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挥控制系统质量管理能力评估

2018-10-16高岚岚罗强一段小龙张立冬林鹏博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8年9期
关键词:装备评估指标

高岚岚,罗强一,段小龙,张立冬,林鹏博

(中国电子设备系统工程公司研究所,北京 100141)

0 引言

随着国际形势的风起云涌,指挥控制系统的研制、建设与运用任务急剧增多,指挥控制系统已覆盖了陆、海、空、天、电等各领域,支撑了网络信息体系,成为打赢信息化战争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装备。但由于指挥控制系统种类繁多,涉及众多军兵种用户和承制单位,其研制、建设和运用过程也相对复杂,工作环境和技术状态各不同[1]。这种状态下,由于质量数据不完善、质量分析不到位导致的装备技术状态不清楚,部署情况不掌握,故障处理不受控等问题或现象,会使质量管理体系形同虚设,无法产生应有效益,甚至影响装备使用和战斗力生成。因此,对指挥控制系统的质量管理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经验提出了指挥控制系统质量管理能力的能力评价体系,从质量问题归零、质量信息采集和应用效果评估等方面全面考虑了影响指挥控制系统装备质量的综合因素,运用AHP评估算法给出了指挥控制系统质量管理能力评估模型,并通过应用实例进行了检验。实例表明这种质量管理能力评价体系和评估模型可以有效地分析指挥控制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对其部署运行的应用能力进行详细评价,能够为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提升指挥控制系统的建设效益提供技术指导[2]。

1 指挥控制系统质量管理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指挥控制系统质量管理能力是体现指挥控制系统科研、生产、建设、运用、维修、保障过程中的质量管控态势、质量工作重点、维修资源运用、备品备件保障、质量体系持续改进的能力,对于满足部队对装备可靠性、稳定性使用要求,提高装备战备完好率,以及作战应急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指挥控制系统的质量管理能力指标体系构建需要从质量问题归零、质量信息采集和质量管理体系应用效果评估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3]。

1)质量问题管理归零能力是指针对质量问题的管理原因进行归零的能力,由5个指标衡量:①过程清楚能力。查找质量问题产生、发展的管理薄弱环节或漏洞;②责任明确能力。根据质量职责划分造成质量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从主观和客观、直接和间接方面区分责任主次和大小;③措施落实能力。落实纠正和预防的措施;④奖惩得当能力。对重复性故障以及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等人为原因造成质量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照情节和后果给予惩罚,对主动发现上报质量问题或隐患,提出改进建议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奖励;⑤规章完善能力。针对管理薄弱环节或漏洞,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4]。

2)质量问题技术归零能力是指针对质量问题的技术原因进行归零的能力,由5个指标衡量:①定位准确能力。确定要解决问题的环节和部件;②机理清楚能力。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演进过程;③问题复现能力。复现质量问题发生现象,验证定位和机理的准确性与正确性;④措施有效能力。通过采取纠正措施技术上解决质量问题;⑤举一反三能力。已有质量问题反馈给本产品、本单位以及其他产品、其他单位,使相同原理设计的产品避免同类问题发生。

3)质量问题产品归零能力是指针对质量问题的产品改进归零的能力,由5个指标衡量:①状态明确能力。明确产品的技术状态,包括产品各版本功能、配置等信息;②编配清楚能力。清楚产品的编配情况,包括产品的版本、单位、地域和组织运用等信息;③处置恰当能力。按照技术归零分析查找的问题妥善处理故障问题;④分析全面能力。全面分析质量问题的规律性、典型性、责任性、影响性;⑤整体联动能力。整体联动产品科研、生产、建设、运用、维修保障等各个环节的相关部门处理质量问题。

4)质量信息采集能力是指全面系统地收集来自指挥控制系统科研、生产、建设、运用、维修、保障中出现的各种质量信息的能力,可由3个指标衡量:①装备技术状态演进信息。主要指装备研制和持续改进发展演进过程中的各个版本信息,包括该型指挥控制系统的名称、所配装的平台、定型时的软件版本、最新软件版本、过程版本、版本说明、入库时间等;②装备编配信息。主要指装备组织运用情况,包括指挥控制系统名称、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当前软件版本、编配的战区或战略方向、部署的具体位置、加改装的平台、加装日期等;③装备故障信息。主要指故障来源、故障现象、故障类型、故障日期、报告日期、入库日期,故障装备名称、隶属的作战平台和军代室,以及质量问题技术和产品归零等。

5)应用效果评估能力是指针对质量管理能力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的能力,可由3个指标衡量:①模型构建能力。对已构建的质量相关模型进行评估,是否能满足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的有效性;②分析应用能力。利用模型对数据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能力,是否能及时发现装备的质量缺陷和故障规律,从而制定有效的处理措施和决策;③效益评估能力。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效益进行评估,质量管理是否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工程性,能否满足不同地域、不同需求的指挥控制系统建设和保障任务,以便及时发现质量薄弱环节,调整质量工作重点,持续改进质量工作。

2 基于AHP的指挥控制系统质量管理能力评估

基于指挥控制系统质量管理能力指标体系,给出指挥控制系统质量管理能力评估模型[5]如下:

式(1)中,V为指挥控制系统质量管理能力评估结果;Aij为本领域专家对能力符合度的打分,按照百分制计算;aij为二级能力评估指标的影响权重,,n为具体指标的数量,取数量最多者为计算限值;ci为质量问题管理归零、技术归零、产品归零,质量信息采集和应用效果评估等能力对指挥控制系统质量管理能力的一级影响权重,。

根据本文确定的能力体系,存在两种类型的判断矩阵。目标至一级能力指标判断矩阵用于计算一级能力指标之间的相对权重,一级能力指标至二级能力指标判断矩阵用于计算二级能力指标之间的相对权重,两类判断矩阵的形式相同,只是层次不同。具体形式如下:

式中,bij是指标bi相对于指标bj的相对权重,对式(2)的每一列向量归一化得矩阵:

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为: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式(8)中的RI为修正因子。RI的取值见表1。

表1 修正因子取值表

联合式(1)~式(8),可推算出指挥控制系统质量管理能力评估模型权重分布,如下页表2所示。

3 应用实例分析

选取重点区域某型信息化装备质量保障体系验证指挥控制系统[6]质量管理能力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的有效性。针对该重点区域信息化装备某型端机出现的位置漂移故障,专家对其故障排除情况等质量管理能力给出了二级能力评估分数,将专家打分和理想分数(100)分别带入式(1),得到重点区域某型信息化装备的质量保障能力评估结果和理想结果,见下页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①管理归零方面:由于制定了重点区域某型信息化装备质量保障体系,当出现位置漂移故障问题时,能按照质量管控环节逐一落实,管理归零能力较强;②技术归零方面:技术归零的对口单位1周内完成质量问题定位、机理、复现、措施,以及举一反三到各型端机同类问题的测试验证,技术归零能力较强;③产品归零方面:2周内完成装备状态、编配、处理、分析,但由于维修部门的支撑较弱,部署此类装备的部队迟迟未进行产品版本升级,整体联动能力较弱;④质量信息采集方面,装备故障信息获取、传递及时,

修改后的产品版本及时纳入装备技术状态演进库,信息采集能力很强;⑤应用效果评估方面:没有及时发现保障体系中维修部门的问题以及装备质量薄弱环节,应用效果评估能力较低。

表2 能力评估模型权重分布表

表3 重点区域某型信息化装备质量保障能力评估得分

将表3的质量保障能力评估得分、理想得分绘制成曲线图,横轴为5项一级能力指标,21项二级能力评估指标,纵轴为质量保障能力分数,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和重点区域某型信息化装备的质量保障体系的理想状态相比较(虚线表示),实际质量保障能力(实线表示)在产品归零还较为薄弱,在应用效果评估能力方面还有一定的能力提升。可据此为重点区域某型信息化装备的质量保障体系改进提供依据,确保质量管理的及时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4 结论

指挥控制系统的质量管理水平关乎到信息化战争的胜负抉择。为了构建能够有效进行“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估至关重要。本文较为系统地建立了指挥控制系统质量管理能力指标体系,并运用AHP评估方法,通过实例对重点区域某型信息化装备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论与实际情况符合,验证了指挥控制系统质量管理能力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的客观性,可以有效地指导事故分析工作,强化事故控制流程,夯实事故预防基础,持续优化质量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装备评估指标
哪些装备为太空之旅护航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