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018-10-16蒋玲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语文教学学生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贯穿我国整个九年义务教育体系,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人文素养的概念进行了解释说明,并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070-01

1 人文素养定义

人文素养是一个组合词由人文和素养组成,人文是指人文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以及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素养等同于素质,是指一个人的各项能力与精神的总和。人文素养则是指一个人在不断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某种事物的看法以及内在的品质精神。

2 人文素养所应包含的内容

人文素养一般包含人文知识和技能,人文能力和方法以及人文精神和品质三个方面的内容。人文知识和技能是指个人在学习人文学科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以及在学习过程所形成的技能。人文能力和方法是指个人在学习人文学科中所形成的各项能力以及所悟到的学习或者处理一些事务的方法。人文精神和品质是人文素养的核心,是指个人通过长期学习培养的自身品质以及所具备的文化精神。

3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是我国人文教学最基础的科目,也是最重要的科目。但是,据有关调查发现,某些语文教学喜欢强加政治要素,把语文课当成政治思想课来上;或者完全把语文当成是语言的工具,并未注重去发掘其内在的人文性,要么运用一些复杂不当的方法直接语文所塑造的生动形象曲解作者本意,要么让学生不停的做题而没有让学生真正去实践,要么一切以所谓标准答案为准而限制孩子多元化的想象力。如果语文教学中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将会导致社会人文的缺失,忽视对内在精神文化的追求。

4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为素养的方法

4.1 课堂教育以学生为重

传统教学以师为重,老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讲解知识,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这样不仅导致教学成果不理想,还会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语文教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起到引领作用,要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因此,在语文课堂教育中应当以学生为重,老师要多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实践,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4.1.1 丰富课堂形式,活跃气氛

语文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可以采取问答形式、分角色朗读、学生游戏等方式,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能够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4.1.2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过后总有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语文老师不应当剥夺学生的权利,更不应该以所谓的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想象力,相反,语文老师应当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会去探索一篇课文蕴藏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当老师在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也会发现学生内在想法品质或有不正确的地方,以便于及时纠正。

4.1.3 适当加入思想品质教育

某些语文教学中很少会关注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大多都关注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习技能的培养。前面说过,精神品质是人文素养组成的最重要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适当加入思想品质教育,以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避免误入歧途。

4.2 提高师资综合素养

“得一良师,一生受益”,老师的水平决定学生能够到达的高度,老师的为人决定学生的品质。因此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应当从老师入手,提高老师的综合素养,可以通过以下的一些方法:

4.2.1 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

近些年来,我国为提高语文教师理论素养做了一些努力,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政策,以鼓励老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还要求各中小学每年必须定期举办教研活动,方便老师之间的学习交流等等。这些有利措施应当保留,各中小学也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办法执行。除此之外,各中小学也应当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一些有效办法来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比如,设立考核机制,要求老师定期参加考核,报销老师外出学习经费,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等等,这些都可以提高老师学习的積极性,实现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

4.2.2 重视老师的内在精神品质

心术不正的老师必误子弟,所以各学校还应当重视老师的内在精神品质。首先,在招聘过程中,面试官除了重视应聘者的专业水平及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关注其内在的精神品质。其次,学校也应当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大惩治力度,已修正不正之风。最后,学校在发现一些心术不正的老师后,应当采取强硬措施,不能心慈手软。

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社会栋梁。一方面,综合素养高的老师,更能够平等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综合素养高的语文老师更能够言传身教,为学生做好榜样,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所以,提高师资综合素养,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唐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J].吉林教育,2018(14).

[2] 李景梅.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的培养[J].校园英语,2014(11).

[3] 张毅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J].云南教育,2004(28).

[4] 李艳琳.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的看法[J].华夏教师,2017(15).

[5] 张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探讨[J].课外语文,2017(25).

[6] 李彩燕.浅谈山区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A].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发展研究(2017年版第一辑),2017.

作者简介:蒋玲(1994-),女,汉族,四川省仁寿县人,学生,本科,西华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教学法。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语文教学学生
学生写话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