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税法的特点及其影响
2018-10-15许宗保
许宗保
摘 要:《个人所得税法》的改革已经从免征额、累进税率的调整深入到综合税制建构的层面,个税的改革已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切身利益,对税务机关的征税方式及行为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阐述了新个税的主要特点,并就其对社会及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综合征税;税率级距;税负公平
2018年6月2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因个税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自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和讨论。此次个人所得税法改革充分考虑了以人民为中心,与国际先进个税接轨的原则,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首次实行综合征税
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将应税所得分为11类,采用分类征税方式。新个税将此前分类课征的工薪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综合征税,适用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等专项附加扣除。同时提高免征额,免征额由3500元/月调整为5000元/月。
二、优化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草案》以现行工资、薪金所得税率(3%至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为基础,将按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按年计算,并优化调整部分税率的级距。具体是: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3%税率的级距扩大一倍,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大幅扩大10%税率的级距,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
《草案》还以现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税率为基础,保持5%至35%的5级税率不变,适当调整各档税率的级距,其中最高档税率级距下限从10万元提高至50万元。
三、增加反避税条款,堵塞税收漏洞
《草案》中明确提出增加反避税条款,是在个人所得税领域的首次突破。之前的税法实践中,只有2014年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就自然人股权转让事项出台了纳税调整相应规则,但其调整面和调整方法均有限,在个人反避税领域仍存在很大空白。此次《草案》中,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
四、完善有关纳税人的规定
《草案》借鉴国际惯例,将在中国境内居住的时间这一判定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标准,由现行的是否满1年调整为是否满183天;同时,劳动性所得综合征税范围为居民个人按年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新个税带来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税负更公平
《草案》适当照顾房奴、育儿职工人群的压力,如将按揭贷款利息、子女教育等家庭支出纳入税前扣除部分;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以及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劳动收入合并在一起,实行综合课征,对于纠正之前因收入来源不同所导致的税负不公,具有显著的作用。整个个税改革方案都是围绕如何减轻普通工薪阶层的经济压力并如何提高生活水平而设定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维持国家税收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中低收入者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公平及和谐。新个税(以免征额5000元/月为例)与现行个税的税后计算结果做了比对可看出,超额累进税率低端的和最高的边际税率,都向下进行了调整,一方面有利于培养中等收入阶层,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高收入者对于税负的心理压力。从而使低收入者税负下降,中高收入者劳动所得税负有上升,富有阶层财产性所得税负稳定不变。
二、改变申报格局:由代扣代缴申报为主变为个人自主申报为主
按照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税制,对于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均由支付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新的《草案》将这三类劳动所得和工资薪金所得一起作为综合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这种情形下,原有的扣缴义务人无法明确获得自然人其他三项收入数额,无法获得抵扣项金额,那么在此种情形下,原有的代扣代缴义务无法完全实现。针对此种情形,最终的申报纳税将由个人自行完成。
三、堵塞税收漏洞,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草案》首次在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財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公安、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当协助税务机关确认纳税人身份、银行账户信息。教育、卫生、医疗保障、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当向税务机关提供纳税人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个税改革对于个税征管能力要求更高了,征管能力提升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纳税人主动申报纳税机制,二是建立个人所得税的缴纳监督机制。将纳税与个人购房、就业以及孩子教育相关联,将个税缴纳情况纳入个人征信系统,促进纳税人主动积极缴纳。
在大数据支持下,各种收入来源越来越多地存有可查的电子痕迹,所有个人收入未来将按照个人身份证号码即个人纳税号码纪录归堆,税务机关能够更快、更全面地查清纳税人的真实情况,铤而走险式逃税被发现的概率将大大提高。这正是对于个人长远利益的保护,也是我国纳税机关和纳税人建立更和谐关系的必要条件之一。
四、引导企业提高员工待遇,刺激消费者升级
个税免征额的提高,增加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支出,对于居民而言,确实能够获得更高的税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消费者口袋的钱将更充足,这有利于刺激消费,引发消费升级。免征额的提高还会引导企业提高员工待遇,如有些城市买房或买车摇号对个税有一些要求,比如北京小客车摇号不仅要求社保连续5年,个税也要连续5年。新的个税调整之后势必对一些有此需求的员工有影响,可能会到达不了免征额而无法交个税,如果想要满足员工交个税的需求,企业就要提高员工待遇。
课题项目: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卓越院校特色群建设项目(Z1414201609)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2018年6月29日。
[2]陈治,基于生存权保障的《个人所得税法》改革及完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于尧,个人所得税税收法律关系研究,《吉林财经大学》,2015。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