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探究
2018-10-16黄伟丽
黄伟丽
摘 要:数学是开发学生智力的主要学科,也是使学生养成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一直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数学计算教学在小学培养目标和课堂的教学目标占据很大的地位,但是随着年级的增加,计算教学的难度也在增加。对此,教师可通过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创新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导入环节,运用生活中的情景等方式,达到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思维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0-004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0.026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必修科目,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科学的数学计算教学能够培养其具有逻辑性和散发性的数学思维,对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好处。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原因的影响,导致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偏低。加之传统的不科学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法在学校教学中根深蒂固,使得学校数学计算课程的教学,比较偏向于单纯的知识的传授,大大忽略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敏感的锻炼。同时,在数学计算的教学中,教师经常采取“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这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开拓数学化思维。基于此,为了落实新课标对计算教学的教学要求,我以“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为出发点,并结合自身多年的数学计算教学经验,谈一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
当前,由于二胎政策的实行,学校生源出现井喷式的增长,以至于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仍然满足不了广大学生的入学问题,学生数量的大量增加,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严重下降,也导致学校教学各专业授课教师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为了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学校只能灵活地变换教学模式,以期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学生的教学工作,于是就安排一位教师管理多个班级,致使教师自身在教学时身心俱乏,在管教学生时也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模式还剥夺了教师为学生精心备课的时间,在课堂上上课就显得比较匆忙杂乱,使教学没有逻辑没有章法,大大地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此外,教师以自己的教学任务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完全失去了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经验也大大的影响到现在的学校教学,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并不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其他综合素质能力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也是以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的标准,这种消极的评价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极其不利的。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是传统的三中心论,也就是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在计算教学中一味地给学生传输理论知识,但是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巩固和消化,还严重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只强调了教师的主导性,这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完全失去了学习计算知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就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来看,必须进行深入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且采取合理的科学的数学计算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计算12×24+12×25这一道题目时,教师就可以先采用经典的谈话法,也称问答法提问学生:“你是怎样计算的?计算时你找到什么简单便捷的方法吗?”继而点拨学生运用乘法分配率计算,让他们自主运算,突出其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己探索答案的欲望和动手实践计算的操作,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循序漸进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学计算的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在什么学科的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在做计算题前,一定要提前感知题目内涵,清除计算障碍,消除畏难情绪,把学习数学当做一件有趣的事。要想让学生把学习数学计算当做一件有趣的事情,当然少不了教师的引导。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如果直接进入课堂学习,大多数的学生是难以适应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来说,教学的导入环节就非常重要。所以,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牢牢的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三备,也就是对学生进行准备,在教材上准备,在教学方法上准备。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例如,在教学生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我百分之百的确定等等类似的话,问学生百分之一百的意义,以此引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
(三)创新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导入环节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图形,并制作相关的图形模型,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各种图形的特征和差异,并通过特定的相关问题,引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也就是理解周长的定义,并且掌握相关图形周长的正确运算方法和公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通过这种课堂互动方式,不仅能够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还能够调动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很容易就让小学生对图形概念以及简单的空间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以这种方法来培养学生在计算教学中的思考意识,以此逐渐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新课标着重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时候,都要清楚地认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的时候,要以学生的兴趣与主体性为教学标杆,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进行课堂教学。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数学计算习惯的重要时机,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知识的最佳时期,教师应多加以揣摩把握,以此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锻炼他们的思维,进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运用生活中的情景进行数学计算教学
现如今,随处都可以见到数学知识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如一座高楼大厦,两头石狮子等等。教师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数学的意识,并且鼓励学生要勤于计算。例如,五年级学生在学习连乘应用题时,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校园已有的设施进行新教学的引入。例如图书馆的问题,告诉学生,办公室有六个书架,每个书架一共有四层高,每层放了三十本图书,根据这些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通过学生的思考与反馈,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计算来解决,这样不仅完全切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还锻炼了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再例如,教师可以带着学生结合身边的已有事物,进行计算教学。如请学生说说教师宿舍楼有几层?每层楼有几间宿舍?查看一下我们宿舍有幾张桌子?你是怎么数的?通过学生的反馈,提出问题,如第一层有几张桌子?一共有几张桌子,几间宿舍等?通过这些和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的提问,不仅能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的亲密感,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计算欲望。
(五)加强开展计算教学中的实践活动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止是课本和教师,学生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有数学知识的影子。通过实践所获取的知识能够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课本内容。
例如,在教学生学习《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几个圆柱,几个长方形等简单图形,以此集中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提问学生“将长方形沿长边卷起,那么就形成了一个圆柱,让学生观察这个圆柱的底面圆的周长和长方形的一个长边有什么关系,圆柱的高和长方形的宽有什么联系,由此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以此引出接下来课程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动手实践的计算教学法比起传统的抽象教学,更加能够散发学生的思维,更加能够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这种学习状态是不自觉就跟着教师进入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着重阐述了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五条策略。我认为,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多加运用以上几条有效的方法策略,长此以往,那么,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一定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教学的教学效益也一定会大有提升,为其以后更全面、健康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志彪.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4).
[2] 李敏燕.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文理导航旬刊,2017(8).
[3] 周成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6(11).
[责任编辑 胡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