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120803综采工作面导水断层超前探测分析
2018-10-16梁晓钢
梁晓钢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柳湾煤矿)
1 工程概况
某矿120803综采工作面位于1水平2采区,该工作面东至设计切眼,西至设计停采线,南至工作面设计胶带顺槽,北至工作面设计轨道顺槽。该工作面东临F32断层,西临F211断层及8#煤层集中上山,南临东三集中大巷,北临120802回采工作面,东、西、南三面煤层均为未采区,工作面上方为121102工作面和121301工作面采空区。该工作面设计轨道顺槽可采走向长约为1 320 m,预计轨道顺槽开采标高为-654.8~-605.9 m;设计胶带顺槽可采走向长约为1 320 m,预计胶带顺槽开采标高为-738.1~-694.9 m;设计工作面倾向长280.2 m。该工作面地表主要分布有农田、沟渠、村庄、公路等,受开采影响的村庄有毛圩子、大李庄和卢老庄等村庄,济河从该工作面东北边界北东方向穿过,地面标高24.8~25.6 m。120803综采工作面平行于煤层走向布置。根据120802胶带顺槽和120801工作面回采揭露的实际资料以及钻探、物探资料综合分析,对该工作面掘进影响的断层有7条(表1)。120803综采工作面顶板砂岩水是工作面掘进期间的直接充水水源。根据现有的井巷资料分析,煤层顶板砂岩富水性不均一,局部含水[1]。工作面掘进过断层及其附近裂隙发育地段时,巷道可能会出现滴淋水现象。120802工作面回采结束后,低洼处可能有采空区积水,可能威胁120803轨道顺槽安全掘进。
(1)推覆体片麻岩含水层。推覆体片麻岩岩性由灰绿色角闪片麻岩、肉红色花岗片麻岩以及杂色混合片麻岩组成,岩性致密,坚硬,裂隙发育不均,中、上部风化带裂隙发育,富水性相对较强,下部裂隙发育较少,富水性相对较弱。根据风检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q为0.007~0.104 1 L/(s·m),富水性弱—中等。工作面附近地面补勘钻孔中,仅0702孔在片麻岩中部发生漏水,漏失量为4 m3/h。111300工作面距离上覆推覆体片麻岩55.5~79.6 m,根据煤层平均厚度(7.2 m)计算的冒裂带高度约为65.8 m。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冒裂带将会波及片麻岩底部,但工作面掘进期间顶板破坏范围较小,不会波及到片麻岩底部,但该片麻岩裂隙水可能通过隐伏构造及导水裂隙对13-1#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进行补给,从而成为120803综采工作面掘进期间的间接充水水源。
表1 影响120803综采工作面掘进的断层参数
(2)推覆体寒武系灰岩含水层。120803综采工作面上覆推覆体寒武系灰岩仅分布于工作面外段(5#线以东,工厂保护煤柱以内),厚0~20 m,与工作面间距大于63 m。该含水层以灰岩为主,富水性不均一。由111304、111305工作面开采实践可知,寒武灰岩局部富水性较强,工作面掘进期间虽然不会波及该含水体,但是外段巷道掘进期间该含水体可能会对13-1#煤层顶板砂岩进行补给从而间接充水。
(3)推覆体夹片含水层。120803综采工作面上覆推覆体夹片含水层主要分布于5#~6#线,该段地层厚0~78 m,煤层顶板到夹片底界面的最小距离约为2.4 m(5#线附近)。工作面范围内夹片地层岩性以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煤为主,仅局部区域顶部含有1层厚约4 m的石炭系太原组灰岩,总体富水性弱—中等且不均一,正常情况下不会对工作面安全掘进造成影响,但由于夹片底界距离工作面较近,工作面掘进期间需要加强探测。
(4)断层水。由于工作面距阜凤逆冲断层及下夹片较近,受推覆构造的影响,附近次级构造发育,可能存在隐伏构造。根据井田资料,阜凤逆冲断层及下夹片断层带自然状态下富水性弱,为弱含水或不含水的断层带。但是受到已开采工作面的影响,这种状态将会受到破坏而可能变为含、导水,从而影响到工作面安全掘进。
(5)13-1#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120803综采工作面顶板20 m范围内砂岩平均厚度约为9.7 m,平面上呈现北厚南薄的特征,岩性以粉、细砂岩为主,该含水体富水性不均一,局部富水性较强,以静储量为主,为工作面掘进期间的直接充水水源。
(6)钻孔水。原120802工作面1#探巷施工的探侧上覆夹片地层的钻孔从120803工作面机巷上方穿过,该钻孔由于施工时出水未进行注浆封堵,虽然该钻孔目前无水且120802工作面过该探巷时探巷内无水,但不排除由于施工时间较久,钻孔内被堵导致出水通道被封堵的可能。为保证巷道掘进安全,在巷道掘进至该钻孔附近时应严格执行“先探后掘”的工作思路。
2 超前探测
本研究超前探测采用共轴偶极装置,接收线圈距离迎头位置1 m,收发距设置为8 m,受掘进巷道空间限制,采用1.5 m×1.5 m矩形发射线框,以24 V外接电源作为供电电源[2-4]。由于掘进巷道沿着倾角10°方向,探测的方向为仰角10°、仰角30°、仰角50°及俯角10°、俯角30°、竖直方向[5]。每个探测方向设计的探测角度为左50°至右50°(图1)[6-8]。
探测表明,在巷道前方顶板仰角50°斜面19 m和55~100 m处岩层视电阻率相对较高,为正常岩层反映;19~55 m处岩层视电阻率相对偏低,反映该层段岩层含水性较弱。在巷道前方顶板仰角30°斜面0~20 m和56~100 m处岩层视电阻率相对较高,为正常岩层反映;20~56 m处岩层视电阻率相对偏低,反映该层段岩层含水性较弱。在巷道底板仰角10°斜面0~30 m和56~100 m处岩层视电阻率相对较高,为正常岩层反映;30~56 m处局部岩层视电阻率相对偏低,反映该层段岩层含水性较弱。在巷道底板俯角30°斜面岩层视电阻率相对较高,为正常岩层反映。在巷道前方顶板俯角30°斜面上0~20 m和56~100 m处岩层视电阻率相对较高,为正常岩层反映;20~56 m处岩层视电阻率相对偏低,反映该层段岩层含水性较弱[9]。在巷道迎头竖直面上,前方0~20 m和55~100 m处岩层视电阻率相对较高,为正常岩层反映;20~55 m处岩层视电阻率相对偏低,反映该层段岩层含水性较弱。
图1 120803综采工作面超前探测剖面
3 结 语
以某矿120803综采工作面为例,进行超前导水构造瞬变电磁法探测,探测结果与钻孔验证结果吻合性较高,可为该工作面巷道安全高效掘进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