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英语阅读中的畏难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8-10-16毛芳萍

学周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对策

毛芳萍

摘 要:阅读是获取语言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高中英语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实际教学中,英语阅读仍然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多数高中生在面对英语阅读理解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畏难心理,不能迅速进入英语阅读状态,无法完成既定的阅读目标。鉴于此现象,我通过调查问卷分析高中生英语阅读畏难心理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此原因提出行之有效地解决对策,以便高效地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阅读;畏难心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0-01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0.073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应该“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提出了具体要求。阅读理解是一项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高中生的英语阅读畏难心理至今仍没有一个为所有心理学家公认的定义,本文认为英语阅读畏难心理是学生对英语阅读时所遇到问题时产生的一种负面的内在反应倾向,属于学习者的非理性情感因素。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高中生英语阅读畏难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教师应该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调节学生的阅读情绪,对于促进英语阅读教学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生英语阅读畏难心理的成因

(一)语言因素——知识储备少,词汇量不足和语法知识欠缺

语言因素主要包括词汇和语法两方面,词汇量不足和语法知识欠缺是导致学生产生英语阅读畏难心理的首要原因。除了词汇量的不足,对同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不能灵活地理解也会导致阅读困难。例如:“Can you tell us your recipe for happiness and a long life?”这里的“recipe”不是“菜谱”而是“秘诀”的意思。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而语法则是让词汇构成语言的一系列规则。语法知识掌握地不牢固影响了阅读速度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使学生产生抗拒阅读的畏难情绪。

(二)文化因素——背景知识匮乏

通过问卷调查反馈的信息,我发现背景知识的缺位是导致理解困难的重要原因。例如学生普遍对科普和议论文类文章的阅读比较害怕,首先是因为这两类文章里面出现了大量的专业术语或者是记叙文中不常出现的词汇,更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这两大类文章的背景知识,对相关内容不熟悉。这时,即使是学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也会发现文章晦涩难懂,从而产生“绕道走”的畏难心理。

(三)方法因素——阅读技巧运用不当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在阅读时不能根据不同的文章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技巧,也不知道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分别应该注意些什么、应该怎么做。这导致了在平时阅读中,碰到短小简单的英语阅读文本,学生愿意读能读懂也能做题,反之,就不愿意读不想读。

(四)情感因素——阅读兴趣不高且缺乏愉悦的阅读体验

从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进行英语阅读不是因为兴趣,而只是把英语阅读看作是一项任务,英语阅读是为了考试和做题。在这样的心态下,学生自然会在阅读开始前就产生抗拒、烦躁等消极的心理障碍。

二、高中生英语阅读中的畏难心理缓解策略

(一)阅读前——激发阅读兴趣,夯实基础,补充文化背景知识

在阅读前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阅读心理状态。韩永昌在《心理学》中指出“兴趣可使人满腔热情地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学生就会有内在的动力来参与阅读,对阅读就越有兴趣,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学生只有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才能够读懂并理解阅读材料。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构词法来增加词汇量,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词汇训练来帮助学生有效记忆词汇。在语法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在语境中教、学语法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语法规则。针对学生因文化背景障碍而产生畏难心理这一原因,教师在阅读前可以为学生提供与阅读文章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降低阅读难度增强自信心,缓解畏难心理。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各种知识媒体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并分享收集成果,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既調动了学习主动性开启了愉悦的阅读情感,又拓展了背景知识开阔了视眼。

(二)阅读中——启发阅读思考,巧用技巧,引入小组合作学习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提出一些问题,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在探究问题、完成相应任务的过程中对文章进行推理和判断,把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与阅读文章中的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同时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授并训练学生使用相应的阅读技巧。例如,在教授牛津高中英语M1U3 Reading “Dying to be thin”这篇文章时我先让学生理解标题这个双关语的含义,然后据此预测文章内容,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会预测文章内容这一阅读技巧。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根据各自的能力水平进行分工合作完成同一项任务。在合作的情况下,学生始终处于安全的阅读心理环境。学生在思考、体验、合作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愉悦的阅读情感获得成就感,这有利于其主动思维,形成自主阅读能力。

(三)阅读后——激励阅读情感,体验悦读,培养善读广读习惯

阅读后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反馈机制对于缓解和克服阅读中的畏难心理同样十分重要。在完成一次英语阅读之后,我建议让学生总结本次阅读中的误区,剖析本次阅读中的收获和成效。通过阅读后的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的准确度,更有利于激励学生阅读的情感,收获新一次阅读的成就感,真正体验“悦读”,从而激励学生主动进行课外英语阅读,使学生养成善读广读习惯。

三、结语

对于高中生英语阅读中的畏难心理,教师应该认真调研并分析产生畏难心理的具体原因,并且根据学生心理和认知特点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来缓解学生英语阅读中的畏难心理,利用科学有效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 樊汉峰.影响高中生英语阅读的情感态度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 李雪梅.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