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P公共性及其经济法的思考

2018-10-16史丁元

法制与社会 2018年26期
关键词:经济法公共服务

摘 要 PPP模式指的是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通过合作来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具有突出的公共性。基于此,本文阐述了PPP公共性及相关的法律原则,同时,提出了PPP公共性与政府的职责关系,并以特许经营为例,分析了典型PPP经济法的相关内容,进而更好的研究PPP公共性与经济法理论。通过论述以上内容,来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PPP公共性 经济法 公共服务

作者简介:史丁元,铁岭市委党校。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9.157

PPP公共性既是制度的目标和理论内在统一,也是决定其遵守公平、公正原则的依据。因此,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在公私合作的过程中,承担起保障与监管的职能,而经济法、公共性是PPP融入整体经济法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理解经营许制度的特殊性及许可经营的性质,来推动PPP研究发展进步。

一、PPP的制度目标、理论基础与公共性

PPP的目标,主要在于满足居民需求。因此,公共物品理论的基础是支撑制度建设,该理论作为科学理论的重点,来为经济法提供分析框架。这样不仅可以解释PPP 制度的必要性,同时还能够揭示PPP的公共性,使其具有公共性和必要性。在探讨PPP公共性的时候,需要认识到必要性,由于其和政府的职能具有密不可分的情境,一般来说,现代化的政府职能主要包括宏观调控、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其中这两项职能所关注的是调控规则和市场规则,而调节经济法能够实现公共服务。PPP制度的执行,既与政府存在联系,也与公民存在一定的关系。制度执行过程中,政府的功能,主要在于为居民提供服务。而公民则可在政府所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对相应物品进行使用。这类与政府的职能具有对应的关系,一方面,宏观调控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公共物品;另一方面,在多元治理与和谐共赢的背景下,政府管理职能却只能通过政府单方面履行,并配合必要的市场途径,这两种职能都可以归为准公共物品。

依据上述内容,能够得出PPP是为公共服务准公共物品提供制度支撑,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效果下,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来实现目标的共赢。这一制度设计具有公共性,可以研究PPP涉及的公共物品出发,来进一步发展公共物品理论。以《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年)》为例,在《纲要》中,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国家鼓励“公私合作”的正确用意。这份纲要主要明确了几种合作方式,包括:

首先,纲要决定,应使国家的公立機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相互合作。确保我国的公立机构,能够对医疗卫生行业做出一定的贡献。医疗卫生行业的成本,主要集中在仪器购买方面。如缺乏购买资金,医院将难以运行。对此,公立机构可考虑就上述问题,与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协商。由前者为后者提供资源,使两者实现资源共享。最终达到使两大机构能够共同发展,共同提升的目的。除此之外,纲要同样指出,我国部分集团,具备较为先进且丰富的管理经验。该部分集团,如能够参与到机构的管理过程中。将能够为机构的发展出谋划策,提高新型机构的成长速度以及竞争实力。上述两大建议的提出,体现了我国对PPP公共性问题的重视。同时也表明,PPP公共性的体现,将能够使参与者,达到双赢乃至多赢的目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将能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公众对于物品的需求,使得PPP公共性具有必要性,此外,PPP也需要通过社会资本,为公众提供服务。但这仅仅是一种手段,PPP的主要功能也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因此,将公共物品作为PPP的理论基础,能够更好的理解公共性,来满足公共利益需求。

二、基于公共性形成的法律原则

PPP公共性形成的原则,主要在于通过环境保护、医疗、文化等内容,为社会的各领域,提供一定的服务。基于这种公共性,PPP制度也就需要有公共性和公平性,可以从中提炼出精准的法律原则,以《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进行说明。

(一)公开性

公开性为PPP的主要法律原则之一。所谓公开,既面向大众、面向所有参与者的公开。上述法律原则的实施,将能够使参与者,更加积极的参与到PPP项目之中。确保PPP项目的优势,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此,需要根据透明原则,来确保公共权利,形成有效的监督。

(二)公平性

除公平性外,公开性同样为PPP的主要法律原则。PPP制度制定过程中,政府的参与较为广泛。可以认为,整个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政府均占据着主要地位。这里的公平性具有直接关系,才能够开展公平竞争,合作的主体才能够确保公平。因此,根据《指导意见》,双方需要根据原有的订立合同,明确权责关系。然后,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确保资本获得合理的收益。根据这一规定,既能够控制社会资本的准入控制,又能够优化社会资本的收益,获取公平。

此外,公平性还需要体现出在多个方面:比如在PPP项目实施的时候,服务定价需要具有高低性,来体现出公平的精神;同时,PPP一般都会具有大量的政府采购问题,因此,需要确保政府财政公平性。按照《意见》的思想强调,公共服务的价格需要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等原则,如果相关政府可以确保采购过程的公平与公正,并对公共服务的对价支付进行分摊资金投入,能够突出公平原则。

(三)公益性

只有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就需要将社会公益作为PPP法律的应用之义,对于社会公众来说,服务性具有公益性,在确保公益性的时候,需要适度开展收益性,但还是需要特别强调。

三、PPP经济法分析——以特许经营为例

PPP制度的执行,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作为支撑。就公共性方面分析,PPP制度执行的前提,在于确保制度中政府所提供的物品与服务,均能够被公共使用。此时,特许经营等典型问题,既会随之产生。

(一)特许经营的典型性及特殊性

在PPP系统提供公共服务的时候,主要涉及到社会能源、水利、环保等基建工作和公用事业领域的特许经营活动,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按照《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来执行。另外,制度执行过程中,经营人员仍需要注意PPP的公共性,尤其是项目的公益性相关内容。

特许经营的问题,不仅涉及到有关管理方面的法律。同时也会涉及到《行政法》以及《民商法》等法律。因此,特许经营过程中,经营人员必须从上述法律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当前自身所参与的经营模式的特殊性。从而积极纠正自身的行为,确保PPP制度,能够被有效的执行。特许经营问题,与民生法同样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经营过程中,对上述法律加以重视,同样较为必要。

(二)特许经营特殊性需要通过行政法学和国际法进行分析

如:根据《经济法》的要求,参与特许经营的主体,必须具备二层结构。所谓二层结构,既政府与市场两大结构。就政府角度而言,特许经营者,必须为政府负责。在此基础上,根据政府的要求,为消费者负责。就市场问题而言,特性经营者,必须充分关注其所经营的服务与物品的公共性质。应视市场的变化方向,对经营方案进行调整。从而避免经营失败,使PPP制度的优势,能够得到发挥。

(三)PPP模式的实践过程,也可通过经济分析法探究其价值

企业实行相应经营策略分析、经营条件探索过程中,可通过行政合同的合法性,来解析其存在的价值。但由于国内关于PPP公共性模式分析的理念上,还存在着些许差异,我们对其经济法应用定位时,需考虑到企业经营管理,与企业特许经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完全否定行政合同的概念定位分析。根据这两种观点,从特许与经营的某一种角度开展论证:由于特许经营协议比较复杂,将其设定为混合契约,使用分段定性,从某一个角度或者一个侧面来认识到复杂的特许经营协议。如果从更广协议角度出发,将整合特许与经营两个方面,从而获得更加高层次的公私合作。

此外,基于PPP公共性分析研究过程,应从企业特许经营协议实践的视角出发,分析企业PPP公共性,在企业经营期间获得政府补贴、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产业扶植开发等方面的运用与调节情况,对企业启动PPP项目后,具体实践情况的探索要点进行探究。这种以企业发展体系为核心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探究过程,不仅确保了对企业项目实施具体情况,与企业发展需求之间相互承接,建立良性循环的PPP公共性解读过程,也将为政府加强与社会企业合作,引导现代企业经济收益增加、社会效益优化提供了指导保障。当社会中PPP项目实施时,双方均可通过法律分析渠道,实现个人经济利益上的调制,而不是仅仅通过行政管理权,维护企业PPP的公共性。

通過分析特许经营协议形式,考量协议目的,并根据分析要素,PPP公共性设定,为企业在特许经营权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公共服务提供了引导,也为解决市场与政府之间,合作项目失灵问题的突破提供了窗口。由此,PPP公共性的把握,应注重企业社会资产、企业经营行业的差异,同时也要结合,合作政府服务项目实践上的差异,才能够避免PPP公共性探索领域,与社会发展相互承接。例如:政府辅助企业启动PPP项目时,应结合企业现有资本,通过双方资金调节,建立双向互动模式的方法,缓解企业加入PPP项目后,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制约条件,以企业近年来经营许可社会评价情况,以及政府未来阶段想要发展的主要趋向,来定位PPP公共性以及经济法层面考虑的要点,进而也就达到了全面引导企业长效发展,并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趋向。

综上所述, 基于PPP公共性从经济法维度对经营协议进行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特许经营协议形式,考量协议目的,并根据分析要素,PPP公共性能够设定特许经营协议目的,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同时,上述的政府需要确保采购过程的公平与公正,并对公共服务的对价支付能够分摊资金投入,来符合公平原则。因此,对于分析特许经营协议典型PPP形式,尤其是突出传统法学的认识,来推进经济法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廉跃、郑红彦.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法律保障研究——解读PPP的公共性及其经济法.纳税.2018(1).

[2]吴东.PPP的公共性及其经济法解析.法制博览.2017(15).

[3]张守文.PPP的公共性及其经济法解析.法学.2015(11).

[4]周芬. PPP公共采购法律规制的理论与政策.中央财经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经济法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我国对外贸易中国际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