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的主题阐释
2018-10-16方爱玲
方爱玲
摘 要:《背影》主题历来被阐释为“父子情深”。但当我们仔细研读文本,并反复咀嚼《背影》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情感隔阂之后,或许就会有一番更深入的理解了。这篇散文其实是作者透过父亲的背影,深刻记录并剖析了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而且,读者从父子二人身上还能找到自己成长的印记,从而引起共鸣,反观自省,净化心灵。这应是本文超越“父子情深”主题的更大魅力与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朱自清;背影;剖析;心路历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0-019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0.119
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邓彤建议教师在解读回忆性散文时,要关注两个我,即“昔我”和“今我”,并研究昔我所遭遇的往事,对“今我”所产生的影响。由此我再次进行文本细读,并详细了解《背影》的创作背景,就有了一些更深层的感受。
《背影》的主题常常被解读为“父子情深”,尤其是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但当我们在文本中寻找到两个“我”——昔我和今我,进行文本细读并反复咀嚼《背影》创作的时代背景、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情感隔阂之后,或许就会有一番更深入的理解了。在笔者看来,这篇散文其实是作者透过父亲的背影,深刻记录并剖析了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深刻剖析了自己曾经的无知、曾经的冷漠、曾经的抗拒,从而更加凸显出自己的懊悔与醒悟。
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大半生生活在清代,受封建家长制思想影响。他认为父亲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儿子必须言听计从。因此对朱自清的管束非常严苛,朱自清的婚姻就是父母包办的结果。
据关坤英《朱自清评传》里面的记载,朱自清从大学毕业后的1920年,一直到写作《背影》时的1925年,他和父亲之间有过一道很深的情感隔阂。正如文中所写,在朱自清上北大的第二年,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从此生计日艰,后来甚至债台高筑。1920年朱自清从北大毕业,1921年回到揚州八中任教务主任,按常理,家人处境应该稍有改观,但是,朱自清父亲凭借与校长的私交,将儿子的每月薪金直接支走,朱自清本人无权支领。这种专制式的家长作风激怒了朱自清,一个月后他愤然离去,父子从此失和。这年冬天,朱自清干脆接出妻儿,在杭州组织了小家庭。1922年暑假,他想主动缓解和与父亲的矛盾,带着妻儿回扬州,但父亲不准他进家门,后来在家人劝说下终于让步了,但却对儿子不理不睬,朱自清再次悻悻离去,父子间的裂痕越来越深。1923年暑假又回家一次,但父子依然处于“冷战”状态。
这种僵局对于孝顺的朱自清实在是一种折磨。后来,父亲开始以惦记孙子的名义和朱自清书信往来。1925年10月的一天,朱自清接到父亲从扬州寄来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本就2年多不相见了,加之信中的内容,使得作为儿子的朱自清难以释怀,于是满含热泪地写出了经典散文《背影》,来记录和剖析自己的内心。
文中所写的“望父买橘”的背影是1917年,朱自清20岁,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写《背影》那是1925年,朱自清28岁,是清华大学讲师。如果说,当年父亲的背影令人感动,应该不会时隔8年之久才动笔,这其实是因为心智的成熟程度不同,所以对父爱的感受也迥然不同。20岁的年龄,正是自立自强意识非常强烈的阶段,而父亲还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替自己包办一切。从对茶房的叮嘱,到自己终于不放心亲自去送,再到给我拣座位,甚至亲自爬月台买橘子,一系列的行为并没有打动“我”,反而让“我”感到了父亲的迂腐,父亲的陈旧。而到了自己28岁的时候,一方面心智逐渐成熟了,另一方面又经历了父子之间长时间的情感隔膜带来的折磨,加之老境颓唐的父亲主动写来的家书,作者反观当年的自己,回味当年的情景,不禁五味杂陈。所以,作者一再自责“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作者透过背影来记录自己、剖析自己。自作聪明也罢,自以为是也罢,那是曾经的自己,也是真实的自己。作者就是要不加任何掩饰的展露当年作为儿子的自己半生不熟的心智。现如今,作者终于顿悟:父亲的爱,自始至终,从不曾离开过,更不曾改变过。而自己却用无知、冷漠、抗拒伤害着父亲,8年前是如此,8年来更是如此。好在作者终于成熟了,终于醒悟了。
1928年,朱自清第一部文集出版,他以《背影》为书名,这应该可以算作是朱自清对父亲的深深歉意和对自己的深刻反思。据朱自清的三弟朱国华回忆说:1928年,当我手捧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的卧室,他老人家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睛,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相隔8年,儿子朱自清泪眼婆娑写下《背影》。相隔11年,父亲朱鸿钧老泪纵横捧读《背影》。两个人,两个时空,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两颗心终于又交织在了一起。这是一次深入心灵的对话交流,怎能不让父亲的手指颤抖?这是一次期盼太久的冰释前嫌,怎能不让父亲两眼放射出光彩?
因此,笔者认为:《背影》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儿子的心路历程,有着比“父子情深”更耐人寻味的东西。它真实记录了作者——当年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同时也引起了广大读者强烈的共鸣,即由此想到了自己伟大的父亲,想到了像当年的朱自清一样的自己,良心激活了,感情震撼了,心灵净化了,这应是本文超越“父子情深”主题的更大魅力与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关坤英.朱自清评传[J].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2] 夏莹.近二十年《背影》主题解读述评[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25).
[3] 王荪,张晓云.重新探析《背影》的文化意蕴及艺术魅力[J].教学与管理,1997(2).
[4] 王彪.一曲父子情深的咏叹调——朱自清的《背影》赏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10).
[5] 傅书华.永远的《背影》[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01(17).
[责任编辑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