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教学策略刍议

2018-10-16白晓明

学周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白晓明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与新课程改革相应而生的一个全新的语文教学内容,它不仅强调教学内容的社会实用性,还强调学习方式的自主实践性;不仅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更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养成,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本文拟从教学实践方面,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可采用的教学策略做一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0-005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0.03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与新课程改革相应而生的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新教材中首次设置的综合性学习单元,为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创设了问题情境。综合性学习不仅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社会实用性,还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实践性;不仅注重学生兴趣的养成,语文素养的提升,更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呢?

一、拓展教材,开发鲜活的课程资源

新教材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教学设置,只是为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可自主选择的开放性的范例和引导。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要根据学情,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提升、变通和改造。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狭隘的语文教材观,“本本主义”,严重制约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开展。因此,树立大语文观,开发鲜活的课程资源,显得极为重要。对于这种全新的课程形态,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心学校、家庭、社区、国家大事,指导学生对自己身边的、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查找资料,筛选信息,调查访问,能够用文字、图表、照片等形式展示探究成果。例如在开展《让世界充满爱》的主题活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台湾花莲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了解在灾难面前人们的大爱无疆,使学生在熟知的时代热点中加深对“爱”的理解。

二、拓宽视野,实现多学科的综合学习

《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关涉人文、科学和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道德、艺术各个领域,与其他学科综合势成必然。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受狭隘语文课程观的影响,有些老师“唯语文化”倾向严重。例如,在开展《追寻人类起源》《乘着音乐的翅膀》这两个综合性学习时,有的教师曾说:“这不是生物课和音乐课吗?哪是语文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综合性很强,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综合性学习正是实现跨学科学习、多学科综合的一种积极尝试。教师要拓宽学科视野,积极探索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契合点。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到民间采风去》这个主题活动时,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历史、地理、艺术、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搜集、整理当地的先秦文化、三国文化、春官文化、乞巧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遗产,了解礼县厚重的人文历史,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了人文素养,有效增强了综合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三、大胆尝试,探索更广泛的实践方式

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实践性等特点,使得它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问题频出,因此,开展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初期,学生可能除了兴奋外,更多的要么无从下手、要么盲从别人,表现得无所适从;或者是忙忙碌碌、千头万绪、毫无条理。对于这种全新的课型,我们应该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多种实践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常见的方式有辩论、表演、竞赛、调查报告、成果展览等。我在组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身边的文化遗产》这一主题活动时,就运用了实地考察、申请报告、模拟答辩、话题作文等活动方式,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当然,我们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探索其他更多方式,如诗歌朗诵、游戏活动、文艺赏析等。

四、重视评价,构建良好的有效评价机制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的评价方式单一,往往只重视结果、强调学会,只关注知识的掌握而不是能力的形成。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我们应当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客观地评价每位学生,尤其要关注能力弱的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及其表现,发现他们的积极性与闪光点,对每位学生的表现尽量加以鼓励;无论是定量评价还是定性评价,是过程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应该让每位参与者有成就感,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建立评价机制时,我们认为,应该参考新课程标准,本着以下原则制定评价指标:一是以肯定性、激励性评价为主;二是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三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组内评价相结合,学生互评与全班交流相结合,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区评价相结合;四是注重个体的差异和群体的进步;五是要关注学生知识掌握及各种能力的发展情况。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材的一项新课题,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只要我们善于拓展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广泛的实践方式,构建良好的有效评价机制,不断反思和创新教学策略,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一定能够取得实质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 丰玉萍.浅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J].华夏教师,2016(11).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