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中学生学习自主性缺失的原因
2018-10-16白燕茹
白燕茹
摘 要: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缺失是目前教育过程中一个普遍而棘手的问题。调查显示,如今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从小学乃至幼儿园阶段就显露出厌学情绪。自主性学习是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而言的,实际就是学习者能够认知自己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缺陷,根据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主动地学习知识、技能和能力等行为。教师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缺失自主性的原因。
关键词:中学生;学习自主性;缺失原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9-005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9.032
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如何让学生在不同阶段适时地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不断的调节,以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想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症下药,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
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积极性的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 主观原因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意志不坚定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的发育期,也是智力、情感、意志力等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想情感容易波动,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知而不行或不能持之以恒。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很多时候是为学而学,不会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也不清楚自己学习的目标是什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优渥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失去了奋进的动力,甚至由于缺乏对生活中磨难的切身感受而对教师悉心的说教不予理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只是为了完成这一特定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而已。没有明确的目标何来坚定的信念?特别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拦路虎时,更容易放弃或直接选择轻松的方式逃避。久而久之,学习中的盲点就如同一颗生根发芽的种子越长越大,学习的信心也必然被磨得虚无殆尽,剩下的就只有对知识望而却步了。
(二)缺乏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的养成
在应试教育这个大环境下,学生习惯了听从教师的要求,被动地接受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依赖心理便油然而生,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离开教师这根“拐杖”后行动能力便大大减弱。除此之外,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更重视结果,而忽视了产生结果的过程以及问题得以解决的突破口和依据。片面追求“标准答案”必将会淡化学生个性化的解题思路,忽视独立的、富有创见的思考,甚至会抑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造成思维的僵化。
二、客观原因
除了学生自身原因外,社会、家庭及教育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一)教师是全职“妈妈”
由于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使得教师总是对学生有一种不信任感,觉得只有在自己的“看护”下学生才能有效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渐渐地,学生习惯了这种“看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演变成了警察与小偷,甚至有的时候学生呈现给教师的往往是一种假象,教师要想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就得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聪明”在这种不正常的关系下也就不知不觉用错了地方。并且有的时候在逆反的小心思无处释放时,学生总会想办法找一些途径。最终,自觉性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自主学习更是无从谈起。
(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长期以来,升学率成为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评判的唯一标准,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主要是看学生的成绩,并以此调整教师的待遇。一些学校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甚至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达十多个小时,这样片面追求升学率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获取高分和高升学率,教师成为不辞辛劳的知识发生器与转换器,学生则成了考试机器和知识容器。殊不知,在令教师和家长欣慰的高分高升学率的表象之下,却掩藏着学生能力低下、思想贫瘠、人格幼稚等真相。现代社会在评判和选拔人才时,多侧重于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才能的考核评估。而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师业绩的唯一指标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与学校的升学率,这定会严重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对于未来发展造成影响。
(三)生活安逸,造成学生不思进取
古时候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等寒窗苦读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什么现代学生的身上却很难寻找到那样的劲头?是因为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不再需要这样的拼搏和奋斗精神了吗?不是,正是快速发展的现今社会给了我们太多的优渥条件和不同的选择,使得我们迷失了自己的目标和自我追求。没有需求哪来的原动力?需要是人在生活中因某种欠缺而力求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人们积极从事各项活动的内在源泉和动力。人都有惰性,当一个人长期处于安逸的生活条件下时需求自然会慢慢淡化,致使自己很难积极投身于相应的活动中去。学生的学习同样如此,在众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因中,恐怕感觉所学无所用是一个最为普遍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之现在家庭中普遍是独生子女,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为孩子创造了一个非常安逸的生活环境,甚至有的家长很早就为孩子的未来做好了打算,这让他们完全丧失了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现如今,社会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早已不是吃穿无忧这样的物质满足,精神需求所占比重已远远超过了物质需求。而知识必然是体现自我价值的必备要素。因此,从基础教育开始就应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让学习成为学生真正的内在需求,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总之,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我们不能把这一时代性难题完全推给学校,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让家长甚至社会都参与到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列中。以正确的态度介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教育不再是为教而教,学生也不再是为学而学。让学校成为为社会输送更多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成為学生获取知识体现自我价值的有力基石。
参考文献:
[1] 徐艳.中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及教育对策[J].教育革新,2012(5).
[2] 李朝晓.在教学中如何开展挫折教育[J].学周刊,2012(4).
[3] 王玉玲.浅析中学生的挫折心理及其应对[J].科技资讯,2010(15).
[4] 宋中英.主体性教育呼唤教师观念的变革[J].教育探索,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