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跨文化理论框架
2018-10-16肖雨
【摘要】本文通过对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发展历程的回顾,采用改进的语言教学三层次模式,来对语料库翻译教学中使用的方法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译员培训对语料库的运用非常成熟,而译员教育对语料库的运用刚刚获得一些进展,却缺乏跨学科理论框架,是导致译员教育对语料库使用不当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尝试提出一种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跨文化理论框架,介绍了该模型的架构原理,具体包括外语教育中的象征能力和整体文化翻译概念,对于翻译专业的学生提高基本技能技巧起到一定的助力。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教学;跨文化;理论框架
【作者简介】肖雨,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引言
近年来,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作为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呈现出了大量相关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已经具体阐述了如何把语料库应用于专门用途语言课堂上,如果把语料库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等等。因此,可以说,语料庫融合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涉及计算语言学、对比语言学、lsp研究信息、通信技术、语料库、语言学、词典学等,同时也充分吸收了翻译研究中描写与理论分支的优点。总的来看,语料库应用于翻译研究由来已久,推动翻译研究学科朝向多与性、跨学科性和实证性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全方位探索语料库翻译教学领域,语料库翻译教学是应用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大量语言的对比分析又促进了应用翻译研究的向前发展,在对语料库翻译教学领域探索之前,首先要把握相关术语的概念。那就是语料库翻译教学、翻译教学、语料库。同时,我们还要科学合理的探讨语料库翻译教学中所使用的方法,以最终获得一个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跨文化理论框架。在该理论框架中,语料库可以把教学过程转化成文化与语言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交流,以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求,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促进外语教学中对翻译前景的讨论,以及推进不同国家在跨学科及跨文化方面的交流和对话,为翻译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语料库翻译教学方法
本文采用三层次模式,来对语料库翻译教学方法进行考察。具体来讲,由教学设计决定了结构,并且教学途径和理论又紧密相关。该教学方法由教学步骤实现,需要设计的要素包括学习活动类型大纲模式、教学方法以及特定目标。学习者教材与教师角色,“途径”是指翻译教学中相关的理论来源,“步骤”是指在课堂上完成设计过程所涉及的层次。
基于语料库的译员培训。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苏联发展心理学家提出了合作——建构方法,但是,由于该著作被斯大林所禁,导致合作——建构方法未能被使用。直到1962年,语言与思想著作在美国出版该书中融入了大量的合作——建构方法,进而被西方发达国家知晓。随后,90年代以来,合作——建构方法已经成为了教育哲学及教师培训课程中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之一。如今,采用合作——建构方法的翻译教师,已经大量使用语料库。在合作——建构方法中,重点强调教师的构建角色,这为正规教学研究和心理学搭建了桥梁设计,以项目的活动和协作学习为前提条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自信、能干的专业人员。具体来讲,教师在教学中担任客户与学生的调解员、项目负责人,为学生能力问题提供意见反馈,提供母语使用者的相关信息。一般情况下,在翻译实践课堂上,学生需要搜索的形式参与到具有真实场景的翻译项目之中,使用单语和双语来对写专业术语、语句、语法、短语、词汇进行检索或考察,语料库也可以用于对计算机辅助翻译过程中翻译的质量进行有效评估。
为翻译学员提供基于语料库的语言教学。用于翻译学员的基于语料库语音教学法是以交际语言教学法为前提的。所谓的交际语言教学法,侧重于通过提供良好的综合背景知识,来关注个人发展以及语境具体表达的意义。交际语言教学法是从语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涉及到的文学家有辛克莱、韩礼德、弗斯。当然,英国学派的语篇分析假设语言学,即是应用科学也是社会科学语言语,语言反映并传递文化,形式、语法、意义密切相关,语言反应并传递文化。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具体强调了语言表达形式的有效性、得体性以及可行性,用于培养队员的应变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意识应变能力。所谓的交际能力是指对资源尤其是新资源的自主学习以及运用的能力。所谓的思考能力是指存储、实践以及采用、翻译策略的能力,而意识是指思维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意识是受到表达文化的影响,用于塑造译员的伦理态度和职业角色。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协调者,打个比方,学生相当于旅行者,而教师导游。“步骤”是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并且这些活动都是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由此可见,通过参照语料库,能够挖掘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第三,专门用途英语教育中的翻译教学。专门用途英语教育中的翻译教学是一种基于语料库的教学方法,是从新弗斯学派和弗斯学派的研究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数据驱动学习法被提出以后,才慢慢的形成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方法。其中,学生充当研究者的角色,教师充当协调者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来完成真实的交际任务,例如,利用双语专门语料库来提取准确的对等成分,通常在“一出、一入”过程中应用,也可以用语料库来评估翻译软件。所产生的译文准确性较强,不论是从语料库方法的设计、步骤还是途径方面来看,译员教育和译员培训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跨文化理论框架
第一,整体文化翻译。这种整体文化翻译包括的三种模式,分别为代表、传送和跨文化行为。1.翻译,翻译通常是原文文本的代表。2.传送,实现了把由文本的相关要素传送到目标语文本中。3.跨文化行为,主要指把外来的文化形式融入到文化中的一种现象,用于把一篇文本的过度编码要素移位,具体来讲,这些要素包括故事类型、题材以及其他的文学要素。从上述三种文化交流模式中,我们可以发现,模式的协商和平衡是由历史语境和特定的文化所决定的,并且,代表和传送行为已经被广泛研究,但是,跨文化行为切为获得深入的分析探讨。
那么,这些文化接触模式可以被看作是宏大的跨文化理论框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该理论框架的优点:首先,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在未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从事翻译工作的重要性,要尊重文化差异并灵活进行翻译工作。其次,这个整体的理论框架证明了翻译是跨时间、跨文化、跨语言的概念。再次,整个框架有助于建立翻译类型学,以及发现不同语境的差异性、相似性,进而确定传统中的翻译取向。
从整体上来看,翻译文化差异的整体方法参考了“惯习”观点。所谓的惯习是指有可转换的、以及持久的性格所形成的系统,该系统通过鉴赏、感觉和行动,把过往的经历融合在一起以完成不同的任务。惯习主要是由于整个翻译过程、翻译文本以及翻译任务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译者要充分的在翻译过程中考虑文化差异性因素,并为译者提供理论框架,指导翻译过程。与此同时,为了该理论框架有更强的实效性,专门提出了文化因素作为参考。文化因素具体包括文化习俗、文化范式、语篇、隐喻以及过度编码。例如,具有文化标志性的概念:纯洁、勇敢、财富、自由、进步、羞耻等等,这些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对于社会性格、文化习俗都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关键词”是指那些用于构建特定文本的特殊文化要素或是文化中标志性概念。在《最蓝的眼睛》小说中,蓝色眼睛是指美国的种族霸权概念,隐喻影响到群体对世界的视角以及群体的思维表征。另外,不同语言的概念隐喻不同,利用语料库来分析恐惧和fear,就会发现,“Fear is an opponent”这个隐喻受fear影响的状态,在对应的汉译中去描述受fear影响所做的尝试。从这个角度来讲,语篇促发行动,并購成习俗,这可以从《受威胁的隐私》自传体作品中体现出来。文化范式的例子大多包括修辞手段的运用,文本论证方式,幽默的逻辑顺序。需要强调的是,修辞手段的运用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期背景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比如,阿拉伯语议论文通常采用多种途径,对同一信息进行表述,具有重复形式和重复内容的特点,用反复的方式来增强效果。另外,文化习俗包括亲戚关系、地址、命名方法、称呼等,一方面彰显了个人的社会身份,另一方面,也会对社会凝聚力的形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文化习俗也不尽相同。
第二,象征能力。象征能力的前提条件是所使用的语言具有象征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主观现实。例如,价值、态度、情感、感觉的形式构建。其次,通过代表客观现实的象征形式以及约定俗成,来协调生活方式,作为象征系统语言,具有述行和文本两层意义。近年来,伴随语言在不同语码间转换的频繁,语言的附加意义越来越丰富,象征性本质也不断得到加强,这主要是因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符号、词语以及思维、概念、定位看作一个整体,但是,从母语的环境中,却是把上述诸多方面的事务看作是整体。因此,符号的象征意义就非常明显尤其,是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所指和能指之间的符号差别,不容小视,这也是语言学习者存在完全不同联想的重要原因。
因此,从总体上看,要想习得象征能力,学习者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明确象征形式并不是简单的交际策略以及词汇列表,而是用来体现思想道德经验并引起情感共鸣的。第二,明确语言形式影响思维表征的具体途径。第三,从语篇特征来对意义进行阐释,具体包括社会符号、语域、文体体裁、形式等等。在象征能力形成中,想象起到决定性作用。所谓的想象并不是空想,而是在语言使用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想象,想象也被称作为多语想象。想象是用一定的方式来讲述故事世界,参与讨论,并对将来的我们进行想象,对未来的成功或失败进行估计。象征能力需要由各方面文学想象来提供养分,学习者既实现了与真实的他人的沟通,也实现了与想象中他人的沟通。
三、结语
总之,本文主要从基于语料库的译员培训,为翻译学员提供基于语料库的语言教学以及专门用途英语教育中的翻译教学三个层面,提出了语料库翻译教学方法。然后从整体文化翻译,象征能力两个层面,提出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跨文化理论框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一定的助力。
参考文献:
[1]史钰,任荣政.中医基础理论中英可比语料库的构建与阴阳理论跨文化传播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7,10(5):585-589.
[2]陈江宏,谭杰.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相互影响及表现[J].北方文学,2017(8):151-152.
[3]陈江宏,谭杰.英语教材语料库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上),2017(4):150-151.
[4]杨娟娟.基于跨境电商的汉日双语语料库构建暨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6):101-103.
[5]江亚庆.基于语料库的汉英高阶学习词典中国民族乐器词项译义策略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