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电视无线电发射技术纵向发展
2018-10-15张驰
张驰
摘要: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极大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与此同时,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线电发射技术是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广播电视无线电发射技术的概念、优点进行介绍,并探讨其纵向发展要点。
关键词:广播电视;无线电发射技术;纵向发展
一、广播电视无线电发射技术的概念
广播电视是利用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区域传输图像、音频等信息的传播媒介。只传输音频信号的被称为广播,可传输音频与视频信号的被称为广播电视[1]。广播电视主要包括有线传输与无线发射两种技术。本文主要探讨无线电发射技术。无线电技术就是借助无线电波传输信号的一种技术,其工作原理为:导体内经过大小不同的电流时会形成强弱不同的磁场,磁场的变化会形成无线电波。根据这一原理将相关音频或视频信号调制处理后加载到无线电波上面,再由接收端接收变化的电波引起磁场变化,最终生成电流。最后经解调制处理把加载的音频或视频信号进行卸载处理,还原成声音和图象信号。
二、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具有的优点
(一)實用性
当前,广播电视系统的用户日渐多元化,而频率资源更加紧缺。针对这一现状,只有选择价格低廉、工作稳定、停播率低的优质数字信号传输和发送设备,实施全方位覆盖,才能保证广播电视的顺利播出。
(二)经济性
广播电视以其较强的普及性,也突破了跨区域发展传播的难题,在国内各地区得到了广泛普及。但在大范围覆盖等因素的影响下不同地区经济方面的差异也更加明显。要想更好地推进广播电视的普及工作,要求广播电视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广播电视发射技术不仅传输能力强、传输信息量大,可实现大范围覆盖,并且成本较低,与传统有线传播技术相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三)安全性
在广播电视无线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首先必须确保电视节目播出画面的清晰度以及节目的流畅度。在应用无线广播发射技术的过程中使用高频电磁波,确保了信号由点到面的全覆盖。使用无线广播发射技术进而很好地实现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自动化播出,让操作更加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并且也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智能化
智能化是衡量广播、电视发射机的主要标志。无线发射技术能够对传输信息进行自动检测与实时监控,并能及时掌控发射机的遥控、遥测、遥讯等指标[2]。这样能明显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无需像过去一样完全依靠人工对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与制作进行监控,这样就能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全天候无间断播出。
三、广播电视无线电发射技术纵向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无线电发射监控系统
步入数字化时代如何才能实现有效的技术转型是广播电视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对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加强对整个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完善。其中,要加强对无线发送设备的日常检测与控制的日常管理。同时,也要做好设备的日常技术维护管理,做好相关记录。只有将上述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对无线发射监控系统进行一系列的智能化管理与操作,最终实现对无线电发射技术的全智能化监控。
(二)加快高山台光缆铺设工作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建设需要在高山台铺设光缆,从而使广播电视系统实现全方位覆盖。这样才能确保信号源的安全与质量,让不同地区听众、观众、都能收听、收看到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1)要有很好的防雷措施。正确安装避雷针等避雷设施。按要求调整好放电距离和放电参数。(2)重视无线覆盖防雷接地工作,设立接地网。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建设接地网,要求不足10Ω大小的避雷针接地电阻不能超过4Ω的地网电阻;不足10Ω的机房地阻[3]接地电阻应小于4Ω.(3)加强对发射信号线的防护管理。将信号线安装在避雷针保护范围以内、也可全部使用屏蔽信号线,做好屏蔽接地。另外,可在不导电的金属管中藏匿信号线等。(4)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储备。随着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对专业技能要求更高,工作人员还需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为此,必须重视对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好的满足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的发展需要。
(三)其它技术的运用
空时无线电技术最早被运用于军事作战,如今被广泛用于空间定位与电波过滤。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该技术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研究人员发现,在广播电视领域中是完全可以运用空时无线电技术的。将其引入广播电视行业,能实现对无线电信号的全自动化处理[3]。这有助于提升无线发射技术的科技竞争力。此外,在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将校正技术融入到广播电视无线发射设备中。校正技术是指借助机器取代人工操作的一种新技术。运用此技术,在启动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机的时候无需人工操作就能对设备的性能进行自动调整,使其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同时,校正系统能够对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机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机体老化失灵、故障引起的功能下降、电流形成的热量等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校正,以确保发射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华梅.广播电视无线电发射技术纵向探索[J].信息通信,2015,22 (6):276-276.
[2]曾琰.广播电视无线电发射技术纵向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4 (15):86-86.
[3]杜学舟.无线电广播电视发射技术的数字化未来与传播范围的扩大[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12 (15):34-35,49.