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游戏活动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
2018-10-15黄智惠
黄智惠
摘 要:当前幼儿普遍缺乏规则意识,规则意识的培养对幼儿的秩序感的建立及对幼儿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通过游戏可以调动幼儿的主体性,更易将外在的规则要求内化。幼儿的游戏内容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缩小了的社会,教师要善于将规则渗透于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游戏活动特别是区域活动中学习和体验各种规则。
关键词:规则意识;游戏体验;参与性;创造性;交流与合作
为了发展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有充分愉悦的体验,我们是否就应该漠视或否定规则意识的重要性,让孩子在无任何要求的情境中“自由”活动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给予幼儿过多的自由,表面上是重视了幼儿的情绪,让幼儿自由的发展,而事实上在混乱和充满危机的场景中活动的幼儿,其内心体验并不一定是愉悦的,对幼儿的发展也未必是积极的。规则意识的培养对幼儿的秩序感的建立及对幼儿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我国幼儿的规则意识现状分析
有調查显示,我国幼儿规则意识普遍较差。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游戏活动中幼儿不遵守规则,玩具乱丢乱放;不愿意排队等待,进餐时抛洒饭粒,不遵守生活规则;攀折花木,不爱护公物;等等。幼儿出现这类行为,一方面,主要原因是不良的教养方式,而不良的教养方式又根源于不正确的儿童观,如有的父母认为幼儿年龄小,长大自然就知道了;有的对孩子倍加呵护,过分溺爱,不愿意约束和要求,明知道有规则而不去培养;还有一部分教育者对幼儿要求又过于严格,态度过于严厉,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得幼儿把执行规则当作一种负担,导致其产生不良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也与成人忽视规则的合理性有关。如有些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很少考虑活动规则的合理性,不去分析这些规则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教师为了便利地组织教学,过于强调孩子的身体动作,如长时间要求手背后、不能乱动说话等,熟不知不当的规则会引出不当的惩罚,而不当的惩罚会伤害孩子的心理,也使游戏变得索然无味。
二、游戏对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价值
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通过游戏可以调动幼儿的主体性,更易将外在的规则要求内化。在游戏中孩子们有较大的自主性,教育者可利用游戏内容的趣味性,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和感知各种规则。幼儿为了把游戏玩好,通常也会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规则。
2、从“娃娃家”到“超市”,从“图书馆”到“银行”,从“医院”到“美容美发”,这些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无一不来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幼儿通过游戏体验和感知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行为规则,并以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三、运用游戏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
(一)融规则于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和感知各种规则
幼儿的游戏内容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缩小了的社会。教师要善于将规则渗透于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游戏活动特别是区域活动中学习和体验各种规则。如幼儿通过游戏“红绿灯”,了解“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斑马线”;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充分认识不遵守交通规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等等。幼儿通过游戏相互交流着彼此的经验,明确所学到的各种规则都与自己密切相关,明白规则不仅约束着别人的行为,同样也约束着自己的行为。
(二)增强游戏规则的灵活性,变他律为自律
教育工作者对规则的最终期望是规则能成为孩子行为的内部参照,因此孩子对规则的理解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灌输。引导幼儿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修改和完善,能加深幼儿对规则的理解,增强其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如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中,按照规则应该是老狼抓住谁,谁就当下一轮的老狼。可由于幼儿都想当“老狼”,于是出现了“老狼”抓、没人躲的现象,孩子们失去了兴趣,也达不到锻炼幼儿奔跑的目的。于是教师请孩子们想出了许多办法,最后确定“谁最先跑回动物的家,谁当老狼。”这样就调动了幼儿奔跑的积极性,游戏又恢复了生气。
(三)注重交流与合作,提升规则执行力
幼儿生活在集体中,就要与同伴进行交往,遵守集体的规则,懂得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知道自己对集体的作用。如在手工区编织彩带的活动中,为了增加孩子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让孩子们两人一组,一人编织、一人帮助,不仅加快了编织速度,还培养了相互配合的能力。通过游戏,幼儿知道集体的荣誉需要每个人的努力,知道游戏的快乐是由大家创造的,要想快乐游戏就必须遵守规则。如在搭建“动物园”的游戏中,“动物园”的工程还没有完工,忽然有一个孩子提议改搭汽车,这个建议马上遭到其他人的反对,经过协商,孩子们决定先搭完动物园,再搭汽车。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学会了谦让,学会了使用规则来减少矛盾。作为教师,就是要善于创设满足幼儿交往需要的活动空间,鼓励幼儿在游戏中主动与同伴和成人交往,提升规则的执行力。
四、加强家园联系,重视幼儿的实践活动也很重要。
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知识以及习得的规则,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和强化。家长是最有机会带幼儿到社会实践中进行真正锻炼的人,因此家长要善于为幼儿创造实践的机会,注重对孩子的随机教育,强化自身的规则行为,为幼儿做出好的榜样。和幼儿一起制定生活常规、作息制度,这些都有助于幼儿从小建立规则意识,养成遵守规范的习惯。家长对幼儿的常规培养要有持久性,不能可有可无,以尊重为原则,正确引导,让幼儿从小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总之,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幼儿通过游戏及各种活动,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反复实践,不断内化,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才有可能真正形成并巩固,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莫秀锋.试论规则的类型与儿童的规则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7,(1).
[2]郑三元.规则的意义与儿童规则教育新思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
[3]张晓梅.游戏中儿童的规则意识及自我控制能力培养[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1).
(作者单位:德阳市广汉市雒城镇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