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高考复习策略

2018-10-16王小春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考复习教学效果高中物理

王小春

【摘 要】本文根据新课标和考试大纲对高中物理的要求,论述高考复习策略,深入研究高考物理命题方向,了解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完善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夯实学生的物理基础,巩固知识、查缺补漏,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拓展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提高高中物理高考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 高考复习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7B-0158-02

高中物理新课标明确指出,物理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新课标下的高考物理命题素材更大,题目类型更加灵活,对学生的综合物理能力要求更高。传统的习题复习已经无法很好地适应新高考要求。在以往的高考物理复习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根据考点归纳知识,针对历年高考试题进行习题讲解,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导致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复习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高中物理教师应该紧紧围绕高中物理新课标的要求,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基础,注重学生物理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物理模型,重视物理实验复习,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解题技巧,不断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完善知识结构,明确备考重点

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点、插图、习题甚至阅读材料都可能成为高考命题来源,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在认真研读新课标、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结合高中物理教材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完善物理知识结构,使学生掌握各个物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知识图表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如力学知识网络如下(如表 1)。

同时,在高考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复习备考的重点,避免复习过程中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胡乱复习。要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重点强化学生的知识薄弱环节,让学生知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组织学生仔细研读考试大纲,明确高考的考查范围,关注近几年《考试大纲》中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的变化。如圆周运动和平衡、平抛运动问题,以及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万有引力定律等都是高考重点。力与运动的关系是贯穿高中物理的主线,力学分值增加,并且出现不与电磁结合的简单的能量、功能关系。追本溯源,这些都需要学生回到课本,抓住重点进行复习。

二、重视概念复习,夯实学生基础

高考物理命题变化不定,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正确的物理思维,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有很多学生在面对前面高考题目时,总感觉题目很灵活,难度很大。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基础不扎实,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基础概念、基本原理,无法准确区分和灵活运用这些概念、原理。而这一系列的概念和原理恰恰是物理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高中物理高考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概念复习,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概念。例如,高考命题中有很多考查物理概念的题目,如 2016 年高考物理北京卷第 23 题,就可以利用类比法,将重力势能与电势能进行类比,从而找到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类比法,帮助学生完善物理知识网络,促进学生的思维迁移,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机械波的干涉”“衍射”放在一起类比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将“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实物的波粒二象性”放在一起类比;将“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电势能”“分子勢能”放在一起类比;将“氢原子模型”与“太阳系的结构”进行类比。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此外,阅读教材也是复习物理概念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教材仔细再阅读一遍,这对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大有帮助。每读一次教材,学生都会发现自己理解不到位的地方,从而进行针对性复习。

三、学习物理模型,培养建模思维

所谓物理模型,是指为了便于探究物理规律,研究物理问题而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构建理想化的物理形象。物理模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在高中物理高考复习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建模的本质,学会运用物理模型解决物理问题。例如,匀速圆周运动这个模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比较紧密,在高中物理高考复习的习题中也常常会出现,是高中物理中的基本模型之一,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模型之一。在教学匀速圆周运动物理模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以下几个步骤开展模型构建:①分析题设,确定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②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位置、运动轨道半径;③进行受力分析;④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及正交分解的方式计算出向心力;⑤利用向心力公式求解。再结合实际问题,如汽车转弯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匀速圆周运动模型,帮助学生掌握模型的内涵和用法。总之,在复习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引导学生多学习常用的模型,这对于我们分析复杂的物理题目大有帮助。

四、重视实验复习,提升实验能力

高中物理课本中包含了大量的物理实验,近年的高考物理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多。相对于理论性的物理知识,物理实验步骤、实验方法、使用仪器方法等,对学生而言难度更大。因此,在高考物理复习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地开展实验复习,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物理实验知识,熟悉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例如,刻度尺、游标卡尺、打点计时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等。为了确保复习效果,教师还应该给学生创造动手实验的机会,以加深学生的记忆。此外,在实验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以此锻炼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满足高考物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

五、传授解题技巧,培养抢分意识

高考毕竟是考试,能否拿到高分很重要。在有限的考试时间里,要想拿到高分,除了基础扎实,思维敏捷之外,还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具备一定的“抢分”意识。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一些实用的解题技巧,如,“不空单选,可空多选;两尺读数,分限电路;计算看类,公式写上;牛三矢方,莫忘单位”。具体来说就是,单项选择题一定要选,不能空着;多项选择题,只选对一个也能得分;一定要掌握螺旋测微器及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懂得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和限流电路,以及电路的设计方法;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类型,能写上对应的物理公式也可得分;有些题目用了转换对象的方法求力,因此需要加上如“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等,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要记得写上单位。只要能做到这些,就能少丢很多没必要丢掉的分。

在高中物理高考复习中,教师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让学生明确高考命题趋势和考查重点;采取合理的复习策略,保证复习内容覆盖教材内容和高考大纲要求;切实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夯实学生的基础;引导学生学习常见的物理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维,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注重物理实验复习,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教师要传授学生一些必要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抢分”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为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正纲.高中物理高考复习策略[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1(3)

[2]李 辉.高三物理备考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4)

[3]潘 东.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总复习[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4]赵一镁.物理[4]模型教学在高三物理复习中的实践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4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高考复习教学效果高中物理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高中物理实验
高考复习英语作文讲评策略和模式
2017高三地理复习策略之我见
突破区域地理软肋,提升高考复习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