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

2018-10-16葛美英徐楠

学周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葛美英 徐楠

摘 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核心主义价值观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于生活化。通过树榜样、讲故事,运用互联网及新媒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到学习、生活中等方式,可以实现价值观的“内化”,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独立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0-00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0.01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1]对全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国家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得以传承的保障。而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讲尤为重要。独立学院的学生因学习基础、家庭背景、职业规划与其他普通本科院校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对他们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应该注意结合他们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和传授知识、传播先进理论不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与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大学生的一言一行。那么,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呢?最关键的是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杜威倡導教育即生活,其基本意义正是要把教育置于广阔的生活世界之中,充分地扩展学校教育的背景,扩展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普遍联系,由此而建构教育之与个体置身其中的生活世界的全面、丰富而生动的联系,充分实现教育的意义[2]。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树榜样,讲故事

榜样的力量总是无穷的。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发掘身边的人物典型,为大学生树立榜样,鼓励他们从共鸣到自省,自觉自愿地向榜样学习。另外,所有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会讲故事,善于讲故事。“正因为教育的不可过度人为设计,含蕴在生活世界之中的民间性的神话、故事、游戏等,对扩展个体生命与周遭世界的开放性联系,有着不可替代的、根基性的意义,它们之于设计性教育形式的补充作用就充分地显现出来。”[3]如果说理性说教对一些大学生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大多数大学生无法拒绝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而古往今来,中华美德故事层出不穷,这些故事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应该得以传承。

二、运用新媒体手段

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运用新媒体手段,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在“互联网+”时代,教育已跳脱时间、空间的桎梏,通过互联网媒介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的共享,教学手段的变迁,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学之间的互动等。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在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平台的作用下,信息以“病毒式传播”方式飞速传播。面对海量的信息,大学生如何能够坚定信仰,自觉摒除不良信息,值得教育者深思。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遵循这样的传播规律,通过微信朋友圈,QQ群等各种方式让学生近距离地受到教育,感受到正能量。具体方式包括以学校、分院、班级为单位等按级别建立包括建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微信公众号、微博及微信群,鼓励学生、辅导员及思想政治课教师在群里讨论相关话题,将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或新闻分享在朋友圈、微博和QQ群,鼓励学生原创文章反映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学习心得并发表在微博、微信群,朋友圈等。

三、鼓励实践

从生活的点滴细节入手,鼓励学生将核心价值观践行到生活、学习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还原到生活中才能真正展现它的价值。因此,最关键的是还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一言一行并付诸实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感恩父母、理解友情、懂得诚信等一个个主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起来。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为父母做饭洗衣、做一天农活,协助交警维持交通,帮清洁工清洁校园,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补习功课等方式让学生切实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含义。

四、与家庭、社会教育衔接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意大学生核心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家庭、社会的衔接,确实贯穿到教育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学生核心主义价值观教育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而且要注重生活教育,注重与家庭、社会教育的衔接。因为脱离了家庭和社会,任何的教育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高校教师应该特别注重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了解他们不同的性格、心理特点作针对性的教育。对于家庭富裕,或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单亲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孩子,要特别注重他们的思想动向和心理特点。而对于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和一些媒体对负能量的传播,应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生的基本准则,处处严于律己,自觉摒弃负面信息。

总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核心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在于生活化。通过树榜样、讲故事,充分运用互联网及新媒体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到学习、生活中,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指导学生一言一行的人生准则,从而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为提升我国公民的道德水平,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DB/OL].人民网,2018-5-3.

[2]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24.

[3] 刘铁芳.返回生活世界教育学:教育何以面对个体生命成长的复杂性[J].教育研究,2012(1):52.

[责任编辑 张翼翔]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