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家营铁矿磨矿分级系统优化改造实践
2018-10-16赵礼兵
袁 腾 赵礼兵
(1.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2.河北钢铁集团滦县司家营铁矿有限公司)
磨矿分级作业是选矿加工流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其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后续选别作业的各项技术指标。柱式平底旋流器因其适应高浓度、粗粒级、低压力的工作特点[1],有效解决了传统旋流器与格子型磨机配合使用存在的底流口易堵塞、分级效率低、返砂比波动大等问题,并在太钢尖山铁矿、首钢水厂铁矿等矿山得到了成功运用,替代了传统螺旋分级机,从而达到了提高分级效率、改善磨矿分级产品粒度组成的目的,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1 磨矿分级系统存在的问题
司家营铁矿氧化矿分4个系列,采用阶段磨矿、粗细分级、重选—强磁选—阴离子反浮选工艺流程。磨矿仓储存的矿石经皮带机给入第一段MQG3650格子型球磨机,分级设备为φ3 m双螺旋分级机;第二段为MQY3650溢流型球磨机,分级设备为φ500 mm×8常规旋流器组[2]。近年,由于台时产能逐步提高,螺旋分级机处理能力与磨机台时不相匹配的问题日益凸显,具体表现在:
(1)一段螺旋分级机分级效率较低约30%,且分级溢流产品粒度组成不均匀、两极分化严重。
(2)二段旋流器溢流细度较设计降低约10个百分点,造成后续选别作业指标波动较大,为稳定技术指标,被迫采取降低台时处理能力的措施。
2 改造方案
根据考察结果,确定使用平底旋流器替代传统分级机与常规旋流器,具体措施如下:
(1)一段磨矿分级采用FX840平底旋流器替代原φ3 m螺旋分级机,以增加提产空间,优化分级溢流粒度组成,降低后段磨矿负荷。
(2)二段磨矿分级将原有φ500 mm常规旋流器结构改为平底柱式结构,以提高溢流细度指标,优化选别粒度组成。
3 改造前后分级指标对比
根据现场工艺运转状况,选择Ⅰ系列作为改造对象,优化旋流器柱段长度、结构形式、沉砂嘴尺寸、磨矿浓度等参数,改造后运转稳定1个月左右。对比Ⅰ、Ⅱ系列的分级指标。
3.1 改造前后Ⅰ系列一段、二段分级指标对比
在相同的设备性能条件下,不考虑矿石性质变化等因素,Ⅰ系列改造前后一段、二段分级指标对比结果见表1、表2。
表1 改造前后Ⅰ系列一段分级指标对比
注:表中细度均指-0.074 mm粒级含量。
由表1可知,改造后FX840旋流器的各项指标均优于螺旋分级机;在设备运行稳定的前提下,溢流细度提升了11.46个百分点,沉砂夹细降低了4.65个百分点,循环负荷提高了16.29个百分点,分级效率提升了15.81个百分点。
由表2可知,采用柱式平底结构替代原有FX500常规锥体结构后,分级效率提高9.84个百分点,循环负荷降低100.38个百分点;受一段FX840旋流器溢流粒度优化及自身循环负荷降低的影响,二段磨机排矿细度提升12.06个百分点;沉砂夹细高于原有结构是因为入料-0.074 mm粒级含量大幅增加。
表2 改造前后Ⅰ系列二段分级指标对比
注:表中细度均指-0.074 mm粒级含量。
3.2 改造后Ⅰ、Ⅱ系列一段分级指标对比
为进一步验证改造效果,在台时210 t/h的条件下,取Ⅰ、Ⅱ系列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见表3~表5。
表3 一段磨机排矿粒度组成对比
由3可知,Ⅰ系列磨机磨矿效果略差于Ⅱ系列磨机,Ⅰ系列磨机排矿粒度组成较粗,主要体现于 +0.833 mm粒级。
表4 一段分级指标对比
注:表中细度均指-0.074 mm粒级含量。
由表4可知,Ⅰ系列旋流器溢流细度高于Ⅱ系列螺旋分级机溢流细度3.09个百分点,分级效率高出9.66个百分点。
表5 一段分级溢流粒度组成对比
由表5可知,FX840旋流器溢流粒度组成均优于螺旋分级机,其中+0.325 mm粒级含量明显低于Ⅱ系列螺旋分级机;另外,Ⅰ系列FX840旋流器溢流-0.074 mm粒级含量高于Ⅱ系列螺旋分级机3.10个百分点;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旋流器替代螺旋分级机可明显优化溢流粒度组成,降低后续设备作业负荷,利于后续作业指标选别。
3.3 改造后Ⅰ、Ⅱ系列二段分级指标对比
台时为210 t/h,在相同的矿石性质条件下,对比试验结果见表6。
表6 改造后Ⅰ、Ⅱ系列二段旋流器分级指标对比
注:表中细度均指-0.074 mm粒级含量。
由表6可知,与Ⅱ系列二段分级旋流器对比,Ⅰ系列分级效率提高7.29个百分点,循环负荷降低27.86个百分点,溢流细度提高9.36个百分点,二段磨机排矿细度提升6.90个百分点。
4 结 语
(1)司家营铁矿选矿厂一段磨矿分级系统采用FX840-GX-P旋流器替代螺旋分级机后,溢流粒度组成得到明显改善,物料中+0.325 mm粒级含量明显低于螺旋分级机。改造后溢流细度-0.074 mm粒级含量提升11.46个百分点,沉砂夹细降低4.65个百分点,循环负荷提高16.29个百分点,分级效率提升15.81个百分点。
(2)二段磨矿采用柱式平底结构替代φ500 mm常规旋流器锥体结构后,溢流细度达-0.074 mm 70%左右,溢流细度指标提升明显。
(3)两段磨矿工艺改造后,二段磨机排矿细度-0.074 mm粒级含量达40%~45%,较改造前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
(4)使用新型平底旋流器替代螺旋分级机作为一段分级设备,可提高分级效率、降低沉砂夹细,有效减轻过磨,减轻两极分化,有利于后道工序选别。配套改造二次分级旋流器,对一段、二段磨矿分级系统效果改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