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安全演练工作的强化初探

2018-10-16杨煜鑫

学周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安全工作幼儿园

杨煜鑫

摘 要:《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极度有限,基本上没有安全防范意思,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所以,对幼儿来说,安全事故随时可能发生。对此,教师应了解幼儿园发生的安全事故及隐患,解析突发安全事故的原因,同时强化幼儿园安全演练训练。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工作;安全演练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0-01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0.105

安全演练是幼儿园安全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师幼针对突发事故、自然灾害自救逃生的重要技能。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国学校(含幼儿园)共发生火灾3700余起,因自然灾害、意外不可抗拒力量导致的事故共16起,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不计其数。一旦发生事故幼儿园就会占据了舆情热点的重要位置。由于幼儿性质所致,幼儿在园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了给幼儿生命安全提供一个保障,开展有效的安全演练形式极为关键。幼儿园的安全工作繁琐、特殊、任重。全国千人以上园所众多,安全工作可以用严峻来形容。在如此庞大的基数面前,全园性的集体活动是最让人头疼的事。联系到安全工作,大家能立刻想到全园性参与的活动即是疏散演练。开展有效的安全疏散演练工作已成为园所最为重视的问题。

一、幼儿园发生的安全事故及隐患

(一)新闻案例事件

根据网络资料查询,最著名的莫属1994年“让领导先走”的新疆克拉玛依特大火灾,死伤惨重。2008年汶川自然灾害造成学校、幼儿园师生伤亡惨重。2015年9月16日中午,宁德市蕉城区邮电局对面的菊池大厦一楼突发大火,大火波及二楼东湖幼儿园的一百多名孩子受困于楼内,现场浓烟滚滚,火势严重。2017年11月,郑州一幼儿园失火:墙壁上大片黑色烟迹,位于郑州市北环路与经三路附近一小区内幼儿园发生火灾、造成师幼被困。

(二)常见事故类型

1.人为制造及操作失误造成的事故。幼儿园一日生活节奏紧凑,教师状态紧绷,到了午睡、用餐环节会比较放松,就导致出现蚊香引燃、水杯打翻引起线路着火、大功率电器超负荷运转起火等情况出现,同时厨房是危险系数最高的地方,引燃、可燃、可爆物较多,人员有忘关、漏关、责任心不强等情况出现,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再者师幼宿舍私接乱拉,不能做到人走电关,在无人情况下极易出现“星火燎原”的安全事故。

2.园所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园内的电气化设备、线路,因为年久失修造成的安全隐患,部分幼儿园没有对安全器械进行定期检查、更新。提出隐患环节,园所不够重视,不安要求及时更换等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

3.自然灾害。中国幅员辽阔,是自然灾害种类最多,发生频繁的国家之一,几乎包含了所有自然灾害,如、洪灾、旱灾、地震、台风、雪灾、山体滑坡、病虫害、森林火灾等。也成为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二、幼儿园发生突发安全事故原因解析

(一)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不周全,思想不够重视

首先,很多幼儿园对安全工作没有正确的态度和隐患意识,专业知识匮乏。疏忽管理、排查随意、浮于表面、演练随意、遮掩事实、欺上瞒下等情况都会让园所时刻处在危险爆发的边缘。

(二)幼儿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逃生能力

幼儿处于成长发育的初级阶段,心智还未成熟,还没形成完善的神经系统,在视力、听力及触觉方面都跟成人有很大的区别,如果班级安全教育不充分、不全面、不能让幼儿形成隐患意识,当面对突发事故的时候,幼儿不能做出及时反应,有效进行逃生和自保。

(三)教师缺乏突发情况的掌控和应变能力

很多教师在面对突发的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时,对整个混乱局面掌控能力差,不能再当下冷静的做出反应,或是在疏散途中遇到突发情况不能有效的做出应变,这就使传统定点定时的演练训练失去了作用。

三、强化幼儿园安全演练训练的建议

(一)将演练工作化零为整

统筹性的实地勘察线路与教师商讨优化疏散路线,根据疏散先后顺序规定操场的班级位置,形成“直线式”疏散,减少班与班的线路交叉,达到最快的疏散效果。并将桌面推演、模拟预演、主题教育活动、实操演练的系统性整合。由园所制定演练方案,召集教师进行桌面推演,教师进行实地模拟预演、熟悉线路,并根据预演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整。在演习开始前,教师对幼儿进行安全疏散的主题教育活动,告知幼儿应注意的问题,再经过磨合、调整,达到最优化的要求標准。

(二)加强小班安全疏散

对于我们整个疏散大军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小班的幼儿,建议入园半年不要让小班幼儿参与到全园性的疏散演练中,此时的他们还未完全融入、适应园所环境,容易在疏散演练这种情景中造成情绪紧张、恐惧等,而且小小的他们在疏散时间上也一定会拖拉或跌倒造成二次伤害。

教师在熟悉路线和操场站位以及对宝宝进行疏散安全教育活动后,还要带领本班宝宝进行一次疏散路线的“踩点彩排”,在这过程中告知幼儿疏散的注意事项。待疏散路线成熟以后再进行一次小班幼儿专项的疏散演练,让其感受疏散的现场,同时达到安抚幼儿情绪的作用。

(三)强化“真”场面突袭演练

将演练二字拆开分析,所谓演练“演”所指是场景、是情节;“练”所指是反应判断、隐患意识、逃生能力。安全事故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发性强,在遇突发事故的时候,需要教师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反应、冷静处理。作为幼儿安全教育一方面要注重“生命第一”的理论因素,另一面更要加强教师对幼儿进行“真”的安全教育,能面对突发情况快速做出正确的反应。这需要有相应的场景进行渲染。所以在演练成熟后将定时、定点全园性质的实操演练改为不定时、不定点的突袭演练,会大大增加安全演练的实战作用。

参考文献:

[1] 邱玉敏,许福源.学校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陈志尧.学校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之我见[J].才智,2017(36).

[责任编辑 胡雅君]

猜你喜欢

安全工作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爱“上”幼儿园
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