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思辨阅读教学策略之“移情”阅读法

2018-10-16高良连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9期
关键词:移情孙权木兰

高良连

面对从没见过的全新的写人叙事的文章,我们该从哪些角度去确定教学重点?或者又该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真正走入文本去体会作者笔下的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些都是教师们在备课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有的文章时代背景久远,有的文章中涉及的生老病死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都无法产生共鸣,因为没有经历过,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难产生兴趣,更别提深入阅读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而情感作为阅读主客体交流的媒介,对阅读活动的结果起着关键作用。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赛尔在《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一书中认为,任何作品中都存在着读者可能实现的种种解释的萌芽。朱光潜先生曾提出“移情不仅是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也是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移情”这个概念产生于十九世纪后半期的西方美学,德国“移情派”美学家立普斯注重审美观照中的自我活动,特别是集中对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进行心理分析。自此,“移情”阅读法打破了主客体之间的对立关系,主张将主客体融合起来,站在客体的角度进行审美活动,这与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以我观物说”异曲同工,读者与对象的关系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状态,阅读理解的结果就更加真实可靠,更具有思辨性。如何引导学生在思辨基础上进行“移情式”阅读,在古诗文、散文等文体教学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里,我根据教学经历对此提出几点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咬文嚼字 入境入情

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元素,是感知文本的入门之径,是解决阅读疑惑的阿里阿德涅之线,也是所有移情式阅读的基础。思辨阅读要求我们合理地理解文本,通过适当的依据更准确地、辩证地体会作者的观点或情感,就容不得漫无边际的猜测,因此,我们可以挖掘一些关键字词句作为推断和想象的依据,从而体会文中所写的情境,找到问题的答案。以朱自清的散文《春》为例: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欣欣然”这个词说明大自然是在甜甜的睡梦中苏醒过来的,那场冬梦没有痛苦,大概是因为有“春天的希望”在招手呢;“朗润”,意思是明朗滋润,刚刚苏醒过来的花草树木山山水水全都带着水的滋润,与秋天的“枯萎、干燥、凋零”相对应,那是生命的象征,是活力的象征。很快,“水涨起来了”,这种生命力的蔓延速度惊人,无不显示着春天蓬勃的生机。

2.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华夏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这里的“甜味儿”本该在舌尖上才能感觉的出来,可作者却能通过看、闻等感官动作发现花儿“甜”的味道,说明花香之浓,也让人仿佛想到了众多蜜蜂围着这些美丽的繁华酿造出来的甜甜之蜜,与下文“蜜蜂嗡嗡闹着”相照应;而“闹”字又让人感觉很热闹,花儿热闹地开放,蜜蜂蝴蝶儿们也过来凑热闹,好像春天来了,万事万物都要从困顿中解放出来,聚在这春天的世界,来一场大联欢;“闹”字不仅写出了蜜蜂的多,还写出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快乐。置身于这样的世界,怎能不感受到春天的魅力!

3.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这个“逼”字,有“刺眼”之意,形容小草的青也许因春雨的滋润带着强烈的亮度,又带着一种主动炫耀式的展示,仿佛在得意地告诉人们:“瞧我多么灿烂!”看完之后,读者是不是也感受到了这春天的俏皮?

二、对话演绎 引入情境

分角色朗读是进入情境、理解文意最直观的方法之一。读者在模仿文中人物说话的口气时,不得不从文中人物的立场出发,或惊喜,或愤怒,或平淡,或起伏。每一个轻重读和升降调,无不包含着读者对文本人物心理的仔细体会。以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为例,迅哥儿最讨厌那个道理古怪繁瑣的阿长,因为他觉得那是愚蠢的迷信,也耽误了自己玩耍的时间,但阿长却是乐此不疲地“缠”着要迅哥儿“说恭喜”“吃福橘”,这一冷一热之间却反映了两人不同的心理特点。上课时,可以尝试编造相关的对话,让同学们以角色表演的形式再现情境,直观地感知文字背后的人物形象:

阿长(极其郑重):哥儿,你牢牢记住!(睁大眼睛、停顿表示强调)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

(做欢笑恭喜状→)阿妈,恭喜恭喜!

(收敛笑容,音量增大→)记得么!

(随即变得严肃,再次强调→)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

(重读→)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

(拿起橘子晃了两晃,表情变得微笑、满足→)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迅哥儿:各种表情变化自由发挥。

第二天早上,阿长(一看到哥儿醒来),立马伸出臂膊,一把将他按住,惶急地看着……

迅哥儿:(一脸惊恐,不,惊异,突然开窍):阿妈,恭喜恭喜……

阿长(不等哥儿说完,立马眉开眼笑地截话):恭喜恭喜,大家恭喜!哈哈哈!嗯!真聪明!恭喜恭喜!哈哈哈哈!

迅哥儿: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终于解脱的表情)。

阿长是个底层老百姓,地位低,受教育程度自然也低,然而她却能够了解哥儿内心所想,在不识字、说不清书名、对书的内容仅限于哥儿平时的念叨的情况下,买来“三哼经”,其中包含着多么伟大的爱和勇气啊。这里教师也不妨设计一下阿长与书店老板的对话,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阿长的“爱之神力”。

三、背景调查 知人论世

这里的背景分为写作背景和文本中的人物生存背景。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通常离不开作者、编者的写作意图,它包括文章编录、撰写的缘起以及写作目的,是判断文章价值的最直接的依据,读者有必要移于“编者、作者之情”来辅助理解;而文章中人物的生存背景又是思辨地从文本出发,避免主观臆断的衡量标尺。因此,读者若能把自己置于文中人物的生存背景之下,也许会看到作为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旁观者所看不到的本质。以下分别以《资治通鉴·孙权劝学》和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为例对这两类移情分别讨论分析:

《孙权劝学》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课下注释①注明: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题目是编者加的。可这篇标题含有“孙权”字眼的文章,给大家的印象却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成语,而这个成语的主语“士”不是孙权,而是吕蒙。那么,孙权和吕蒙到底哪位才是这篇文章的男一号?这篇文章放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作为开学初的第一篇文言文,明显是鼓励大家要像吕蒙那样好好学习,令人刮目相待的意味。然而若从《资治通鉴》编者意图来看,孙权才是主角,原因有二:

1.从内容上看,前半部分是讲孙权劝学,为什么不能理解为孙权目光长远,看到吕蒙不思进取,所以主动鼓励他学习呢?至于后半部分虽然孙权没有出现,但从鲁肃对吕蒙的惊叹中可以看出孙权劝学成功了。因此,整篇文章就是在写孙权劝学的全过程,包括结果。

2.从原文创作意图来看,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的名字是取于宋神宗“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之意。宋神宗赵顼自幼好学,对当时北宋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立志富国强兵,很显然,这本书的名字无不寄托了他对贤君治国策略的崇拜和借鉴。司马光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改革家,他主编《通鉴》的目的也很明确:“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因此,文章应该从领导层人物借鉴治国之道的角度来理解。文中孙权治理东吴的智慧就包括他如何对待吕蒙这种武将的素养成长:

①暗中观察,心里有数。如果不是这样,孙权怎么会有劝学之意?孙权对吕蒙的粗暴拒绝不但没有生气,而且更加耐心地开导和鼓励,说明孙权作为一个君主,非常重视武将的文化修养,对臣子的脾性也是比较了解的。

②语重心长,以身作则。一次劝学不成,就继续解释和开导,用低要求“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结合微微不满的责备,让吕蒙继续听下去;然后指明学习的目标和范围“涉猎往事”,紧接着用自己作为日理万机的一国之君尚且经常读书,把吕蒙驳得心服口服。文章结尾吕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种呼之欲出的得意,也该归功于孙权的“劝学”吧,这难道不是孙权作为君主的智慧吗?

③平等待人,毫无架子。从人物的对话不难看出东吴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孙权高超的御臣之术。

看来,这个孙权不简单,除了紫髯碧眼,形貌奇伟,年少万兜鍪,还擅长心理学、管理学、辩论、教育学,不仅是领导层人物,就连老师、家长们都能从中得到很好的启发呢。

都说价值观念更多取决于社会文化的塑造,不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从他们的生存背景、生活经历出发而做出的判断和评价都是耍流氓。就如最近备受网络热议的“王凤雅之死”事件,作为旁观者,我们习惯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当事人“肆意指挥”,当悲剧发生时,面对源源不断的质疑、质问、指责、骚扰,又有谁去想过一个长期挣扎在贫困和愚昧的农村生活中的家庭,面对这种巨大的灾难又有多少无奈和痛苦呢?

而在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中,白求恩同志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益求精、尽职尽责”的人,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完美了,但这么一个符号化的人物总让人觉得不接地气。我们有必要尝试从白求恩的经历出发,去探究到底是什么给了他奉献一切的动力,让他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也许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陌生的异国人。

白求恩曾经说过,“母亲给了我一个传道家的性格,父亲给了我一股要行动的热劲。”他的父亲是传教士,母亲是牧师,父母从小就教育白求恩“为民众服务”,这种坚定的价值观一直扎根在他的精神世界,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富人有富人肺结核,穷人有穷人肺结核。富人复原而穷人死亡。如何进行根本而又彻底的调整?医生个体根本无能为力。”这样的思考让他在1935年毅然带着他的医疗热情、技术和设备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随后参加了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游击战。臨死前,他说“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原来,白求恩同志不是天生就以天下为己任并愿意付出一切的神人、圣人,他所具备的品质与他生长过程中受到的教育以及所见所闻有关。罗素曾说过,“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经常把我带回现实的世界中……它如阵阵飓风,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人类的苦难让他们产生了同情,虽然痛苦,却是人生的信仰,也是活着的最大意义。通过背景移情理解后的白求恩,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才更容易走进读者心中。

四、性别共鸣 求同存异

都说男女有别,这种“区别”不仅在于生理,更在于心理。男女性别差异在很多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势,譬如老师职业一般是女性,领导阶层一般是男性等,这与传统性别文化紧密相关。李义天在《移情概念的渊源与指称》中认为读者与文本人物之间“必须存在类似的心理结构即必须具备同样或类似的欲望结构,必须能够被同样或类似的外部事物或内部意象所激发,才能产生同样或类似的快乐或痛苦的心里感觉”。因此,从性别角度移情,同时兼顾时代背景下同一性别文化的差异,也是有趣的思辨阅读之道。

以《木兰诗》为例,木兰是生活在北朝的普通女性,虽然有研究资料称北朝妇女多具备尚武精神,但从原文来看,“同行十二年,不知道木兰是女郎”说明那时女性从军为数尚少。北朝女子也许粗犷豪放,也许有习武的习惯,但对于一个毫无战场经验的女子来说,突如其来的从军生活怎能不让木兰心生惶恐与忧思?不然,也不会“唧唧复唧唧……惟闻女叹息”了。因此,诵读关键,就在于“性别的考量”。以下面两个句子为例: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前两句的主语可能是母亲,她见到女儿不停的叹息,出于关切,她询问。“思”就是“忆”,为什么要问两遍呢?是不是太啰嗦了?这里我们可以想象这种询问的语气应该是小心翼翼的,试探性的。毕竟谁也不知道木兰的心事,说不定是什么难言的秘密呢?所以应该轻轻地读,慢慢地问。而木兰的回答也许还在纠结,也许不想让母亲担心,于是多次强调自己没什么事。但后来还是说出心里话了,说明她刚回答的时候内心是犹豫不决的。所以可以读得慢一些,有种“欲言又止”的感觉。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这里有两种看法:①应该读得快。因为木兰心意已决,语速快一些能体现出木兰的从容和时间的急迫。②应该读得慢。木兰在离家之前,应该对家乡还有不舍,东南西北并不是具体四个地方,而是互文的手法,表示市场的每个角落。也许这是木兰对家乡的告别吧。

其实这里还可以理解得更深:木兰作为一个深闺女子,对漂泊、对战争哪里有什么概念?尤其是要长年隐瞒自己的女性身份,在一群男人堆里出生入死!如今即将踏上征途,面对她的将是什么样的生活和未来?不得而知。木兰此时心里应该是坚定中夹杂着迷茫和孤独。因此,可以尝试把节奏拉长,读出这种迷茫感。

五、角色替代 理解启发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移情作为一种心理疗法引入到心理学中。在心理学领域,移情又称“同理心”,设身处地以当事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心境。那么,将自己代入文本,成为文中的一个人物,去体验其经历,感受其感受,找到与读者生活经历中相似的角色关系,不难有更深刻的体会。

以《秋天的怀念》为例:文中的人物不外乎“我”和“我的母亲”,读者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双腿截瘫的“我”,想象成辛苦支撑起一个家庭、照顾双腿残废儿子、同时自己又饱受肝病折磨的艰难生活着却又默默承受一切的母亲。尽管我们无法也不必去体验“残废”,但从一颗恻隐之心出发,从自己与父母的点点滴滴出发,再去仔细体会课文中的一些关键句中的关键词,也许就能很快进入作者的心理世界了。正所谓“天下父母心”,如此而已。举几个例子: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

“悄悄地躲出去”:可以想象,母亲眼睁睁看着儿子承受巨大的病痛和内心的折磨,以及其自暴自弃的行为,母亲心里多么希望失去双腿的人是她自己!她宁愿替儿子承受一切,哪怕让她去死!只要儿子好好的。此刻也许她多么想冲着天空大喊,喊出心中对命运不公的抗议,然而她不能。她甚至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个动作,生怕不经意间又触动儿子敏感的神经。我仿佛看见她强忍泪水,站也不敢,走也不舍,只能用十二个字来形容:手足无措,无能为力,痛不欲生。于是,她悄悄地躲出去了,期望着儿子能通过发泄早点平静下来。

“偷偷地听着”:母亲不放心儿子一个人独处,却又不得不让他一个人静静。这与之后让“我”去地坛,她始终又担心又无奈,偷偷地跑来看“我”一样。母亲以自己的宽容默默地呵护着“我”,却丝毫不敢惊扰“我”。

“又悄悄地进来”:当一切恢复了沉寂,说明儿子的情绪得到了稍稍的暂时的平复,母亲生怕一不小心就扰乱了这可贵的平静。而在进来之前,在一切恢复沉寂之前,母亲到底经历了什么?这些“我”未曾想过。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扑过来抓住”这两个动词传神地描绘了母亲的焦急与忧虑。动作之快,力量之大,生怕儿子继续捶打自己的双腿,伤害自己。这是一个母亲保护自己孩子的本能反应。也许母亲也希望能够让儿子感受到她的这种温暖的力量,让儿子知道,母亲一直在他身边。

“忍住哭声”:强装镇定,想用尽力气来伪装自己的痛苦,其实她心都快碎了。只不过这个时候她不能倒下,她必须用自己的坚强来安慰、鼓励儿子,给儿子重生的希望。

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憔悴的”:病痛的折磨,对儿子的无边的担忧,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身与心的多重煎熬,几乎摧垮了母亲。

“央求、喜出望外”:这是一个有求于人才用的词,一般是为自己求得某些好处。可是这里却用在一个母亲对自己的儿子上,所求之事不是为母亲自己,而是为她所求之人!儿子一松口“什么时候”四个字,让母亲喜出望外:终于在儿子紧闭的心门撬开了一条缝!母亲充满惊讶又欣喜若狂,仿佛天上掉了一块馅饼,为同情、可怜她一片爱子之心,让她如接住嗟来之食的乞丐般,惊喜、满足。

从来都是儿子求母亲,如今角色错位,写尽了一个母亲的卑微与伟大。卑微的事母亲在儿子生的希望面前,早已不计较一切,只因为她理解儿子的痛苦。她宁愿低到尘土里;而这种卑微却又含着世间最真挚、最无私的伟大。

4.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忽然”:母亲的敏感,比儿子还敏感的敏感,说明儿子在母亲心里有多重要。记得史铁生曾说过,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又悄悄地出去了”:如果说之前悄悄出去是因为怕自己的言行触动儿子敏感的神经,那么这一次“悄悄地出去”正是由于犯了自己所担忧的严重错误而怀有的深深的愧疚与自责。我想,也许是这样反反复复的情绪上的小心翼翼、紧张等复杂情绪的刺激,让母亲病情恶化,才会在出去之后就“大口大口吐着鲜血”,以致于就这样离开人世。

总之,以上提到的几种“移情”阅读法旨在打通阅读主客体联结的通道,从而以更加细致、可靠、深入的方式走进文本,再反馈到读者的阅读体验中来。这五种方式也不是孤立的,他们以语言文字为理解的钥匙,可以互相渗透,多管齐下,构建属于主客体的审美共同体。

同理,“移情法”不仅适用于阅读,如果将上文所說的“审美客体”即“文本”替换成“客观世界”,那么,当“主体沉浸在对客观世界的观照中时,他的主体意识,包括审美观念、主观情绪以及他对对象的认知等,以一种主观感受的投入方式,为对象笼罩上一层厚重的主观色彩。此时,客体便被注入了主体的生气,获得了此前从未有过的光彩,具有了鲜活的生命意义。”这个“意”便代表主体的创作意图。移情是主体情感的释放,又是艺术形象的内在灵魂。而且还意味着主体是在进行着有目的的文学创造和表现。在写作之前,我们也有必要先通过体验、调查、研究等方式将自己移情于所写的对象,尝试结合自己的写作背景,从写作对象的背景、性别、角色关系等角度进行研究,并结合形象、丰富的语言文字,方能创造出最好的文章。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

[2]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

[3]岳介先.立普斯的移情说美学.[J].江淮论坛.1994.04.005.

[4]李义天.移情概念的渊源与指称.[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第44卷第1期.

[5]焦亚东.文学创作与鉴赏中的“移情”说.[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19卷.总71期.

猜你喜欢

移情孙权木兰
我和虎“木兰”的酸甜苦辣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斯洛特的移情机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任用拆台的人
七擒孟获
任用拆台的人
心理咨询中如何识别和应对反移情
我和虎“木兰”的酸甜苦辣
心理·学
婴幼儿移情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