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主题墙面的创设策略

2018-10-16段好玲

学周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主题幼儿园

段好玲

摘 要:在幼儿园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环境的作用,环境作为教育中的“隐形课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作为环境创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墙面环境对幼儿的发展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积极去应对,采取相应的对策,创设良好的墙面环境。

关键词:幼儿园;墙面创设;主题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0-017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0.109

在成人的眼睛里,幼儿园里总是花花绿绿,色彩缤纷的。不懂幼儿教育的人认为幼儿园就应该那样设计,至于是为什么,却不知所以。幼儿园的环境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墙面上。教育者出于各种教育目的设计的墙面叫做主题墙。主题墙的创设不是随便在墙上画几朵花,贴几幅画,丰富或充斥一下墙面那么简单的事情。它的每一块版面都体现着设计者的思想和心血。在幼儿园工作的实践中,我逐步观察、学习并且积累了一些初步的主题墙创设的经验,略述如下。

一、主题墙饰与教育教学的互动

幼兒生活在这么大的环境中,必然会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产生疑问,这时教我们应从与幼儿的交谈中,及时捕捉儿童的这些疑问,从中提炼课程的主题。刚开学时,我们带领幼儿户外游玩,孩子们感受天气暖和了,风刮在脸上也不痛了……于是我们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结合中班科学教育目标确定了“春天的脚步”的主题,让幼儿与自然的接触中,观察风、雨等自然现象,初步感知到春季的明显特征。让幼儿在亲近周围环境的动植物中,观察发现植物的变化,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变化规律,进而获取了相关经验。如我们在户外游戏时,发现天空飞着好多“白毛毛”,于是我与孩子们在寻找中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孩子们通过观察、我的讲解以及查找资料,了解了有关杨树的特征,知道了“白毛毛”叫杨絮,杨絮里包裹着杨树的种子,春风一吹,杨絮带着“种子”漫天飞舞,寻找着它的“家”。由此生成了主题墙饰画“春天的白毛毛”。在幼儿关心照顾动植物中,孩子们有了很多发现。如小兔子不仅吃胡萝卜、白菜,还吃黄瓜、西红柿土豆等一些蔬菜,但它最爱吃的是“洋白菜”。于是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又产生一个新的主题“我喜爱的小兔子”,而新的主题又创设了新的墙饰。于是我们将这两个主题用墙饰展览出来,使墙饰与教育教学互动起来。由此我们体会到在墙饰与教学的互动中,两者既是互为一体,又是互相促进的。

二、墙面设计要富有童趣,色彩丰富但是搭配要和谐,造型形象生动

幼儿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像成人一样思考问题。他们的思想里所有的物质都像人一样是有生命的,是有喜怒哀乐变化的。所以在设计主题墙的时候,教师要多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创设,因此我们经常看见幼儿园的萝卜白菜是有眼睛鼻子的,苹果梨子是会笑的。因为这样的设计才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主题墙的设计还要讲究色彩的运用,教师要尽力为孩子营造温馨安静或者活泼可爱的环境,所以要多采用胭脂红、金黄等暖色,少用黑色、深蓝等表示压抑的冷色调。还要注意色彩在造型时的巧妙运用。比如冷色和暖色搭配间色可以体现物体的立体感和跳跃变化感等。这就要求设计者不断学习、实践和积累,才能设计出孩子们喜欢的造型。

三、墙面设计要体现情商教育理念,蕴含体智德美的教育因素

墙面设计不能光是死板的知识教育和渗透,还要体现情商的教育。比如在中班的主题墙“滚滚乐”创设时,教师把塑料软管贴上鲜艳的细丝即时贴,这样既能让孩子认识亮丽的色彩,又可以让孩子觉得新鲜好奇,乐于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再把装饰好的软管团成不同的造型固定在墙上,有的地方故意上下不衔接,幼儿在滚珠活动时就要动脑筋去想如何才能顺利让珠子滚出来?如何才能让上面管子的珠子顺利进入下面的管子?他们既要动手又要动脑,活动的过程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滚珠的过程中孩子必须要仔细观察、团结协作,才能达成目标,这又培养了他们合作的意识。滚完珠子,孩子还要把珠子按颜色、大小、形状进行计数分类,这又体现了数学领域的教育。

四、保持墙饰内容的新颖性,适时更新

墙面环境的设计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根据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一张画贴的时间久了,幼儿就不会去关注了,墙面设计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在墙面设计上应避免形式单一和内容陈旧,应多增添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使幼儿了解当代社会,从小受到现代文明的熏陶。

墙面的设计要及时捕捉自然环境与季节的变化。例如,表现季节的变化:春天应该多装点一些迎春花、桃花,以表现万物复苏的景象;夏天就应该用葱绿的叶子来表现枝叶茂盛,用果实代替迎春花、桃花;到了秋天,绿叶就应该换成黄色、棕色的叶子,并表示出叶子飘落的情景,同时增加一些饱满的果实;随着气温的降低,就应取下叶子,贴上飞舞的用白纸制作的或者购置的装饰雪花,画上雪人。

五、师幼互动,不断丰富版面,不同知识点自然衔接

幼儿教师在设计主题墙面之前,应首先在对主题内容和教学目标全面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本班幼儿的现有知识经验及兴趣点,由教师搭建主题墙面的框架,具体内容用幼儿的互动和表现表达进行填充。

例如,在中班主题活动《过冬天》时,教师可以普及关于动物冬眠的知识,可以把相应需要冬眠的动物放上主题墙,贴上一些雪花,让幼儿思考,冬天来了,很冷,这些动物怎么过冬?在教育活动后可以加入延伸,让幼儿进行相关的手工绘画。而后教师可以撤下一些动物冬眠的图片,换上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的图片,自然地引出我们怎么过冬天,怎么保暖的下一个小主题内容。

教师不应一开始就把主题墙面布置得满满的,应根据主题内容设计出问题板块之后合理留出空间,或者搭建大的环境内容框架,激发幼儿填充表达的欲望,让幼儿用手工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跟墙面进行互动,从而使版面不断丰富起来。

总之,主题墙作为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它对幼儿的影响虽然是隐性的,但却是巨大的。教育者要让幼儿成为主题墙的主人,尽力为他们创设富于变化,有利于互动、便于幼儿之间交往、孩子乐于体验的主题墙,让主题墙以它绚丽多彩的光芒照耀着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赵娟.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2] 柯月兰.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29).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主题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爱“上”幼儿园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