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案例研究
2018-10-16杨博翔
杨博翔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学有所得,是课的质量的生命。无效、低效,就浪费学生的青春,浪费他们的生命。因而学生学有所得,课堂有效,是教师教课的底线。”可见,课堂教学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学生是否学有所得,这也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单就《台阶》一课而言,我们可以从课后生字词与课后习题的设置上来看教材编者想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获得些什么。
课后生字词:凹凼、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
课后习题:
一、熟读课文,试用第三人称说说本文的故事梗概。
二、讨论下列问题: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台阶低”?
2.“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3.说说你对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看法。
由此,我们能够分析出课后生字词和第一大题对应的是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生字词,把握文章叙述特点,能够概括文章内容;第二大题的前两个小题对应的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文章关键词句,分析“父亲”人物形象;第二大题的第三小题对应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文本情感基调并联系日常生活,体悟“父亲”人物形象,感悟作为人父的艰辛。下面,本文将就这三个目标的实现情况展开具体评析。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
对生字词的理解关系到学生对于整篇课文的理解,学生在理解字词基本含义的基础上阅读课文,不仅可以明白字词的具体使用语境而且可以体会到文章的感情色彩。对于课后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可以将其放置在预习任务中进行,课堂上,教师进行检查或点拨;还可以在课堂上,教師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去理解字词。况且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第四学段,学生要达到“能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但在L老师执教的《台阶》一课中,既没有检查预习情况也没有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甚至都没有提到生字词,这是课堂教学的一大缺失!虽说在八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对字词理解的要求处于次要位置,但不是说就可以忽略字词教学。
培养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是小说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概括小说内容,首先需要让学生知道小说的叙述视角有哪几种,每一种视角的叙述特点是什么,就拿《台阶》来说,它是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文中是以“我”的口吻来叙述整个故事。然后,指导学生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最后结果如何三部分入手来组织语言概括文章内容。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生在以后学习过程中对小说这一文体的准确把握,况且从应试的角度来说,可以帮助学生去完成阅读理解的相关题项。但纵观L老师执教的《台阶》一课,并没有体现这一教学目标,整堂课仅仅是围绕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没有涉及这一部分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知识与能力目标没有纳入到L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谈何实现?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获得这一部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不能不说,这是L老师备课中的一大缺漏,有损于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
本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抓住关键词句,分析“父亲”人物形象。L老师的整堂课是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为主。她的整堂课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导入(赏油画、悟形象);小组合作,分析人物形象;课文深析,延伸拓展。前两部分就是来着重探讨文中“父亲”的形象。下面,本文从前两部分入手,来具体探讨。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欣赏一幅油画。这幅油画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一个画家:罗中立的一幅作品,这幅作品的名字是什么呀?
生:父亲
出示[思考:这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学生欣赏油画,回答问题。
生:沧桑的父亲。
师:很好,请坐下。还有吗?
生:典型的长年辛苦工作者。
师:你从哪里能看出来呢?
生:从他的肤色和他脸上的那些皱纹。
师:从他的肤色和他脸上的那些皱纹,还有头上的——(头巾),也就是他的装束能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呢?——(长年辛勤劳作的父亲)
师:那你能看出来,你能揣测一下这位父亲他的身份是什么吗?
生:农民。
师:刚才有两个同学已经回答了。他们眼中的父亲有不同的形象,我们都听过,有这样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第一次看到这幅油画作品:《父亲》的时候,老师想到了一个作家,也就是李森祥。
师:那我们这节课来看一下,李森祥眼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板书课题与作者:台阶 李森祥】
以上是第一部分的课堂实录,我们可以看到,L老师首先用赏油画方式来让学生体悟艺术家眼中的父亲形象,然后很自然地引出课文作者眼中的父亲形象。这种做法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有不足。通过图画这种直观方式可以让学生从视觉上直接感知父亲的形象,并且自然而然会延伸到为什么父亲的形象会是这样的,调动起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分析文中“父亲”形象;但L老师选取的这幅油画中父亲的形象和文中父亲的形象很相似,让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父亲的形象就是固定的,不利于学生对其他文本中父亲形象的理解。在这一部分可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通过学生父亲与文中父亲的对比,有助于丰富学生对父亲的情感体验。总体来说,导入部分是为之后具体分析“父亲”形象做铺垫。
课堂的第二部分是以小组合作以及提问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找到体现“父亲”形象的关键词句来分析人物形象。L老师在这一部分可谓是不遗余力。通过小组讨论来分析人物形象出发点是好的,而且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通过课堂观察,笔者发现小组分配很不合理,后排有些学生并没有参与到讨论中,即使是完整的小组,也有个别学生采取不理睬、不参与的态度,将自己置身事外。课堂的参与度不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难以保证。通过学生在黑板上板书他们小组讨论的成果,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来确定“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板书如下(加粗为老师总结):
接下来的课堂是从问答中进行的,据笔者统计,在接下来不到30分钟的时间里,L老师一共有41次有效提问(除去是不是、对不对等无效提问),学生的有效回答多达45次。提问主要围绕从哪里可以看出“父亲”的哪一特点?“父亲”为什么要造高台阶?“父亲”的一生有没有圆满?这三个问题展开,课堂气氛很紧凑,学生发言也很积极。但是,学生真的从这些提问和回答中理解“父亲”形象了吗?笔者认为没有,在这种快节奏的氛围中,学生是来不及去思考和体会的,仅仅是跟着老师的节奏去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过多的提问,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状态,并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L老师仅仅是针对学生分析出“父亲”形象特点的共同之处来进行课堂教学,对于其他小众化的特点,L老师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使得学生在理解“父亲”形象时有一定的片面性,并没有使“父亲”的形象鲜活起来。
在分析形象的结尾:
师:那新屋建好后,父亲怎么了?
生(齐答):父亲老了。
师:身体垮啦。身体很不自在。我们找一个女生把课文最后一段读一下。(生读课文)好的,非常有感情啊。请坐啊!那你读的时候,看到这样一段话,看到这样的字眼,“怎样了呢?父亲老了”,你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呢?
生(齐答):悲伤。
师:很悲伤是不是。很无奈,作者觉得很可惜是不是。父亲的一生就为了建这个九级台阶,现在身体垮了也老了,作者很心疼父亲。那大家想一下啊,作者把自己的小说是定义为悲剧的,文章中很多字眼其实都能看出来。那你想一下,这个农村父亲的悲剧源于什么呢?
从以上课堂实录,我们能够看到,L老师并没有在分析完“父亲”形象后给予一定的总结,而是匆匆过渡到“父亲”的悲剧起源。这里处理得很是唐突,突然一下就将课堂上升到悲剧起源,课堂教学在此处出现断层。学生还没有真正弄清楚“父亲”形象是如何的,猛然间又要解答另一个与形象关联不大的问题,实为不妥。
综上所述,L老师虽然将过程与方法目标作为本堂课的教授重点,但从教学过程以及学生反应来看,教学效果不佳,表面上看似学生都懂了,实际上学生是在凑热闹,仅仅是跟着老师的节奏来进行“学习”,实质上并没有学到分析人物形象的具体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本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让学生结合文本情感基调并联系日常生活,体悟“父亲”人物形象,感悟作为人父的艰辛。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来进行言语实践,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景,假如你是李森祥的弟弟或妹妹,你看到自己的父亲,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父亲与李森祥的父亲进行对比,谈谈自己的感受。但是,L老师并没有围绕这一教学目标来进行,而是提出“父亲的悲剧源于什么?”的问题。
师:父亲去追求自己的地位,对不对?文章中是拿台阶来衡量有无地位,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农村是很普遍的。我们来看一下作者李森祥给编者写的信,看一下这样的一段话。看一下这个悲剧的根源到底来源于什么?
……
师:父亲的一生也就是为了追求这些,那这些根源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呢?
……
师:那我们从文章中看,父亲建起九级台阶的新屋,他攒起几元,几角的零钱,还有父亲背青石板是非常辛苦,当时没有车子,他只能靠背背着,也就是说当时的经济很差,点明来源于落后的生产力。那么你想一下,如果父亲家里有车,有钱,也不需要花大半辈子建九级台阶。
从以上课堂实录可以看出,虽然L老师将这一问题作了具体阐述,但是这个问题能够给学生带来什么?学生仅仅明白在社会压力下,“父亲”不得不这样做,可这对于“父亲”形象的感知并没有多少帮助。人教版教师用书中写道:“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学生并没有从“悲剧”中理解出文章的感情色彩,也没有深化对“父亲”形象的理解。可见,L老师的教学重点有失偏颇,没有抓住教学任务的核心所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没有实现。
综合三方面的论述,L老师所执教的《台阶》一课,并没有完全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学生真正意义上没有学到本应该可以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纠其原因在于L老师备课时并没有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时存在纰漏。于漪老师在谈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时曾说:“以目标为准绳,设计怎么教,对教学内容进行剪裁,决定取舍详略,课就眉目清楚。”可见,教师课前明确教学目标,依据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獻:
[1]于漪.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9(6).
[2]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