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觉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2018-10-16黄长江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9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小学

黄长江

[摘 要] 开启少年儿童的心智品性事关教育强国、民族复兴的大局,“守住正脉、植种善根”应该是基础教育的头等大事。重拾“善觉”来诠释教育思想、创造文化资源、夯实学校底蕴、增强师道内涵、重塑文化自信,坚守教书育人“经国纬世、耕耘生命”的胸襟,在善道正觉的大气场下再言师德师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善觉教育”依从教育良知,践行“为他、成长”的理念,凸显“觉者善觉人”的主旨,期待以此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推动本地区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 小学;善觉教育;知行教学;改革创新

伴随着对生命性质的理性認知和道德滑坡的冷静剖析,教育善化作为一个久违而崭新的命题逐渐生成,回应了面临的教育困境与发展难题。如果教师罕有“道德光芒、人格魅力和传道形象”,教育怎能深入人心、德泽后人?学校教育再也不能仅有知识的传授,更应展现师生相濡以沫中真的继承、善的传递、美的启迪。笔者尝试以“善、觉”理念重拾教育信仰,打造文化气质。善觉教育探索的是“觉者善觉人”。

一、“善觉”的主旨内涵

古人云“善,德之建也”,还说“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可见德育之先,必从善始。《吾思/圣神贤》诗曰“深思熟思,必有奇思。信师行师,自可名师。圣学博学,方成绝学。知善致善,是为上善”这或许可以概括善觉教育的含蕴。

教育之“善”:教育要有求善理想;教师要有向善品质;教学必须改善方法;管理必须完善过程。

教育之“觉”:教师有悟觉——善于学习、乐于引导、敏于启发,有“律己带秋气,待人有春风”的教学形象;学生能自觉——主动学习、积极体验、开拓心智,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学习策略;学校传正觉——教书育人、传播真理、宣扬科学,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品格;教学细察觉——教学相长、知行相应、因学而教,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智慧。

二、“善觉”的思想体系

“人心惟危,唯系教育”。教育是靠思想的浸润发扬光大,用柔软的渗透塑造人性。“引导善,启悟觉”靠的是真的用心,达到美的彼岸。在践行“善觉教育”的探索中,我们初步建构了一条思想脉络。

教育践行一大特色:以善唤觉,以觉行善。

学校发展三层理念:坚持——善始善终;仁爱——长善救失;和谐——善政惠教。

质量提升四个方面:正觉、博学、知行、善思。

校长素养七大要求:居善地——当位;心善渊——沉静;与善仁——尊重;言善信——诚信;事善能——能干;正善治——开明;动善时——果断。

三、“善觉教育”的理论依据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以“善觉教育”的理念引导办学,古人早有实践,有诸多名言传世,意欲代代相承。

(一)圣贤警示

《三字经》记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告诫我们人是复杂善变的生物,没有自觉地保持,很难有纯粹的向善之心和彻底的求觉精神。正如许慎所说:上所施,下所效,教也;养子使作善,育也。《礼记》记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的是教育必须善始善终,走在一条唤醒觉悟、维系善性的道路上。《古今贤文》记载“从善如流、善尽责任”,就是启发后人要“善思、善学、善问”,以善启善,凝聚能量,引上“求真、向善、正觉”的人生之路。

(二)宗师实践

春秋时期的孔子就以“学、思、习、行”倡导教学,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学而时习之”,不断地“温故而知新”。孔圣人殚精竭虑,系统地编撰了“六艺六书”等教学内容,通过因材施教(个别教学,同问而异答)、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方法,以“半工半读、边工边读、小班启发”等形式,“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培养经世济民之人才。可见,孔子教育实践的根基就是善与觉。

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智慧精髓,千百年来昭示人们修炼内心强大的自己,开启与生俱来的正能量,从中获得幸福完美的人生。他的知行理论在良知品质和知行求觉方面深深地影响了国家的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

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行以求知知更行”的伟大实践,提倡教授法、创立小先生制、倡导平民教育、呼吁科学下架、成立工学团,以农立国(校长的形象,农夫的身手),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和“儿童教育思想”,无处不体现“努力做真人”的善性和“极力做奉献”的觉行,在中国大地上唱响教育的新旋律和最强音。

四、“善觉教育”的探索重点

“善觉教育”探索以“善、觉”为核心理念的教育如何引领学校的发展,架构科学的办学体系和先进的管理模式,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善觉教育”的理论架构、研究方法、管理策略与实践路径;二是实践中推行“善觉教育”的机制;三是打造一支致力于实践“善觉教育”探索的教育团队;四是积极推行“知行教学”的课堂教学方式。

五、“善觉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打造团队,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发展目标:教师要能“察觉根基,学高为师”

具体措施:博学深知、学以致用

教师对于学生,首先要做到“上善若水、先知先觉”,就是“知此事觉此理”要早;对于教学,做到“从善如流、自觉自愿”,自己觉悟而又主动愿意的态度;对于事业,做到“善尽责任、觉人觉世”,极尽所能启发他人觉悟。

学校的核心资源就是教师团队,塑造“有善性、有爱心、有宗风、有道行”的人民教师,实践”善觉“教育”,提升学校品质。

(二)整合体系,培养学生关键基本功

发展目标:学生要能“自觉参与,体验正见”

具体措施:经营教育行为,精心谋划活动

校长在“课程建设、教学质量、文化酝酿、活动效益和办学特色”方面需要深谋远虑,从“文化知识的滋养、善觉氛围的浸染、优秀传统的熏陶、深刻实践的体验”四个方面由内而外的引导自我体验,触发心灵觉醒,尝试“健康成长一条线;内心体验与行为表现两个点;德智体全面发展三个面”的模式。培育学生的关键素养,教育活动规划如下:

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少年宫活动立足“能力形成与知识获得要伴随心灵感动和情感震撼”原则,以期望达到“从经历中体验正觉,在见闻中拓宽心境”的效果。

(三)科研兴校,生发教师纯正传道心

发展目标:教学要能“悟觉传道,身正为范”

具体措施:修身正己、因材施教

学校在教研工作方面要有整体规划,在教理上要有自己的中心思想,让教师们“教有规,学有法”,不至于盲目跟从,迷失在多样化的教育观点中。教研主张提出“知行相应,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推崇“学问来自于体验、经历知识的建构是知识能力的真实基础”的成长经验。教学有主见,才能他山之石,为我所用。

从学校整体发展角度出发,教研工作的价值在于“唤醒主体意识”,成功的体验会使学生产生再次体验成功的欲望。课堂教学着重建立合作文化,通过互学和展学,建立学习共同体,营造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合作思想。倡导教师建立教学民主关系,实践、探索和完善“知行教学”策略,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瓶颈问题。

從教师专业成长延展,教育科研必须在教学中实践“先学后教、教学相长、知行相应”的理法研究。重视预学、强调互学、充分展学、预期研学,从而成熟教学风格、成长教师专业、成全学生梦愿。

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科研立足于“能觉、会觉、自觉”的学习态势,让孩子们拥有“正确的方法、良好的习惯、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志趣”。我校在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立项课题中积极践行“知行教学”,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方法:

从知行中拥有“兴趣、方法、习惯”,在理解中实践印证,获得满足,是全体教师的共同愿景。通过“行成于思、以知导行、知而能行、行其所知”的分步环节,让教育者和被教者都“知其然又知所以然”,用行动来决定知识的价值。正如徐特立老先生所说:没有行动上的发展和改造,从外面吸收来的知识就停止在脑中,成为原封未动的混合物,而不是化分和化合的新物质。“知行教学”是”善觉教育“课堂渠道从“善”、得“知”、获“觉”的好方法。

(四)传承国学,彰显校长课程领导力

发展目标:教材要能“明觉生命,善于传承”

具体措施:传承国学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校长要彰显课程领导力,开掘教育资源编写校本课程,期望“故事里的真理,情节中的人性”对孩子们有真的感召、善的浸染和美的熏陶,发挥课程教育的最优效果。

我校正在规划着以下几种校本课程:如《文明从这里开始》《醉美净峰》:镶刻中华印记。让孩子们记住民族壮大、文明发扬、科技进步、家乡历史等重大事件;《花开的声音》:记录成长经历。真实、深刻而又感人的成长故事就是儿童成长的最美营养;《人物杂说》:熏陶文人思想。经学济世思想、文人胸怀与学者形象是古代人文素养的集中体现。无数光辉的榜样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是中华文人的人性光彩,值得浓墨重笔的拓展学习;《故事闲评》:推崇因果教育。没有因果思量,很多行为妄自菲薄,自以为是,颠覆人性,扭曲价值。如果说“心浮气躁、追名逐利”是个人心态的变异,那么“人情淡漠和诚信危机”就是道德的沦丧,“行业虚假和生命戕害”更是价值观的泯灭,因果教育正是唤醒良知、寻回价值、植种善性的良剂,是触动心灵觉醒的妙方。拓宽教育视界,凸显生命意识,突出因果教育势在必行;《传经送宝》:宣传国学精粹。从百家经典、中庸之道、礼仪伦理到汉族文字、戏曲京剧、道家学说、中医理论、中国画、文史传记、诗词小说等节选富有儿童趣味聚集文化观点的内容,承传发扬是我们教育的责任与担当,也是教育人的眼光与视界。传承国学文化,还要根据小学生的基础,遴选和编造符合各年段的国学读本,大量阅读。

六、“善觉教育”的成效展望

教育之根本在于劝人向善、促人觉悟。向善使人走正道,觉悟使人有智慧。故,探索“善觉教育”是顺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趋势,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生命成长的人本思想,通过理性思考、创新规划和创造性办学,建立新型的农村优质学校,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我们渴望在喧嚣的教育环境中站定脚跟、返璞归真,彰显教育本性良知,践行“教育乃为他,成长在修行”的理念,凸显“觉者善觉人”这条“古已有之、行之有效”的办学之路,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推动本地区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老子(李耳).道德经[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9.

[2]呼庆伟.古代蒙学读本及其借鉴价值[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3]崔钟雷.论语·孟子[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2.

[4]王觉仁.王阳明心学[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5]胡晓风,金成林.陶行知全集[M].浙江:丽水学院学报,1999.

[6]黄仁贤,涂怀京.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与当代价值[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小学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