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师困境及发展路径
2018-10-16吕庆华
吕庆华
摘 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面临着理论教学、主体性失落和教学改革等困境,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从教师学习、教学研究和把控学生等方面寻求发展路径,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师的教育实践本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困境;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0-00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0.006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师困境
其一,理论教学,大班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低效。虽然国家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从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到教学质量年的摸底普查,到教学名师的打造,到教师全体轮训、教学培训、教材培训等轮番开展,全国上下都知道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都关注这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振兴,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命脉的教育事业。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的常规班级依然是大班教学。大班教学,教师虽然拥有了一统讲台的主体位置,但是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其主体作用是虚假的。
其二,工艺粗糙,包装不时尚,教师主体性失落。社会即将进入5G时代,万物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微处理,可是教育却没有什么影响,教室依然是一张高高在上的讲台和一排排层层排列的座位,一张黑板一块PPT的投影幕。教具陈旧,教法落后,使得思想政治理论的课堂缺乏时代的鲜活魅力。
其三,教学改革的热情不能够被点燃。在传统的大班课堂,落后的设备,其教育方式势必是教师的一言堂,或少数人的游戏,必然是教师的强势灌输,其结果就是强权模式下的简单粗暴,大部分学生主体性需求的落空。“在主体—客体对象性关系的认识论模式下,以知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以规训式教育作为保证教育实施的手段,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中人的失落、生命的遮蔽和生活的疏离。”[1]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师发展路径
首先,高校教师要学习理论,掌握彻底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者看家本领就是掌握先进理论,将先进的理论装进头脑,装进内心,随用随取,钻研探索,丰富和发展理论的内涵。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2]“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3]用先进理论思想掌握群众,用先进思想武装群众,改造群众,改造世界和人自身。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准备把握学科的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德育教育、思想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也有区别,思想政治教育关键词是思想、政治、教育,三个互为约束,互为补充。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研究学校领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涉及该学科的理论依据、功能地位、目的任务、内容构成、过程规律、方法原则、载体环境、决策管理等的基本理论。只有专业性的学习,让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学科的科学性认识理解更加透彻明白。
其次,研究教学基本理论。在未来,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混合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学习者视角的理论。混合学习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教育学的人本主义理论,是建构主义理论、社会交往理论、边境效应理论等在教育中的验证。混合学习利用各种资源提升学习结果。混合学习以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精准分析为辅助条件,可以为个性化学生设计方案,能够激励学习者,提升学习自我效能感。在简洁的网络学习平台上,在同伴互助,教师期待的环境中,学习者能够感受到自我的成长,看到自己的学习历程,产生实实在在的满足感。“要让学生有持续的学习欲望,学习必须产生一种满足感。”[4]混合學习就是这样一种激励性的学习,是未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混合学习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真经”,增强了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研究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研究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观,开放、发展、包容,具有提升教育实效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
再次,把握学生,同频共振。学生变了,主体性意识增强,有明确的选择意识,强烈的参与意识,希望被尊重。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飞速发展,告别了饥饿,解决了贫困,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现在大学生,物质生活比较充裕,是“ONLINE一代”,在物质生活比较充足,可多样有选择性,思想自我意识强,批判质疑精神强,具有万物互联的跨界思维。根据《00后画像报告》问卷调查分析,00后的学生开放,窄,独立,自信,热血,有历史担当。在学习目的上,他们非常务实,学以致用,为找好工作;在思想品质方面,他们担心自己在这个价值多元的社会中思想会跑偏,但实际调研他们对传统美德和主流价值观高度认同;在强国梦想上,是强国一代;喜欢用网络流行语,好玩,有趣,传统语言“老土”;崇拜英雄,狭义助弱,责任感感,很文艺。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主体性,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中,其主体性整体退缩,存在着主客体认识矛盾,主体性不足;隔靴搔痒,配方陈旧;大班教学,工艺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针对这些问题,思想政治教师应加强学习,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本领,加强创新,增强现代化育人本领,并在全面学习实践中,激发思想政治教师的内生动力,增强主体性,从而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邸俊燕.主体性理论下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弊端及哲学分析[J].学术探索,2016(7):31.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7.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5.
[4] (美)M·P·德里斯科尔著.王小明译.学习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82.
[责任编辑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