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解读《陋室铭》的几个误区

2018-10-16陆清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9期
关键词:陋室铭陋室刘禹锡

陆清华

刘禹锡的《陋室铭》可以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文,当学生的时候就读过也背过,现在当老师二十多年了,教读这篇文章,拿着教参现有的赏析和名家对《陋室铭》的解读,然后与学生交流分享,总有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觉,无法将这篇铭文“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舒朗的境界、高扬向上的情感”诠释得更为透彻、更为真实。细致研读《陋室铭》,却发现我们对刘公和刘文的解读存在着不少误区。

误区一.望文生义,流于形式

对“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解读,教参及很多教师认为这句是实写陋室的居住环境,表现景色的幽静雅致,以明陋室不陋的。

乍看起来似乎觉得很有道理,但近来拜读了《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顿觉眼前一亮,尝试着孙先生倡导的用哲学的眼光去审视文本分析文本,通过还原和比较,竟深以为然地发现了其中的矛盾和差异。

从中国诗文网上查阅到这篇铭文的写作背景:刘禹锡因任监察御史期间,曾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本來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但趋炎附势的和州知县落井下石,三易其家,由城南强迫刘禹锡搬到城北最后搬到城中,面积也由三间缩减到一间半最后仅为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刘禹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于门前的。

由此可以设想,陋室理应落在一个“荒径杂草蔽路,地衣苔藓覆阶”的偏僻荒芜人迹罕至的地方。《论语·雍也》也有佐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所以,与其说是景色之雅,不如说是心境之雅。这与刘禹锡本人在《天论》中说的一句话“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是很相通的。眼前的景物怎样,不在景而在于人。诗人是借景抒情,以表心迹。明明是杂草蔽路、苔藓覆阶的荒凉,也明明是被贬职被打击的落魄,而刘公看到的却是充满活力的生命的绿色、青色,表现出来的却是一个随遇而安、开朗豁达、昂扬向上、情趣高雅的独特的谪居者形象。

其实在前两次被迫搬家时,刘禹锡也没有受到应有的待遇,但他仍以“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和“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传达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情绪。他的这种近乎“性起妙不染,心行寂无踪”诗僧皎然做派,令后世万分敬仰也曾令政敌气急败坏。当年的和州知县本想打击刘禹锡,却适得其反地成就了刘禹锡和他的《陋室铭》。

如今,刘禹锡的陋室几经修缮,已成为旅游观光景点。1988年,安徽省和县投资近百万元,在陋室的“仙山”“龙池”一带,建成一座“陋室公园”。面积50多亩,山上建有江山一览亭、望江亭、仙人洞。“陋室”这下真的“不陋”了,但却无法给读者再现陋室本来的面目,也无法身临其境地体会诗人刘禹锡超凡脱俗的高尚情怀。

误区二.乱贴标签,模化人物

关于《陋室铭》的主旨几乎已成定论:本文通过描写陋室来表现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像是大部分迁客骚人的共有品质,但我总感觉这样的表述似有不妥。

用百度词条了解到,“高洁傲岸”多用于形容某种不良环境中的个体所表现出的高尚节操、一身傲骨,绝不向困难低头,向恶势力妥协,也绝不轻易屈服。而“安贫乐道”则是形容人为了自己的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环境。“高洁”和“乐道”还马马虎虎讲得通,“傲岸”和“安贫”却难以理解和接受。

可以说刘禹锡是唐朝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是儒、法、释、道的集大成者,他具有儒家的积极入世的精神,具有法家坚韧倔强的性格,具有释家的睿智通达,具有道家的清静自然,无论是贬职远调,还是回京复职,都坚守着自己独立的人格,何来傲岸之说?《玄都观桃花》《再游玄都观》分别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司马和播州刺史之后调回京城长安的诗作。“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和“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无不渗露出诗人坚韧不屈的性格和乐观豪迈的心情。刘禹锡就是这样,处变不惊、受辱不乱,永远那样保持淡定从容的阳光心态,难怪会使他的政敌们怒不可遏却又无计可施。

刘禹锡在三次被贬期间释家道家的思想主导他修身养性,他不争眼前名利,不计个人得失,积极健康的情绪伴随他一生,这也许就是刘公(享年71岁)高寿的原因所在。

另一方面,刘禹锡也绝非一般的迁客,他“兼济天下”的儒家政治理想从未放弃过。他的好朋友白居易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既赞美了他的才华横溢,也对他仕途坎坷的遭遇极度不平,同时批判了坑害人才的统治阶层。但刘禹锡就是刘禹锡,“二十三年弃置身”的刘禹锡没有半点怨恨,又岂会安于贫?“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含蓄委婉的表达了诗人不甘沉沦、昂扬向上、豁达乐观、满怀憧憬的情怀。他是在等待时机,等待明主,渴望政治生涯新的春天。

他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政治理想和生活态度在《陋室铭》一文中也有体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试问,身居陋室的诗人刘禹锡为何要拿“诸葛庐”和“子云亭”来进行自我勉励?这要看典故的来历,诸葛庐也就是三国时候卧龙先生诸葛亮的草庐,子云亭指的是西汉杨雄读书的亭台,均为后世景仰。诸葛亮遇到明君刘备,三顾茅庐之后成了蜀国的丞相,辅佐刘氏父子成就霸业。有诗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而杨雄字子云,博学多才,汉成帝时期曾出任黄门侍郎,侍从皇帝左右,传达皇帝诏书。王莽当政时官为大夫,校书天禄阁,后因病免职清静无为,在家著书立说,成为汉代一大著述家。有诗云:“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很明显,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修身养性在刘禹锡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遇到明主时就兼济天下,受冷落时就独善其身,清静为天下正。

误区三.牵强附会,缺乏理趣

人教版的教参与教案认为《陋室铭》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全文围绕“陋室”,紧扣“德馨”大致分为四层:第一层运用比兴的写法,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类比联想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认为陋室的“陋与不陋”不在“室”而在室的主人。第二层从景色之雅致、交往人物之高雅,生活(事情)之雅趣三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彰显主人高尚的品德。第三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名室自况,暗示陋室不陋。第四层借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收束全文,其实暗含“君子居之”之意,再点陋室不陋,表达对封建礼教最高道德品德的追求。

如是解读作品,好像全文就是为了彰显刘禹锡的德馨,虽然也能揭示出刘禹锡的情和志,但总感觉缺少那么点理趣,不符合情感的逻辑,与历史的真实也有偏差。

其一从“铭”这一文体来看,《现代汉语词典》有两种解释:(1)在器物、碑碣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2)警惕自己的文字。所以我觉得刘禹锡写《陋室铭》而且叫当时书法家柳公权刻于石碑,不是为了标榜自己,而是为励志修身、鞭策警省之用,同时也是对政敌无礼的回击。刘禹锡虽豪情万丈,但他不是锋芒毕露、恃才放旷的那种,即便是对政敌也是不露声色、委婉含蓄。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刘禹锡不是“以高尚自诩”,而是为表明心志——“不在乎眼前的名利和物欲的追求,而在乎个人的品德修养”。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诗人交往人物的儒雅,正是暗讽自己身居陋室,正好可以远离县衙那些见识短浅的政敌。“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身居陋室,自得之乐,情趣高雅,正好远离了县衙内噪杂的音乐和繁重的官府公文。而不是刘禹锡淡泊名利,不愿为官。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不是借名室自况,而是自勉,表明自己向诸葛亮、杨雄学习的心志;借用孔子的话也不是为标榜自己,而是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然,引用儒家经典何以省去“君子居之”呢?

总之,一切文字赋予了作者的情和意,就变成了有生命内涵的东西。要读懂其中的真意,需要不断的加以研读。

猜你喜欢

陋室铭陋室刘禹锡
吴闻章
母 校
赏牡丹
陋室铭
桂花
陋室有鱼
刘禹锡与《陋室铭》
李玉洁徐高双胡哲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