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8-10-16齐志伟叶颖
齐志伟 叶颖
习总书记在《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提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由此可见对于文化的重视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高度,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在寻梦的进程中,也必然在找寻属于我们自身精神的根脉,这样的一种找寻就像八十年代的寻根文学一般。“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韩少功)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更是义不容辞。尤其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提到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就是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可见,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应该呈现一种常规化、趋势化的教学。本文试图以《兰亭集序》的课程设计为例,试谈如何构建一节文化与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语文课!
一、凸显学科特点 巧妙渗透文化
《兰亭集序》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课程,对于高一的学生,初入高中,他们还保留着对于语文学科最美好的憧憬,还没有整日沉浸在知识点的整理背诵上。那这样一篇千古美文在讲解时,一定要让同学们怀着一种崇敬之心去读、去赏、去悟!切不可因为老师的个人因素而失去了课程本身应有的价值。于是在备课时,我充分查找资料,反复阅读、对比,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我阅读的文章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于文本的鉴赏性文章,二是对于《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这一书法艺术的品鉴。文本的鉴赏性文章阅读让课程不失语文性,呈现学科应有的特点。本堂课不管如何处理,绕不过的始终是王羲之的情感变化,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教学重难点,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要想深入理解王羲之的思想变化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其中“信可乐也”中的“乐”还是好理解的,良辰、美景、胜地、文人、雅集,如此大事,怎能不乐?然而到了“痛”“悲”之时,就需要结合时代背景了。东晋乱世,魏晋风流等一些辅助性资料一定要提前让学生阅读,帮助理解!因此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情感变化依然是我要着重处理的问题,也就是学科本身的东西千万不能丢。内容之下将以何种形式呈现呢?我想到了《兰亭集序》流传千古的原因,除了文章思想之外,更重要的应该是书法本身的艺术。而书法作为我们的国粹怎能不让学生了解?因此课前我的预设是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必须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书法充满敬意,以此增强文化自信!在查阅资料时我发现对于《兰亭集序》的评价:“其登峰造极的书法艺术不仅表现在异字异构,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重字的别构上。”(同一个字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笔法的变换)以此为灵感,想到了我的课堂形式——由字入文,由笔势的变化感受作者心绪的变化。于是我找来《兰亭集序》模本,我的导入部分就是欣赏模本,然后利用白板放大镜功能让学生着重去看“怀”字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这样,书法这一传统文化就巧妙渗透到教学之中。整堂课也是围绕四个“怀”字串联起来,让学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感受作者心境的变化。
二、发挥自身专长 文化韵味十足
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我力求让传统文化回归到语文课堂上。《论语》中的侍坐篇,围坐而谈,依风伴水,其乐融融。《兰亭集序》中的文人雅聚——流觞曲水,这也正是我们所向往的场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盛景、贤人、有酒、有诗,好不惬意。这一切怎能不让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生敬畏。因此,在赏析“乐”的时候,我重点介绍了传统文化——“修褉”,可能人们早已淡忘,但语文课就是这样,它就是要唤起人们的文化认知,培养人们的文化自信,——并让同学们模仿“流觞曲水”,有感情诵读。层层渲染之后,文化韵味十足,尤其再加上同学们声情并茂的诵读声,更是凸显传统文化的魅力。情不自禁,自己也随声诵读,陶醉其中。此外,我们都知道《兰亭集序》最突出的特点是书法的魅力,而这也正是又一次引起自己共鸣的地方。因为自小学习书法,对书法有着独特的情怀,情怀之下,我决定发挥自身专长,创设情境,让学生切身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因此在讲解“怀”字的不同写法时,如何由笔势的变化揣测作者的情感变化,我斗胆写了其中两个“怀”字,心情愉悦时与心情沉重之时笔锋是完全不同的,这样的区别只有通过书写运笔才能感受出来,通过展台、投影很好地实现了这一教学预设,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理解。但课堂展示书法环节的时间宜短,不能喧宾夺主,不能上完课之后,大家记住的是你的书法而不是你这堂课。语文课一定要突出其语文性,虽然它包容万物,但绝不是各个学科的综合,首先它应是一节语文课。这样的语文课展现韵味十足的传统文化,才会是水到渠成,学生易于接受!
三、紧扣学科素养 智慧生成文化
语文课绝不只是形式的翻空出新而忽略了其实质性的内容。本堂课环节的设置我都力求为教学目标服务,不能是“徒有其表”。紧紧围绕“普通高中语文学科素养”,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实现能力的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我觉得前三点都是为最后一点服务的,我们学多少,讲多少,最终都是为了“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紧扣学科素养,课堂的总方向是回归文本,“咬文嚼字”,如此才能理解好一篇文章,若要理解透彻还需下一番功夫。学生在回答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时要求他们都要联系文本,切不可架空理解。這就是我们常说的“言之有物”。而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观题都要求结合文本做答。课堂指向性明确,链接高考。且真正提升学生素养。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既是语言的建构,更是思维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鉴赏文本的能力。更好地理解文本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化,进而传承文化!尤其在分析王羲之情感变化的最后阶段时,谈到王羲之的生死观,以此拓展探究,让学生结合文本或自身实际谈谈对“生”与“死”的理解。由于学生前期对文本较好地理解,所以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每个学生都能结合文本或现实,谈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学生回答,精彩纷呈,至今犹记:“我们害怕死,是因为我们没好好活过,留下了太多的遗憾,所以有生之年,我们不应虚度光阴,要充实,要向上……”听后感动不已,我觉得这应该就是这堂课我所力求实现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文本,穿透古今,感受羲之情、文人情,感受传统文化自身散发的魅力,生成自己的文化内涵。而这不也正是我们在“寻根”抑或寻找“文化自信”过程中,我们一直所觅之处么?
文化贯穿始终,课堂有声有色。但我们常说“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然本堂课也呈现很多遗憾之处,如学生体悟情感时,“火候”不到,教师急于给出答案,限制学生思考的空间等等!但也正是遗憾才能给人更多美好的遐想、回味!在学生激烈讨论之际,老师把控课堂命脉,及时总结!趁热打铁,在展现四个“怀”字之后,我又现场书写这样几个字:“领悟于陈迹,有为在盛年。”一个我自己理解的“怀”,这是我个人的感怀,情怀,个中滋味,一言难尽。希望我的学生能让生命尽情绽放,奋发有为。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说道:“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我想传统文化给予你我的绝不是负担,它会连通古今,让我们在黑暗之中看到光亮,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生命和文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