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好课标准

2018-10-16田青超

学周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田青超

摘 要:在各种教学实验和改革中,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然而,作为一线高中历史教师,我们有没有几个可以不变的标准来衡量一节课的优劣?从学生反映和教学实际来看,一节好课教师首先要有饱满的精神和情绪,以此来感染学生;其次要在课堂上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做到配合默契,保障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最后,课堂教学的流畅性,越是流畅的课堂越会高效地完成各种教学目标,说明课堂设计比较合理。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好课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0-01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0.067

近年来,高考改革山雨欲来风满楼,各种教育教学理念彼此冲撞,都在试图证明自己是历史的趋势,是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不可否认,许多教学探索都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众多教育家和教学工作者孜孜不倦,为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心血和智慧。然而,面对从四面八方吹来的风,作为最普通的一线教学的老师,我们应该有定力,做到心中有杆秤,以学生感受为参照,以学生接受信息的度为准绳,从学生的反应,教学的实绩上来判断怎样是一堂有效的课,是一堂便于学生接受的课,从这里出发去探索和锤炼课堂教学的好招式,这样才不至于随波逐流,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迷失了自己。

一、饱满的精神和情绪

课堂教学是个复杂的人类情感交流方式,并非简单的机械式的课堂组织,也不是纯粹的语言交流和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接受,如果没有情感的参与,没有情绪的流动,那样的课堂将是枯燥无味的。借助人工智能的学习机,其方便之处在于知识资源的大量存储和调取的方便,和对反复的无意识,但学习机永远都不可能取代教师,就是因为他们是没有情感的,教学已经是对学习机之类人工智能的夸大宣传和高大上的包装,是不能称之为教育的。因此,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最不能够被忽视的,那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情感熏陶和情绪感染,没有这些就不是标准的课堂,不能够完成课堂教学学生所需要的情感慰藉。

概括以上所述,好课堂的标准首先应该要考虑教师上课的精神和情绪。老师一走进课堂,满面红光,眉梢带笑,眉飞色舞,这样精神的状态一下子就能让学生活跃起来,帮助学生赶走睡意。反之,如果教师进入课堂,自己都睁不开眼睛,说话肯定会语调平缓,言辞乏味,整个人都像是一个催眠师,不能说出生动的语言来,自己的情绪传达不出去,学生们也会跟着恹恹欲睡。

只有饱满的精神才能有效地传达情感,借助情绪的变化,调动敏捷的大脑,用生动形象富于变化的语言,凭借抑扬顿挫,时而沉着有力,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千变万化,时而天花乱坠,就算是枯燥的知识,也能凭借这些生动地传达给学生。学生在这样富有感染力的课堂中,会自觉打开接收器,强有力地吸纳教师所传达的所有信息,取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有的老师就很不在乎上课的状态和情绪,在疲倦和劳累的时候也不去好好休息,结果导致自己很费心费力地讲,讲得口干舌燥,却发现学生们在那里低头耷拉脑袋,要么注意力不集中,要么精力大大地流失,不能有效地听课。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

上文所说的教师饱满的精神以及老师上课时候的情绪,都是决定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没有饱满的情绪和充足的精神,想要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都不太好说,更何况要进行天马行空的临时发挥呢?但只有这些也还是不够,如果教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不能实现和学生的互动,那么,教师的饱满情绪很容易变成一场独角戏,一场“自嗨”,所以,要想呈现一个接近完美的课堂,呈现一个优质的课堂,还需要整个课堂气氛的融洽,而这些是和和谐的师生关系分不开的。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在课堂上带来一种默契,学生能够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体会到老师下一步的动作,能够从老师的眼神和语气中准确地捕捉老师要表达的情感。老师所要传达的信息能够很顺利地被学生接受,学生们也能够知道自己的位置,清楚地明白问题的本质在哪里。反过来讲,老师也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明白他们在什么地方迷惑,什么地方可能是他们不太理解的,什么地方是他们会产生误解的,也能够知道在哪些地方轻轻点过就可以。

需要说明的是,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有意地去培养,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打磨,在相互试探和摸索中做到彼此了解。当然,如果在参加比赛和进行优质课评比中,就很少有机会使用自己的学生,那么,应该怎么办呢?许多有经验的老师会在比赛前想办法和准备上课的学生见面,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甚至有的老师会带一些小礼物和学生进行热情的沟通,希望能够在课堂上获得学生的好感。这样的做法不是不可取,但总感觉有投机取巧的嫌疑,总是有些不舒服的感觉。

水平过硬的老师并不如此,但是他会借助课堂的开场白对自己进行简洁而生动的介绍,帮助学生快速地认识自己,也会随意地提问几个学生,问一些简单问题,拉拉家常,一来缓和课堂气氛,让课堂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二来就是进行师生之间的磨合,尽快彼此熟悉,取得相当的和谐,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三、流畅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具有流畅性,问题的抛出与解答,各环节之间的过渡,学生交流取得的成效,整个课堂节奏的把握,这些都能够体现出流畅性,让观者感觉像在看一部经典的电影,铺叙有张力,过渡有活力,高潮有爆发力。

首先,导入是好课的保证和前提。好的课堂导入可以较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老师一入课堂即能抓住学生的心。其次是设置活动,始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变换花样,通过表演、朗诵、起立讨论、实验、形体演示等多种活动来不断刺激学生,让看似自由的课堂始终掌控在愉悦学习探究的氛围中。课堂教学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一种艺术。有讨论、演示、图片、视频等,但自己感觉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继续再改进。最后,课堂设计,实用且有韵味。每节课的设计都很灵动,有的课甚至融入了现代因素,如现代舞蹈、网红性词条的引入等;在没有教具的情况下,自带红蓝色气球或不同色水体,代表不同性质气团,用包装后的纸板代表鋒面演示天气系统的形成;以形体演示、学生表演解析原理规律,等等做法不仅从多角度开启学生思维,而且使得课堂充满趣味。

参考文献:

[1] 贾利.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7).

[2] 袁英慧,徐霞.论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科教文汇,2008(19).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