伟,1983年出生于湖北钟祥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005毕业于位于湖北西南山区恩施的湖北民族学院,志在跳出农门的他,机缘巧合在点军桥边遇上了人生的伯乐宜昌市科力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汪盛明,他被科力生的创业精神和科技改变农业的创业理念所折服。他没有太多的犹豫,放弃了珠三角的财务工作,加入了科力生。
这一年,他刚22岁。他做了办公室文员、采购、销售、财务,也见证了科力生的发展,历练了自己。2007年,科力生公司开始筹建远安科力生菌业有限公司,丁伟被委以重任,心怀农业的他投身于食用菌行业,从此与远安结缘,与食用菌结下不解之缘。他不怕吃苦,不怕孤独,在一片荒地上开辟了科力生菌业现代化的菌种生产厂房,他也很快从基建办主任做到财务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
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的又一位人生导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省政府津贴的食用菌专家徐年声,徐也是远安科力生菌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徐总不仅是我的长辈,是我们行业的标杆,更是我的老师和引路人。没有他就没有我的食用菌情节。”丁伟说。财务出身的他硬是放下自己的专业,努力和徐总学技术,学经验,学习老专家对食用菌如痴如醉的科研态度。这一学,便是10年。“我们有徐总这样一位专家,有技术团队,有优质的菌种资源,但是对食用菌种植技术的推广力度还不够”。丁伟说,十八大以后一系列利好政策在农村实施,特别是受精准扶贫的触动,2014年底他毅然决定进行香菇种植技术的推广,“我们是想踏踏实实为农村做点事,把我们的种植技术更广泛地推广开来,把销路打出去,提高香菇附加值,提高菇农收益,我们没想从菇农身上赚钱。”
创立香菇品牌,跑遍产区选定品种
经考察,他看中了落星村。“这块地地势较高,种不成水稻,村民种苞谷没什么效益。”落星村书记闫晓琳说,80多亩的土地相当于鸡肋,荒了可惜,辛苦种一季又没什么收益,乐于把土地流转给丁伟种香菇。
事实上,落星村之前也有村民零星发展香菇的,但并未形成产业。闫晓琳分析,因为香菇市场波动大,价格忽高忽低,而村民的种植技术不到家,产量没保证,种出来的香菇品相也不好,结果都亏了,种植逐渐萎缩,“他们也希望有大户过来,也学点技术,跟着后面发展。”
为长远发展,丁伟又拉来几位朋友合伙,“我们有徐总当顾问,核心团队里有技术员,有二十多年的经验,还有一个韩国人负责销售,都是行业的佼佼者,都很优秀,我也很幸运能和他们一起创业。”提起团队,丁伟洋溢着自豪。丁伟所说的韩国人其实是中国籍,不过他的父母都是韩国籍,“香菇内销只有4块钱一斤,但外销韩国20多块钱每斤,出口这条路,我们一定要突破,越走越宽。”丁伟自信满满。
农产品的品牌十分重要,“河仙菇”是丁伟灵机一动想到的,对于这个创意丁伟很得意,“我们主要产品是鲜香菇,产地又在河口乡,叫河仙菇是不是很贴切?好记,也利于传播,寓意很好。”
丁伟把笔者带进大棚内,里面湿润而清凉,一袋袋菌棒整整齐齐,喷淋系统24小时不间断。之前,村民搭建的大棚矮小,“这个虽然建设成本高些,但是可以降低温度,有利于菌棒的生长。越夏是香菇种植很重要的环节。改进大棚是我们提档升级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决定进入香菇种植产业之前,丁伟跑遍了河南、四川、浙江、福建、河北等香菇产地,对比气候、资源等条件,利用菌种公司的技术优势,他们选育了一种适合河口小气候的低温菌种。“菌种去年12月份就植进去了。”丁伟说,香菇生长期长,一年收获不了一季,每年十一月到第二年的四月份都有收获,“一长出来就能采摘了。”丁伟说,他的基地现在有40多万袋,年产鲜菇60万斤左右。种植的都是科力生选育的新品种,一半以上都是k03,比传统品种135产量更高,品质更好。“我们的模式都是脱袋模式,用水都是无任何污染的地下水,确保每一朵香菇绿色,无污染。”
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增收发展产业
从进入科力生菌业公司算起,丁伟在这个行业打拼已经11年,年事不高,但却积累一长串的身份名片。除远安科力生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远安河仙菇菇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职位外,同时还任湖北省食用菌协会理事,宜昌市食用菌协会副会长。之前,他还参加了由徐年声教授主持的多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研究,并获得省、市、县三级科技进步奖。2016年,获远安县“农村经济十大明星”称号,现为远安县政协委员。
“我不能忘了进入这个行业的初心。”这些身份也给了丁伟巨大的社会责任,他把包括落星村在内的附近3个村39个贫困户吸纳到自己的公司基地,在政府的扶持下,给每户建了一个大棚,集中制袋,免费提供技术,统一销售,通过托管分红,务工,土地流转等方式,这39个贫困户已经全部通过脱贫验收了。
由于全国种植面积的扩大,这几年香菇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作为远安的农业主导产业的香菇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否则不仅卖不出去,价格也低。作为“新农人”,他觉得自己引领行业的转型升级责无旁贷。“下一步,我要带动周边农户集中到我的基地来,集中制袋,集中技术指导,集中销售。带领大家一起提高收入,真正的做到产业提档升级,振兴乡村。”“一说到香菇好多人就联想到了种香菇,其实,种香菇只是整个香菇产业链的其中一环而已,除了种香菇,还有很多事情可做,香菇产业可以做成很长的产业链。”丁伟之前在宜昌参加职业农民大赛时,他给自己项目命名为“三产融合新型食用菌产业园建设项目”。“说通俗点,必须将食用菌种植,食用菌采摘体验,食用菌加工、销售结合起来,”丁伟说,这样做其实是提升了香菇的附加值。在他的规划里,这里将被打造成一个有着典型文创特色的食用菌产业园。“我们不能只做种香菇卖鲜菇那点事。”丁伟说,这里紧邻着武陵峡景区,过去我们把这些旅游资源都忽视了,现在应该要转型成结合自然农业、生态保护和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带动菇农增收,实现乡村振兴,为发展食用菌产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