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特色开展多元化德育的实践与探索
2018-10-16姜召霞靳波
姜召霞 靳波
[摘 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良好的德育更是一个人成长的明灯,培养孩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对孩子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一项长期坚持和刻不容缓的教育任务。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革,学校德育工作越来越具有其复杂性和艰巨性,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结合地域特色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认真摸索德育工作规律,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与模式,讲究德育工作艺术,才能发挥德育工作效能。
[关键词] 地域特色;多元化;德育教育;实践探索
当今社会,为了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和谐发展,教育是首位,而教育的首位是德育,进行德育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良好的德育更是一个人成长的明灯。培养孩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对孩子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和刻不容缓的教育任务。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曲阜文化讲话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结合邹城地域文化底蕴,衔接学校、家庭和学生现状,基于当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变化提升的实际,我们为学生的德育提供了更多更深更广的教育平台。学校德育工作虽然越来越具有其复杂性和艰巨性,但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摸索德育工作规律,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模式,讲究德育工作艺术,才能发挥德育工作效能。我们结合实践尝试和积极探究,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多形式的活动教育,德育工作全方位、多元化取得实效。
一、树立“榜样工程”,以德育人
德育工作,教师为本,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教师代表一所学校,每一位教职工就是一个育人环境,就是一个榜样。为此,学校提出“学校无小事,件件为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榜样”的德育思想,要重视师德建设,要制定、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抓学习,树榜样,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等有效措施,提升教师人格素质和师德水平。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绝不是一人之力,必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新格局。
我们全体教职工必须加强品德修养,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和公民基本道德,要以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影响和感染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应加强学习,修身养性,以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教风、高尚的品德、果敢的作风赢得学生的尊敬。教师要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善待家长和每一位学生。学校上下只有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班主任、科任教师、后勤管理人员通力协作,才能形成一个以德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围绕“特色课堂”,以学育人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生的主要实践活动是学习。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最基本、最常规、最有效的一种德育途径。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它们的教育作用是直接的、毫不隐讳的,教学的教育作用应该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工夫。以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思想品德课为特色课堂抓好德育的同时,各学科都要结合实际寓思想教育于学科课堂教学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实验中,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的实现,无不要求我们在结合时代特征下教学要渗透新时代德育思想。
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方式可分为直接式和渗透式。直接式的德育优势不必多说,渗透式是通过欣赏、抒情、表演、竞赛和沙龙等形式,唤起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情感,陶冶情操。
三、创设“人文环境”,以景育人
为学生营造好的教育环境,在校园内要“构建三境”,即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以及创设高雅的人文环境。优美的自然环境能陶冶人。在校园内,树木青翠、绿草如茵、花吐芬芳、假山池沼、翠竹奇石,优美的自然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校园成了育人的载体。
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鼓舞人。在学校里,形成了一种尊师爱生、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和睦共处、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校园气氛,就会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支撑性的学生成长的氛围和环境。
高雅的人文环境启迪人。校园侧墙刻上“效力于祖国,奉献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报答于父母”,这就是教育的真谛;校园内矗立一幅中国地图,版图下“祖国在我心中”六个金闪闪的大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情,宣传栏图文并茂,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这是对学生的要求和鼓励;醒目的校训、特色门墙标语以及过道走廊两旁的名人画像和名人名言,都在熏陶着孩子的心灵。教室、宿舍、功能室、食堂处处都是教育人、启迪人的名言警句,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必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借鉴“地域文化”,以导育人
两千五百多年前,我国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对于儒家思想的传承,子思、孟子和荀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儒学在汉代登上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地位的关键人物。以子思和孟子为主的“思孟学派”是孔子思想得以在战国时期发扬光大的一支重要力量,邹城是孟子的故里,邹城也是儒家思想传承的风水宝地,让孩子们从小认识子思与孟子,感悟他们的不老思想,为学做人、长知识提供丰厚的土壤。山东邹城是孔孟桑梓之乡,是文化发祥之地、国家级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让孩子们在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认识圣贤,了解这片沃土,知行合一,培养他们爱国、爱家、爱校的情感势在必得。
邹城市北宿镇后万村又是孟子的学生万章栖息所在地,万章刻苦求学的傳说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孟府劝学经》就镶嵌在万章墓围墙内,这些都为现在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提升和学习生活好习惯的养成提供有力的素本。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些孩子沉迷于物质生活而不思进取,导致品德素质低下荒废学业的大有人在。所以我们镇各中小学校、教师和家长有的放矢而积极借鉴学习,充分利用当下信息技术和地域传统文化,家校合体组建特色德育微信号,编著多部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正面德育教育和道德引领,已经成为当下德育教育的坚实根基和文化源泉。
五、启动“信息网络”,以法育人
信息技术的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我们丰富信息和便利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尤其在网络环境中,不同世界观、不同价值观的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世界,使不少学生混淆是非,沉迷其中,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让我们的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就拿游戏来说,有集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也有血腥、暴力甚至色情内容的。客观上说,现在个别网络游戏是不健康的,或是丑化社会,或是宣扬暴力,或是鼓吹侵略,或是践踏道德。对于单纯的中小学生,这些游戏无疑是一颗颗毒果,食之将严重侵蚀他们的心灵。我们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到网络的危害性以及如何让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和法治观念,真正解决了上网问题。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根据学校团队每个月工作的主题来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以“学雷锋·树新风”为德育主题的信息技术课中,教师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学会帮助别人的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既完成了教会学生制作简单PPT的教学任务,又让学生学会帮助别人,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习惯,取得了技术课程学习和德育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们通过介绍有关中小学生因沉迷于电脑游戏而酿成的悲剧事例,让他们明白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危害性。还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的论坛,并教给他们上网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提高他们对有害信息的识别能力、抗干扰能力和免疫力,让他们真正做到遵守网络规则、网络道德,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除此之外,我们教育学生恪尽职守严于律己,不传播计算机病毒与不健康的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不非法窃取他人的信息,不复制其软件作品,自觉使用正版、反对盗版,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知法、懂法、用法上的法制宣传与德育教育。
德育具有广泛性,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教材的每篇文章里,每节课堂教学里,还蕴含在校园文化及博大精深的地域传统文化中。实践证明,学校德育工作單靠学校一方面的工作是难以完成良好培养下一代新人的艰巨任务的,我们要用现代德育的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我们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积极借鉴地域文化特点,善用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方式,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现代德育工作综合研究,用信息化的现代德育方法,着力促进学校德育教育教学工作整体改革,促进德育研究工作成果的快速转化。积极努力探求德育教育与各个学科课堂教学的联系,寻找它们之间的结合点,遵循各个学科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到学生容易接受的点,才能高效实施德育教育。当下,更需我们教师和学校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拓展多元化教育引领模式,善于抓住教育时机,有机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最终使之成为符合当代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