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实践活动,渗透法制教育

2018-10-16何陵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9期
关键词: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教学探究

何陵

[摘 要] 初中生处于心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及时且有效地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于落实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维持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实践活动;法制教育;教学探究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但又对周围世界充满探索欲,如不加以正确地指引,很容易误入歧途。法制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防止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也更加突出了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走近相关单位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与法律充分接触,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

一、举办讲座,专业解析

举办讲座是诸多实践活动中较为简便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一种,它作为一种不同于课堂的知识讲授方式,相对来说更为新奇。讲座中更为专业的法律知识可以向学生提供更为专业的解析,让学生更为深入地认识法律,了解法律。

如在教学在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的相关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于课本中的法律知识产生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认知,学校邀请了市公安局法制科的工作人员进行法制教育讲座。在讲座前,学校教师先与法制科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力求其在科普法律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消化吸收课本中的知识要点,在达成了一致的基础上,法制科的工作人员从三个方面展开此次讲座,即: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和依法维权。在讲座中,工作人员深入浅出地为学生分析了学习法律的必要性、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以及如何有效通过法律进行维权等,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结合课本中的案例进行了专业化的分析,这使得学生对于法律的相关专业知识认识的更加全面和透彻,在提升了法律意识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本中所学知识的认知。

二、参观访问,激活体验

限于现阶段初中学生的考试形式,很多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学習不够重视,在课堂上学习法治知识也是只看中其中的重点知识。带领学生到一些法律相关部门或者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访问,能从多方面感官上激活学生的体验,切实感受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法律的遵守意识。

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这一课的内容时,为了使学生亲身感受法律的神圣不容侵犯的特性以及违反法律的严重后果,我们几位老师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了学校附近的法制教育基地。首先工作人员带领学生参观了各个展厅,为学生科普了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和社会公德。接下来,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述了一些青少年违反法律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的实例,由于这些事件都是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所以在这些血淋淋的教训面前,学生都深刻地认识到了法律的神圣不容侵犯。

社会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诸如以上的参观访问活动当中,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清楚地感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开始对这个社会有着强烈的代入感,对“法治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三、社会调查,深度探究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用法律作自己行为的准绳。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深度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的作用,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知到法律的存在。

例如,在教材《道德与法治》中,学生学习“义务权利伴我行”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就公民对“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义务履行情况开展调查。在调查开始之前,教师要先确定好调查的方向及调查的方式。笔者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专题为:关于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情况调查。在被问到是否会主动将垃圾放到垃圾箱中时,83%的人表示会,5%表示偶尔会,表示不会者很少;而在被问到如果买了假冒伪劣产品后是否会向有关部门举报时,有15%的受访者表示会,25%的受访者表示不一定,剩下的60%的受访者都采取了自认倒霉的态度不予理会。通过这两者实例,我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学生通过数据分析、现象解释以及总结概括等一系列过程后,清楚地意识到了现阶段公民们的素质显著提高,对于一些应尽的义务都能及时履行,然而却还有相当一部分公民们的维权意识淡薄,不懂得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点应当引起人们的注意。

通过以上的社会调查,学生深入探究了公民对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义务的履行情况,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义务履行情况是学生自己实际调查得到的,学生因此也能感同身受,这对学生自觉遵守法律,履行法定义务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四、走出校门,分析案例

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淡薄,自我防范意识也相对较低。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可以带学生走进法律的相关单位,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真实的案例。这样一方面是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防止自己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一方面也通过真实的教训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如在教学“法律护我成长”的相关内容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近一些单位,去采访一些维权人或者受害人的前身经历,其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令人深省:某公司职员王女士,在上班途中遇到抢劫事件,钱包被抢走,但王女士心有不甘,于是一直紧追不舍,最后抢劫犯恼羞成怒,一连捅了王女士数刀,使其至今昏迷不醒。在引导学生分析这则案例时,我主要采用问题式启发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即:1、王女士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遇到类似情况时你会怎样做?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利?这三个问题由浅及深,层层递进地为学生揭示了本课的核心内容,即:在遇到不法侵害时,受害者不应当逞一时之勇,而应机智地与不法分子周旋,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千万不能效仿案例中的王女士,其就是因为维权方式错误而不得不接受了惨痛的教训,这一点对于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所以应当引起广大青少年朋友们的足够重视。

法制教育是初中生应当接受的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以上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播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这种点滴渗透的形式可以令学生逐步了解法律,学会遵守法律,法制教育得以有效开展。这样,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成长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叶绮华.初中法制教育的开放性教学探索[J].学理论,2012(7).

[2]崔学军;欧元雕.初中阶段“三位一体”法制教育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2).

[3]陈元民.浅谈初中政治课如何有效渗透法制教育教学[J].学周刊,2014(9).

猜你喜欢

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教学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